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送你四个字“庞氏骗局”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每月收益2000元,那么一年的总收益就是24000元,年收益为96%。

这个回报率是很高的,我们简单来看一下,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你的收益率达到存款的48倍,一年期定期理财平均收益率是4.5%,你的收益率达到理财的21.33倍,三年期国债的利率是4%,你的收益率达到了国债的24倍,100万元起才能买的信托计划年化收益率是7%,你的收益达到了信托计划的13.7倍,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其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长期年化收益率是20%,你的收益是股神的4.8倍。

这么一对比,你就明白了这个回报率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如果你是自己做投资,比如自己投资股市、基货,一年赚96%,也就是实现接近翻倍的成功,那么这个是可以实现的,要么你投资能力高,一直赚钱,要么你运气好,正好买到大涨的品种。

但是你投资25000元,每个月有固定收益,很显示不是自己做投资,而是把钱交给别人去投资,他每个月给你2000元,回报率很高,但这很显然是一个陷阱,而且很多人在前些年都掉入过这样的陷阱。

前些年P2P很热,很多人都在通过P2P平台进行投资,有些不法份子就随便买个域名,租个境外的服务器,然后就做了个看起来高大上的P2P网站,上面就会有很多项目,月收益率8%的,还有月收益率10%的,有些人买了后两个月确实是收到钱的。

比如说投资25000元,第一个月给了2000,钱到账了,肯定就相信了,自然想赚更多,既然有这么好的生财之路,为什么不多赚些呢?于是他们开始找家人、找朋友筹钱,你想啊,投资25000元,一个月可以有2000元收益,那投资25万元,一个月不是有2万元收益吗?自己可能一个月工资只有五千,要是投了之后坐着就可以吃了,还上什么班?

然后,当25万元凑齐后打入平台,正准备着每个月跷着脚等2万元收益到账时,网站打不开了,无法访问了,说明人家已经卷款潜逃了。当时这样的网站很多,隔三岔五的就有人上当受骗,然后报警,但是这些不法份子从一开始就有准备的,服务器都是国外的,报了警之后你金额不够还立不了案,立了案最后有些人过了三年五载,也根本没查到什么,这笔投资就这样没了。

所以啊,还是那句老话,你想要人家的利息,人家想要你的本金。每年96%的收益,试问这钱拿去做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收益,而且还是稳定的?既然不能,那么这必然就是一个庞氏骗局,用后面进入者的钱先支付前面的人,当骗子骗到足够的钱后,人和平台就会一起消失,只留下投资者们悲伤后悔,但已经于事无补了!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这个收益绝对是一个超级好的收益情况!

2000/25000X100%=8%

意思是每个月有固定的8%的收益,一年收益达到96%的年化收益了。

我们学金融的都知道收益和风险是高度相关的,而且是正比例关系,就是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但你在这个收益前面加了个固定二字,谁给你固定?一般情况下你获得了多大的收益你就相应的要承担多少风险。比如你说的,这么高的收益,我觉得有可能出现风险的时候你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记得2016年的时候一个朋友投了某个P2P平台,平台给的收益是16%+3%加息包,年化19%的收益,当时他很高兴,投了将近100万,说一年不用干啥的都有19万的收入,刚开始半年还行,每月付息,但是大概9个月的时候平台出现兑付不了,就是那种老板跑LU了,这时候才知道害怕,本金都没了,记住你惦记着人家的承诺的固定利息,人家惦记你的本金。

所以说只要是人家承诺给你固定高收益的都要打个问号,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事情。

我们通常说的高收益高风险,就像投资股市里面某个产品年化收益能跑超过50%的,也是有可能亏30%的,就是回撤会比较大,波动大的时候就是一个隐藏的风险,当然这个是投资者必须承担的风险,并不是固定给你收益那么高的。

我们投资理财必须牢牢记住原则就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

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因人而异,量化擒牛提以下几点:

一、判断投资理财产品的安全性。

安全性,也就是风越险的问题。其实高风险低风险都会要命。图高安全性,财富就注定不断缩水,做不到收益超过名义GDP增长率,你就来越穷,可以参照温水煮青蛙;图高收益,玩的就是心跳,跳楼的概率远大于登上人生巅峰,关键在于你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二、判断投资理财产品的流动性。

流动性就是变现能力,如果你的资金不急用一般对流动性要求不需要太高,只要不是很难变现就好,这个关键看你投资的时间周期长短。

三、投资理财产品的关键不是风险,而是风险收益比

关键不在于风险大小,而在于风险和收益比率。假如现在有三款理财产品都是一年期的:A收益是5%,风险为1;B收益10%,风险是3;C收益25%,风险是4,那么请问,这三款产品哪一款最好?

