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如果航母是活棺材,那么一个国家的领土不就是死棺材了吗?
航母是活棺材这个梗最早出自苏联。上世纪五十年代导道与核弹兴起,在见识了核弹的威力与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之后,当时全世界很多军事专家都认为以后主宰战争的利器是导弹与核弹。
由此当时全球都觉的航母与大型水面舰艇在未来战争中没有什么用,再加上建造航母与大型水面舰艇的费用又贵,连美国内部也出现了弃航母的声音。
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前也是要发展航母的,但赫鲁晓夫上台后,他否定了发展航母的路线,并认为应该大力的发展核武器与导弹,为了他还开除了一些呼吁发展航母的海军将领,并且把航母比喻成海上的活靶子,活棺材。
其实按照赫鲁晓夫那种打终极战争的军事思维来看的话,航母的确是活棺材。因为当时没有所谓的导弹拦截住,只要对着航母所在的区域发射几枚核弹,航母想不沉都难。
苏联后面又发展航母是因为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吃了亏,当时美国派了大量的军舰去封锁古巴,而苏联由于缺乏具有远洋投送的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所以无法派遣足够的力量去和美国在海上进行对峙,也就是那时候苏联人才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
核武器是一种终极战争的武器,在没有上升到需要打终极战争的程度,谁也不敢首先使用,苏联当时很憋屈。
在导弹拦截系统的加持下,航母并是活棺材。如果没有导弹拦截系统的话,航母在导弹的攻击下的确属于活棺材,高速飞袭的导弹是可以很快的把一艘航母击沉的。
但是加装了导弹拦截系统的航母舰队,拥有非常强的导弹拦截能力,普通的导弹根本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一支航母舰队通常会配备十艘左右的水面舰艇,每艘舰艇上都携带了拦截导弹,它们以航母为中心散开,可以形成一个三百公里左右的导弹拦防御截圈。在导弹拦截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它们几乎可以拦截所有来袭的导弹。
而且航母上还有上百架作战飞机,他们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000公里,在战时可以让战机起飞,在预警机的配合下扩大导弹拦截圈,如此一来想利用导弹击沉美国航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就当今世界而言,没有任何有一个国家有把握在短期间内快速的击沉美国的航母,所以航母是活棺材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相对于航母而言,一个国家的陆地领土更是一副死棺材。航母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时刻的监测到一艘处于移动状态航母的实时位置。
有人也许会说,不是有全球卫星系统吗?
对的,全球卫星系统的确可以监视航母,但是卫星本身是围绕着地球转的,并且速度非常快,任何一颗卫星对航母的监控只能维持一段短暂的时间。
假如要对一膄航母进行全天候的监视,就需要调动多颗卫星,并且不断的变轨才能做到这一点。但问题是美国有十几艘航母,像这样监视,根本没有足够的卫星来监视所有美国航母的实时动态。
因此就算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对在航行中的航母进行监控时,也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搜索一次才行。
但是在茫茫大海中,要找到移动的航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更不好找,甚至找不到。
所以航母就算是活棺材,它的生存能力也陆地上的固定目标强,起码航母会移动,而陆地上的固定目标不会动。
美国领土就在那里,并且不会移动,但又有多少个国家能让导弹落到美国的领土上?
