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飞机的在战争上滞留的时间受多个因素影响。
第一、载弹量和载油量会对飞机的作战半径产生影响。任何战斗机都无法做到同时油、弹满载起飞,载弹量与载油量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简单的说满载油的话,就不能满载弹药,满载弹药的话就不能满载油,因为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固定的,少载一点油可以多载一旦弹药,多载一点弹药就必须少载一点油。
而飞机的寻找半径跟飞机由飞机的载油量决定,载油量越多飞机的战争半径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由此,载油量越多的飞机可以滞留战争的时间就越长,但是载油量多了必然会减少载弹量,而机会如果没有了弹药,它在战争继续滞留也不会产生意义。
第二、战场与飞机起飞点的距离,影响飞机滞留战争的时间。假如飞机的寻找半径是1000公里,而战场离飞机的起飞点的距离也是10000公里,那么飞机去到战争就得马上返航,因为没有足够的油料让它继续滞留战场,所以它到达战场必须马上投弹,并且立刻返航。
但是如果战争距离飞机的起飞点只有500公里,那么飞机在满载油料的情况有非常多的时间可以滞留战场作战。至于滞留战场的时间是多久,那就要算一下飞机固定时速下每分钟耗油量是多少。
战机一般的飞机速度是每小时的时速是1000公里,超音速飞行的是每小时2500公里。
假如战斗机飞往战争的速度与在战场上平均机动速度都是1000公里每小时,那么战场距离战机起飞点的距离是500公里的话,那么飞机可以滞留战场的时间大概为30分钟。
假如战机飞往战场以及在战场上使用的3飞行速度都是2500公里的话,当战场距离战机起飞点为500公里时,那么飞机可以滞留战场的时间大概为12分钟。
第三、有空中加油机的情况在,战机可以滞留战场的时间由发动机寿命决定。战机滞留战场的时间受到油料限制,油料越多滞留战场的时间越长。
假如战机都是凭借自身携带的油料滞留战场,不管飞机起飞点离战场有多远,战机都不会在战场上滞留太久。因为战机在空中较量几分钟就可以决出胜负,如果是对地以及对舰队攻击的话,飞机携带的弹药只够发动几次攻击,然而飞机发动几次攻击用不了多少时间。
正常情况下,飞机的滞留战场的时间有几十分钟就足够,如果有30分钟的滞留时间那算是长的了。
当然了,如果只是空中对峙,那就需要飞机有足够久的滞空时间,但这个时间也不需要太久,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滞空时间就足够了,因为这个时间足够其他地方的友机赶来接替它的战斗机位置,搞太长就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空中对峙的时候,战机滞空的时间是越长越好的,各国为了延长战机的滞空时间往往采用空中加油机的方式来增加飞机的滞空时间。因此如果派加油机到战场边缘时刻为战机加油的话,那么理论上战机滞留战场的时间可以延续到发动机报废。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一架飞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是指飞机在加满内油后不依靠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所能飞往最远的空域,并且能够支持作战一段时间后安全返回的最大距离。而这个作战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左右,因此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如果是1000千米,那么最大航程就肯定超越2000千米,甚至接近3000千米。例如歼16的最大航程接近4000千米,但是作战半径只有1500千米,这里就是预留了约1000千米航程的油量用于在战区进行机动作战。(美军两型主力舰载机作战半径)
那么1000千米的油量能够支撑多久的作战呢呢?以苏27为例,其高空最大速度为2.35马赫(2500千米/小时),如果以这个速度飞行,大概只能维持24分钟,如果以0.8马赫(98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那么则可以支撑1个小时。考虑到战斗机在战斗中高速与低速肯定是会交替使用的,因此我们打个对折,1000千米的油量最少也足以支撑战斗机30分钟的作战时间,这也与我们之前说明的时间基本吻合。(苏27战斗机)