A风险收益比=1/5%=20

B风险收益比=3/10%=30

C风险收益比=4/25%=16

答案很明显,C比A强,A比B强。

综上所述,你要如何取舍完全看你自己了!

关注量化擒牛,你身边贴心的专业理财顾问!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欢迎转发,讨论,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支持!量化擒牛声明:所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题主的原意是货币投资加上部分的人力、智力或其他形式的投资吧?

如果是这样,那你的25000就算购买了某种形式的股份,而每月两千元的收益则相当于为你提供的服务所定的固定报酬。

上述的情况下,你就该衡量你付出的劳动或服务是不是和2000元的报酬价值相当。毕竟如今货币贬值的厉害,2000元工资即使是在小县城也算最低水平了。如果只是占用业务的少量时间和精力,那么当作一个副业也未尝不可。这种情况可以说和25000的投资关系不大。

我身边就很多这种情况,比如朋友赵某开店就让弟弟投资部分资金,而把刚成年的侄子安排做店员,不分红,但每月给侄子发固定的工资。这种事并不少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有权或有势力的人,在别人生意里投入象征性的部分资金,却主动或被动收取固定分红。这其实是一种利益交换或者非法洗钱活动。

当然,如果是纯商业性质的货币投资,那一年96%的收益率也太离谱了。可以说九成九都是骗局。

如今实体经济不景气,传统行业有10%的年回报率就烧高香了,服务行业稍高点,可有大量的人力成本。回报率高于30%的行业不能说没有,也只是个例罢了。什么生意能够给投资人这么大的回报?

即使回报率是真的,逻辑上也不成立。社会上低利率的银行融资不好搞就不说了,可要弄到年利率30%左右的民间融资简直不要太容易!对方傻吗?付给投资人96%!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合常理的事其中必然有诈。

前面有位仁兄说的好:你要的是人家的利息,可人家图的是你的本金

审慎投资,别被贪欲蒙住了双眼。

大白话说财经,我是断断断水刀。欢迎留言交流切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提示即删。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投资25,000,每月固定收益2000,月收益达到了8%, 年化收益达到96%。这种方式怎么都觉得像放高利贷的。只有高利贷才会采用每月收利息,而且利息定的这么高的收益率。即使不是自己放高利贷,也是把钱给了那些放高利贷的吧?那些放高利贷的可能在放出去月息就达到了12%以上了。

为什么德先生一下子反应出放高利贷的事?因为一般只有高利贷公司才采用每月收息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借款人每月都要付出利息,在不知不觉中其实高利贷的本金就还完了,放高利贷的风险就下降了。像本题中这种模式,其实一年本金就全部收回,那么借款人剩下要还的不都是利润吗?

除了放高利贷这种传统的掠夺投资之外,还有什么投资能达到如此高的收益?都没有。股神巴菲特平均年化也只有20%。那些靠内幕交易去牟利的所谓股神,有时候还折戟沉沙,亏损了呢。所以从古到今历史上只有放高利贷的才会出现如此高的利润率,而且如此独特的收息方式。

这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高利贷业务做到了互联网上,变成了所谓的互联网网贷。但是其本质还是在做高利贷,但是相对于传统的高利贷的收款模式,他们又增加了互联网催收这一独特发明。这可比传统的高利贷厉害多了,他们偷取了借款人的所有信息,将各类污蔑、毁坏借款人名誉和声誉的各类信息散发到借款人的朋友圈,亲友群,同事群,关系群中,就如同过去的大字报一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它比过去的高利贷还狠,还坏、还恶毒。

给题主说一句,这个回报率是很好,但是你有命赚这个钱,有没有这个命花这个钱呢?如果真的是放高利贷赚的钱,小心国家把你逮进去,没收你的本金,罚你的款,让你坐坐牢。如果你是将钱给了那些放高利贷的,这可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哦,最后很有可能钱就拿不回来喽。

其实,从古到今,高利贷是被所有人民都厌恶和憎恨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去做一个让别人讨厌的人呢?一定要做让别人讨厌的事情呢?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投资25000,每个月固定收益2000,这个回报率如何?

这是一个天方夜谭级的回报率。

每月2000,每年24000,年回报率96%?几乎是投入多少回报就有多少,这种好事就算真的有,轮得到2万5这点资金去参与吗?

做一个简单的复利计算吧,2.5万若有96%的年息,十年之后会有2100万。投资两万五,十年赚2000万,你觉得可能吗?

五大行目前年息才1.95%,你这2.5万折合每月也就40块钱利息,而2000是40块的50倍。你这是哪来的投资渠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