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原子弹是椅子,你有了,代表你可以坐在桌子上吃蛋糕,航母是水果刀,你有了航母,代表你可以切蛋糕了,偶尔会有一些没椅子的来拿蛋糕,你可以让他们拿,也可以用水果刀捅他们,但是你跟有椅子的干架,刀子起辅助作用,你真想干死他们,最好用椅子往对面头上砸,而不是用刀子捅
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航母是不是活棺材,我觉得是,但是也不是,航母本身造价很高,上面还有很多价格昂贵的舰载机,以及数千士兵,你要是真把它打了,那它就成活棺材了,但是没打着那就不是了。航母虽然在现在的战争条件下克星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问题中说得这么不堪,成了活棺材,首先航母被打掉很不容易,而且它的作战能力很强有很大价值的。
航母是活棺材这个说法我们应该理智地听,有人这么说可能就是单纯地表达观点,学术讨论,各抒己见,我就认为航母是活棺材,不好用,持这样想法的人肯定有,人家肯定也有自己的理由,问题讨论本身就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但是现实就是航母虽然可能是活棺材,但是不至于一定是活棺材,不至于在战场上就是送。
这个观点不乏是一些说“航母无用论”的人传出来的,一些西方国家、一些航母强国,它为了维护自己地位肯定不希望其他国家也搞航母,于是就放出各种“航母无用论”,说航母就是活棺材,造出来还浪费钱,总之就是把航母说的弊大于利,或者干脆就说的一无是处。然而航母可能会无用,但是绝不是现在,未来当一种武器能碾压航母时,或是新的作战形式航母跟不上潮流了 ,那时候就不需要航母了。
可是当下,在茫茫大洋上作战,航母能快速投入空中力量对敌人进行立体打击,无论是制空还是制海都能发挥巨大作用,所以不能把航母完全当作一个活棺材来看待,航母还是要发展,并且发展出更好的航母,航母发展好了就不容易被打成活棺材,在消耗上也会减少很多。
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自从世上有了航母,多少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打航母。航母越造越强,反航母手段越来越先进,可是你知道吗?二战以来数之不清的战争,被击沉的航母却越来越少,强国航母就在大洋驰骋,虽有潜艇不时在航母身边冒出来,但只能说明有反击的手段罢了。所以,航母生来就不是给人打的,更不是什么“活棺材”,从来攻重于防,航母正是海上进攻的利矛一支。前苏联建设航母走了弯路,发展导弹和潜艇,后来却发现,航母无时无地不在大洋驰骋,威慑看得见,而潜艇只能藏之水下才有意义,导弹亦不能扔着玩,后期终于认清了一条道,也开始发展自已的航母,然而为时已晚。
越造越强世上航母走过百年路,只剩下唯一的一个航母强国,战后经过五型数十艘航母发展,现在以十万吨,核动力,电弹射,固定预,五代机,无人加油与攻击机等,一型“福特”级,成为国际上绝对的王者和建设的标杆。其所控制的海域,如果面对中等军事强国用兵的话,可至10多万平方公里,正是海洋利器与重器,威慑全球的大杀器。综合性能高,可前出航母1000公里之外作战;制空,70多架F-35以其隐身能力,在远海尚无人可以对阵;制海,“弗吉尼亚”核潜艇加“阿利伯克”IIA,其所表现出的能量巨大。作战要素一应俱全,抽空反潜反舰对陆打击,样样手段上乘,装备极为先进,这样的航母,打得吗?
越来越少现在拥有航母的国家十来个,中美俄英法印意西巴日㤗,或6万吨,或4万吨,最小的只有1万吨,距离航母强国相去甚远。航母从来就是真正大国能玩而且玩得起的重器,像美国新造“福特”级,裸舰的价格150亿美元,加上舰载机,编队舰只和维护费用,这样的一支航母战斗群,高达450亿美元之巨,不是强国没人玩得起。英国打造了两艘6万吨航母,正在遭遇裸舰飞奔;俄罗斯一次次亮出自已的未来航母模型,受制于国力的原因,打造不起;印度一艘航母要开去俄罗斯大修,正面临二年内没有航母可用的尴尬,国造4万吨航母,投资70多亿美元,13年不能成功。战后历届美国总统,每当地球有点大事小情,每有一句航母在哪里,一艘能破一国,绝不是给人打的,所谓“活棺材”一说,值得商榷。
裸舰飞奔的英国航母↓:
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现在战争中,如果航母真的是“活棺材”,那么,该如何解释有那么多国家要争先恐后地发展航母了,即便将直升机母舰改造成轻型航母都在所不惜。
因此,航母之于海军,真的意义非常重大,作为海上流动的野战机场,组成以航母为核心的作战群,可以通过海洋远离本土作战,几乎能到达全球所有地区。
航母的这一本领,是其他陆军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武装直升机等,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等所无法胜任的,因为和平年代,坦克、火炮、战机等不可能开到别国领土和领空,进去了那就是侵略行
航母的作用,对海空的控制等,已经被二战的实战所证明,航母巨大的作用,是其他武器所无法比拟的,一支强大的以航母为核心的编队,有时是能够打败一个国家的,甚至可以起到威慑作用,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因此,航母本身就是军力的倍增器,国家的强大威慑力量。
航母,其战斗力来源自舰载战斗机,强国的航母舰载机一般都能控制500-1000公里的海空区域,具备强大的制空和制海权,加上护航的攻击型核潜艇和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作战舰艇,因此,航母作战群的综合打击能力事实上超过了许多军迷的想象。