那么40分钟时间够用吗?当然够用,如果只是发动对地攻击,那么直接用光电吊舱瞄准,然后释放出精确制导导弹就行了。要是扔自由落体炸弹,那么飞到目标上空,按一下解脱按钮就行了,需要的时间更短。大多数的对地攻击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这样的作战模式,所以在计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时,直接用航程除以2就行了,因为轰炸机的作战就是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或者目标上空秒投炸弹,根本不需要什么战场滞空时间,打完就跑才是王道。那么如果是战斗机之间的空中对决呢?空战就就比较麻烦,需要开启相控阵雷达寻找对手,找到之后还要进入射程范围内使用火控雷达进行照射锁定,然后才能发射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在这期间,双方会利用自己的隐身能力以及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诸如眼镜蛇机动、落叶漂之类的机动动作来规避对方的探测和攻击,虽然是远距离的超视距作战,但是紧张刺激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螺旋桨时代的近距离狗斗!(超级眼镜蛇机动)
这种远距离的躲猫猫似的攻守对决,比拼的是谁的雷达看的远,导弹射的远,隐身能力更强,但是其实也持续不了多久,因为一旦被雷达和隐身能力优势一方搜索并锁定,只要空空导弹发射出去,战斗机就基本上GG了,战斗也就宣告结束。这种远距离空战也就是在几分钟乃至于十几分钟之间就结束了,因此40分钟的滞空时间也绰绰有余了。那么一架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千米,但是作战目标区却在2000千米之外,那该如何是好?这就需要通过额外手段来提高战斗机的航程,以求不仅能够飞到作战区,而且能够确保足够的滞空作战时间,这种额外手段主要有两种。
第一、在携带油量不变的情况下,换装新式发动机,降低油耗,增加航程。我军鼎鼎大名的战神轰6K航程达到惊人的9000千米,而原型机轰6的航程则只有5800千米,主要原因就是轰6K使用低油耗的D30-KP-2涡扇发动机换下了老式的油老虎涡喷8发动机。(挂满副油箱的F4鬼怪战斗机)
第二、那就是增加油量,增加油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加挂副油箱,属于比较简单的方式。第二种则是进行空中加油,这一种需要所在国拥有空中加油机,并且战斗机还要支持空中加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空中加油最出神入化的操作就是英国在马岛战争使用作战半径只有3000千米的火神轰炸机历经4次空中加油,往返1.2万公里轰炸阿根廷斯坦利机场的传奇故事。(印度光辉战斗机正在演练空中加油)
那么对于战斗机作战半径,你还有那些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这个问题很笼统,实战中要看具体情况的,我们就举一场战争作实例吧,这场战争就是马岛战争。
(马岛战场示意图)
1982年的马岛战争,英国特遣舰队万里奔袭马岛,与阿根廷在马岛附近海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马岛在阿根廷的东南外海,离本土约500公里。1982年5月1日英国特遣舰队到达战场指定位置,1架火神战略轰炸机第一次空袭了马岛斯坦利港机场。英军轰炸斯坦利港后,阿根廷空军当日即大举出动反击,马岛空战正式开始。
(阿空军主力幻影3)
随后,因为天气原因,双方空军沉寂了一段时间。5月23日,天气情况好转后,阿根廷空军大规模出动,双方再次展开多轮空战,至5月25日,阿根廷独立172周年国庆日,阿根廷空军倾巢而出攻击英特遣舰队,战况惨烈,最后英舰“谢菲尔德”号、“考文垂”号及数艘英军舰被击沉。但同时,阿根廷空军也被击毁击伤30多架战机,阿空军从此耗尽战力、油枯灯灭,再没有能力袭击英特遣舰队了。
(英空军主力鹞式战机)
在这场空战中,阿空军主力是幻影3战机与天鹰攻击机,幻影3负责争夺制空权,天鹰攻击机负责对舰攻击,而英国战机则以鹞式战机为主。这几种战机都是航程较短的战机,特别是英国的鹞式战机就更短了。
这场空战,由于阿空军没有重视马岛的机场使用,所有战机全部从本土起飞作战。阿根廷战机在本土的机场起飞,离马岛战场实际距离800公里左右,这样大大限制了阿战机的作战半径范围。而英国鹞式战机航程虽短,但离战场近,反而作战滞空时间比阿空军长。
