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讲个笑话:
记者在列车上采访:这位乘客,您买到火车票了吗?乘客甲:买到了。乘客乙:买到了。
乘客丙:买到了。然后记者面对镜头,高兴的说:大家都买到了火车票。
一样的道理,不是你挣得太少,而是你看问题的角度错了。俗话说眼见为实,可惜这话只对了一半,眼见的,只是一部分真相。
有人说,我身边的人月薪都过万了,现在月薪过万太普遍了。有的人却说,我身边的人月薪都没过万,哪有那么多月薪过万的人啊?
有一个成语叫盲人摸象,就是这个道理,你们所见的,都不是全部的事实。
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你总感觉月薪过万很普遍了,那我问你,你是什么感觉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上网查到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0元,注意是半年,6个月,也就是说堂堂一线城市,首都北京,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不到6000元,离过万还很远。
根据财富的二八法则,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也就是说,富裕的还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还是刚过温饱。
但为什么你还感觉月薪过万的人很多呢?那就是你感觉的渠道出了问题。
你不是社会调查员,你没有深入工厂、农村、写字楼,没有对社会各个阶层进行统计的调查,你对社会大环境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网上!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就像我的回答开始提到的笑话一样,你在一个火车上采访乘客有没有买到票,那不是多此一举吗?现在火车票实名制,谁能不买票?
但这样的笑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经常犯。
你在网上了解别人的收入,要知道上网不是生活必须,全国14亿人,刨去老人小孩,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有时间上网,即使上网的人里面,也不是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生活信息。
所以真正愿意在网上讨论自己工资收入的人,恐怕都是有钱有闲的人。
农民工白天干活累了一天,晚上刷刷抖音,跟家人视频,有时间上网发贴子吗?
公司高管白天忙工作,晚上忙饭局,有时间跟人在网上争论吗?
上班族忙完工作,赶紧跟朋友连一局游戏,或者女生躺在床上追剧,有时间上网晒工资吗?
这样一来,真正在网上讨论工资的,已经是少数人。
既然是少数人,当然不能代表整体。
真实的情况月薪过不过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在的行业,你工作的城市,你就职的公司。
如果你是一个名校大学生,学的又是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一毕业就过万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老鸟,又在一个还不错的公司里上班,月薪过万也是平常事。
相反,如果你学历不够,还从事着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或者年资不够,还在公司的基层,那么很难过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圈子,看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别人过不过万,跟你没有多大的关系。
你可以把月薪过万当作自己的追求,看好形势,制定计划,朝着职业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我认识的一个人,他挣两千多的时候,对别人讲就是五千多,挣四五千的时候就说成一万多了,反正总是乘个2。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讲,说自己挣钱少了也没人救济,反而还会被人家瞧不起,何必呢?问他,要是有人因此找他借钱怎么办?他讲,就说在北京买的有房,光还房贷一个月就得七八千,剩下的就够吃饭的,借狗屁呀。从我这个熟人联想到外面、网上,说自己年薪几十万、百万的,估计多数是大喷壶。
你想,国家统计和税务部门掌握的情况应该是最全面的,李克强总理宣布的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还不到千元,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那些在网上嘘嘘一搞月入过万的、年薪几十万的,也只是过过嘴瘾,反正吹牛也不报税。而那些真正的高收入者,如潘石屹等等,人家反而不声不响就漂洋过海了。
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层次问题,网红张雪峰说过类似问题,他回老家那帮小学初中都是银行保安,商场导购,超市铺货的,他上郑州大学同学的分布全国各地,他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同学遍布全球甚至连战乱地区都有中国同学在哪里做生意,你在清北复交或者一线985毕业,只有比较不是太冷僻的什么考古历史之类的,起薪过万不是新闻,211系列差一个档次除了个别211的特色专业比如中国纺织大学的纺织材料,制造,设计专业,专业能力排名全国第一,不然起薪过万还是要靠点运气的,其余高校除非加上不少证或者人脉及其他资源助力可能过万,没有的起薪想过万或许凭借“机缘”比较靠谱,我是上海的,像上海最低工资4500的超一线城市,过万很常见,高手如云,但在充斥各行各业中层基层的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才是大多数,拿着4500左右的月薪艰难度日的人不在少数,哪怕土著也不过有个家而已,xx二代早就有更好的出路了,只是低层人口不被关注,干着低层不体面,重复繁重,没有技术含量,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工作,薪水微薄的人羞于诉说而已。敢站出来说话都是工作生活还不错月薪过万的,你见得多了也就觉得到处都是过万,就你自己没用而已的错觉。
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据题意提示分析,在大城市工作相比三四线城市而言,能获得上万元工资收入的职场人当然不计胜数,但也要看行业,如互联网ⅠT,程序员,金融业等等,甚至包括自由职业,也有快递美团。但对工矿企业的员工来说几千元还是大多数,离上万元尚有点距离。
那么题意中所说的数千元收入为什么总觉得过万很普遍了。分析认为,这是人的一种诉求,是积极奋进向上的动机也好,奋斗目标也好,是对自己最初的一种要求和欲望,因为家庭负担,物价指数,生活状况明摆在人们面前,不朝这方向努力怎行。
因此有的同志虽有七八千元收入,似乎离万把元不远了,再努力在实践中跳一跳也就快了。当然5~6千元的同志尚有一段路要走,但始终向一万元收入目标进军不会改变。这样自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努力創新,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而有了目标,于是就产生了动力,行动上包含口头上就似题意中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很确切。
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这个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比如我,月收入3500,我自己觉得挺低的,但算上年终奖,项目奖什么的,一年能到手12万。税前收入13万多。此外还有差旅补助,出一个月差补助有一万。而这只是工资收入,股票、基金这些收入是不算在内的。所以虽然我月薪只有三千多,但统计下来就收入过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