试想,强国的两支航母作战群,竟然能让某大国准备的跨海作战突然停顿下来,航母作战群的强大威慑力由此可见一斑,是其他任何作战平台所不具备的。
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反舰导弹包括重型鱼雷层出不穷,对航母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但航母本身包括护航编队的护卫水平也在水涨船高,相控阵雷达、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近中远程防空导弹、近防炮系统、干扰弹系统等装舰以后,都提高了对来袭反舰导弹的拦截、欺骗和干扰,提高了航母在战时的生存能力。
除非两国矛盾上升到你死我活,实在不可调和,一般都不会击沉对手的航母,顶多只是驱离而已,击沉对手航母,都是拥于有航母的国家所承担不起的损失,特别是核大国之间,那就是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弄不好就是互扔核弹。
所以,说航母是“活棺材”的话,实际上不一定靠谱;航母,可以用,但要击沉,得考虑成熟,得经受击沉对手航母所带来的不可控的战争,以及战争的无限升级,乃至互扔核弹。
一般能击沉航母的国家,也都是有实力的国家,哪个中等以下国力的国家有实力或有胆量敢击沉航母,即便有一百个胆,都不敢击沉航母,当然,也无力击沉航母;能击沉航母的,让航母成为所谓的“活棺材”,都是有实力的国家。
现代战争中航母真的是“活棺材”吗?
将航母称为“活棺材”最早是苏联赫鲁晓夫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经典语录,当时的观点就是在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大行其道的时代,航母就是完全无用的海上靶子。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苏联很快就在古巴危机中付出了代价,核武器不敢随便使用,海军又完全没有远洋支援能力,只好灰头土脸地铩羽而归,从此老老实实地从头开始发展航母。同时为了克制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又不惜巨资打造了一套庞大的反航母作战体系。
苏联军队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反航母作战方式可谓是不折不扣的简单粗暴,主要是通过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图22M超音速轰炸机,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等海空潜多种打击平台,在神话卫星系统、图95远程侦察机、陆基超视距预警雷达、远洋渔船等探测手段的引导下,密集发射数量众多的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强行撕开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多层防御体系。
但是这套看起来很好很强大的反航母作战体系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神话卫星系统的探测精度差、使用寿命短,即便是在苏联最鼎盛的时期也没有能够维持神话卫星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转,很难实现对机动能力极强的航母战斗群的持续稳定跟踪,图95远程侦察机在战时又容易遭到敌方的拦截和攻击,大机群大舰队指挥调度困难,兵力集结周期长,要想发动协调一致的反航母饱和攻击绝非易事。苏联分家以后这套体系分崩离析,威力更是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即便以当年苏联国力之强,对付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也绝非易事,怎么能够说航母是“活棺材”呢?中国是继苏联之后第二个建立反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水平和打击威力都远非苏联时代可比。中方的天基卫星侦察系统比起苏联的神话卫星系统,功能更加强大、种类更加完善、更加具备实战能力,由电子侦察卫星、雷达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综合构成。
再加上高速数据链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并且辅以长航时无人机、超视距预警雷达、隐身无人侦察机等等,实现了对全球19艘大型舰船的自动识别、持续跟踪。打击手段则是以东风21D、东风26为代表的反舰弹道导弹作为突击主力,还有鹰击12、鹰击18等超音速反舰导弹跟进捡漏,能够对航母实施单向不对称打击。但是航母战斗群也可以采用电子干扰、反导拦截等措施进行对抗,并非只能束手就擒的弱鸡。而且当今世界有能力构建反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三个,对于绝大部分国家而言,航母战斗群依然是难以应对的巨大威胁。
作者:刻雨无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