(英国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以幻影3为例,最大航程24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就是1000公里左右。这样中途航程就占去了大半,抵达马岛战场后,幻影3只有不到五六分钟的空战时间,还没打两炮就要急着返航了。而航程、作战半径更小的英军鹞式战机,起飞即战场,这样滞空时间反而比幻影3长,干起仗来就从容得多了。空战结果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战机作战半径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战场取胜的唯一条件,只要运用得当,短航程、作战半径小的战机,也能打胜仗的。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这要看飞机的飞行速度了,飞机飞行的速度都是用马赫来计算的,一马赫大约等于1225公里,飞机每小时飞行速度达不到一马赫的属于亚音速,每小时飞行速度超过一马赫的即为超音速。现在大多先进战机的飞行速度都超过了2马赫以上,也就是说现代先进战机每小时飞行速度达到了2500多公里以上。作战半径即是飞机的不到二分之一航程,因为还要除去到达目的地执行任务所需要的燃油和时间。文中提到的这架飞机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也就是说这架飞机一次加满燃油在不进行空加油的情况下最大航程是两千公里。标题所提到的问题并没有说明这架飞机的马赫数也就说每小时飞行速度是多少公里。举个例子,假如说这架飞机的每小时飞行速达到2马赫以上也就是说2500公里左右,那么这架飞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的滞空时间大约在一个小时左右。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飞机在战场上的滞空时间,直接关系着一架战斗机的制空作战能力。现代战机价格昂贵,如果飞机的燃油携带量没有那么多,在战场上的存在感就不强。同样的道理,如果飞机无法在战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那么己方在战区就会处于没有空军支援的危险境地。那么战机通常需要在战区停留多久才能完成任务?飞机增加航程的方法有哪些呢?
飞机最大作战半径指的是飞机在不依赖空中加油就能飞到最远空域,并在这个最远的距离上能够呆上一段时间后,能够支持安全返航的最大距离。战斗通常需要在战区具备半小时左右的巡航时间。因此,如果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1000公里,最大航程要能够接近3000公里才行。j-16战机的最大射程接近4000公里,但作战半径只有1500公里。在这里,大约需要预留大约三吨重的机内燃油用于战区内的机动作战
那么3吨重的航空燃油能支持多久的战争?以苏27为例,其最高高空速度为2.35马赫(2500公里/小时)。如果以这种速度飞行,它只能持续24分钟。如果以0.8马赫(980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可以持续1小时。考虑到战斗中将交替使用高速和低速飞行,我们打50%的折扣。3吨重量的燃油量至少足以支持战斗机30分钟的作战时间,这与我们前面解释的时间基本一致
那么如果是对地攻击而非制空作战的轰炸机,40分钟足够吗?当然,够了。如果只是地面攻击,直接用光电吊舱瞄准并释放精确制导导弹。如果你投掷自由落体炸弹,飞越目标并按下释放按钮。花的时间更少。大多数地面攻击战斗机和轰炸机都处于这种操作模式。因此,在计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时,可以直接将距离除以2,因为轰炸机的作战是在防御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或在几秒钟内将炸弹投到目标上。没有非要飞到战场上空的必要。轰炸机的作战半径理论上比航程的一半还要更远,因为现代轰炸机大多不再执行凌空轰炸的任务,本身所投掷的武器就有一定的射程,所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要在航程一半的基础上再加上机载武器的射程。
那么如果这是战斗机之间的空战呢?空战更麻烦。你需要打开相控阵雷达才能找到对手。找到它后,你必须进入射程,使用火控雷达锁定,然后你可以发射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在此期间,双方将利用其隐身能力和各种高机动,以避免对方的发现和攻击。虽然是远程超视距作战,但紧张和刺激的程度不亚于螺旋桨时代的近程格斗
这种远程攻防决斗就像一只隐藏的猫,与雷达看得远、导弹射得远、隐身能力更强的猫竞争,但它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一旦被雷达和隐身能力的优势方搜索和锁定,只要空空导弹发射,战斗机基本上就会被击落,战斗就会结束。这种远程空战在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内结束,因此40分钟的空气停滞就足够了。现代空战理论指出,一场大规模空战从开始接触到战斗结束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战斗机预留30分钟的战区巡航时间足够完成空战的。
那么,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但作战目标区域是2000公里以外。我该怎么办?这需要额外的手段来提高战斗机的射程,以便不仅能够飞到作战区域,而且能够确保足够的作战时间。还有两种主要的附加方法
首先,在载油量不变的情况下,更换一台新发动机,以降低油耗,增加航程。这里有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咱们的轰6轰炸机涡喷换涡扇。轰6基本型到轰6M采用的都是涡喷8喷气式轰炸机,最大航程仅有不到6千公里,在携带6吨载荷的前提下,仅仅具有2000公里的最大作战半径,但是从轰6H开始,包括轰6H,我们熟知的轰6K/N,因为换装了俄罗斯涡扇发动机D30,最大航程超过8000公里,在携带6吨武器载荷的前提下依然拥有超过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
第二,即空中加油或者携带副油箱。空中加油技术比较复杂,但是可以帮助飞机进行更加远距离的飞行。美国B2轰炸机一般采用本土部署,加满油的前提下的航程不超过1.2万公里,伊拉克战争期间,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轰炸机要对伊拉克进行跨肘击打击,全程需要四次空中加油,因为一次打击的航程在三到四万公里之多,超过这架飞机最大航程好几倍。携带副油箱则是一般战术飞机采取的增加航程的措施。携带副油箱会因为飞行阻力和增重的问题带来武器载荷的减少,但是一旦目标距离过远,也只能通过多出动飞机数量的方式来满足作战要求,毕竟携带副油箱之后,单架飞机携带的弹药量减少了。
需要说明的是,F16上的保型油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油箱,在作战中不能扔掉。这种配置本身对飞机的气动外形破坏很大。至于F16后期改进型号为何要设置副油箱?真的是为了增加航程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们专门做一篇关于三代半战机改进和气动方式改变的问题!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计算战斗机的燃油消耗量。
先来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这个概念。理论上一架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就是最大航程的一半,这是个一去一回的问题,不过实际上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是低于最大航程的一半,这里面的原因有多个,比如战斗机的最大航程是在空载状态下的最大值,但实战中战斗机必定要挂载武器升空,挂载的武器越多同等距离下的油耗自然就更大。
还有诸如战斗机的飞行速度、高度、飞行时的环境因素等等都会对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产生影响,因此战斗机的实际作战半径会低于最大航程的一半,以苏27战斗机为例,苏27的最大航程可达3700公里,但苏27的最大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比最大航程的一半少了350公里。
苏27的最大航程为3700公里,以0.8马赫左右的速度巡航时可以飞行接近4个小时,如果按照4个小时计算每小时飞行距离为925公里。苏27的最大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按照每小时925公里的速度计算,苏27战时可以在空中滞留一个半小时以上,不过这指的是从起飞到必须要返航的时间,实际上如果作战区域在1000公里以上,就给苏27的作战时间只有几十分钟。
作战半径1000公里的战斗机滞空时间就更短了,如果按照相同的飞行速度计算,作战半径1000公里左右的战斗机只能在空中飞行一个小时多一点,如果交战空域距离远,留给战斗机的滞空时间可能只有一二十分钟,而且这还是以低油耗的飞行速度计算。
实际上战斗机在作战时由于需要做出各种复杂的机动,燃油消耗会瞬间大增,因此战斗机实战时的交战时间会很短,不会存在几十分钟的长时间纠缠,现代化空战本身就是如此,胜负在短时间内就能分出,空空导弹全部打完再打航炮,航炮打完了还没分出胜负这样的情况极少。
不过战斗机如果作战半径更大一些,优势也就更大,想象一下交战双方一方还有几十分钟的滞空时间,一方刚抵达战场燃油警告就响了,优势在谁的一方一目了然,因此一些作战半径相对较小的轻中型战斗机要么设计上保型油箱提高作战半径,要么直接挂载副油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