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按照日本的说法,安倍本来要访问印度东部的啊萨达姆邦。但是由于印度修改“公民身份法案”存在排挤穆斯林的嫌疑,引起穆斯林暴动,介于当地治安不好,所以推迟了访问。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一下,安倍为何要访问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

其实二战的时候,占领缅甸的日本,进攻印度,在外阿萨姆邦附近的英帕尔与英国、中国远征军交战。

那时候日本出动了9万兵力,英国及中国远征军共15万人,最后日军最后只有两万人逃回缅甸,战死的可能只有三万,其他的都在深山老林里当了孤魂野鬼。

安倍去印度访问,那个地方都不去,偏偏去这个地方,显然与二战时候那次惨败地有关,不然就无法解释安倍为何要去印度东北那些既落后,治安又不好的地方。

图片:英帕尔战役图(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其次是要了解印度阿萨姆邦为何会发生骚乱。

这个问题先要从英国人说起,英国人占领印度的时候,阿萨姆邦那里根本就没有穆斯林,只英国人从孟加拉地区弄来了大量的穆斯林。

由此穆斯林在阿萨姆邦人眼里被视为外来人或者“入侵者”,双方的矛盾一直都存在。

后来印度在分裂巴基斯坦的时候,由于战乱,又来大批穆斯林去那里,后面有陆续有孟加拉国的穆斯林移过去,如今阿萨姆邦的穆斯林占据了该邦人口的三分之一。

其实阿萨姆邦宗教情况很复杂,除了印度教、穆斯林教之外,还有基督教。安倍打算与莫迪会晤的城市古瓦哈蒂就是一个天主教大教区。

总的来说,几大宗教在这个地方并不和谐,相互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就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党,而阿萨姆邦也是人民党执政,所以大民族主义情绪占了上风。

其实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传出,印度进行人口调查,要驱赶480万没有身份的孟加拉穆斯林移民。

不过这次印度的“身份法案”只针对2014年12月31日后移民到印度的穆斯林。也就是不把这个时间之后过来的穆斯林当作印度国民,在这个时间之前的都可以获得印度公民认可。

在这个法案中,存在争议最大的是,2014年12月31日后,除了信仰穆斯林不能获得印度公民身份之外,其他的都可以。

也就是说这个法案对信仰印度教与基督教还有其他宗教的人没有设置,2014年12月31日后的移民依然可以获得公民身份,就唯独穆斯林不行。

由此印度的这个“公民身份法案”也被视为针锋穆斯林,所以印度阿萨姆邦与西孟加拉邦的穆斯林都发动了抗议,暴乱。

那么安倍为什么要推迟访问印度,仅仅是因为安全问题吗?

其实安全问题只是一个因素,安倍推迟访问的原因是不想介入这种宗教争端。

印度这个法案有明显针对穆斯林的嫌疑,如果这个时候安倍继续访问印度,那么会被外界误以为安倍支持印度的这个“公民身份法案”。这样一来会影响日本与整个世界穆斯林的关系,因此安倍才不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访问印度,推迟访问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自由宗教委员会跳出来指责印度,美国自由宗教委员已经建议美国政府以“人权”为由对印度进行制裁,安倍不愿意涉足美国与印度的这一趟浑水。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安全担忧,二是不想卷入印度的政治旋窝――或者说是看不清美国的意图,因而在等待时机。

印度这场乱,很可能失控

千万不要低估了印度发生的这次内乱。从大背景上讲,这是全球越来越强的民众抗议的一部分,已经习卷了亚欧美等全球最重要地区,深层背景是以西方为主的全球治理体系与理论的失效,本就很难平息。而且与世界大国博弈、宗教冲突、恐怖主义以及民众生存需求相交杂,很容易失控的。

从小背景看,印度政府将更束手。别忘了,前断时间,或者说自美伊对抗、特朗普发起退群挑动世界秩序以来,印度可是最风光的大国――至少是西方媒体笔下的典范:经济高速增长、国家治理长足进步、在美欧都享受特别待遇,更被美欧俄日竞相拉扰与亲近的。现在,突然经济跌落,民怨爆发,可想而知幕后藏着多少东西。

更不要忘了,印度还正在克什米尔与巴大军对峙、与民全力角力,同时还在海上招集史上最大规模军演,并且直接将东方大国摆在一边――与直接叫阵没什么区别了。如今国内突然不稳,这些事情还能进行吗?

一句话,印度将乱!

这可是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将乱,安全能好才怪了。

而且,印度的前景不明,至少是莫迪当局的前景不明。作为选举制国家,如果发生大乱了,当期政府必然下台的。那么意味着内政外交政策都可能变局,甚至彻底转向。安倍访印,肯定怀着目的而来,但与一个前景不明的当局谈什么?很可能白白浪费资源与精力,甚至成为新政权的敌人呢。

日本需要美国对印民乱定性

谁都知道,象印度这种政体的国家,抗议发生的背后,一定站着政党的。而在这种政党斗争时,他国来访,对时局发言是避不开的――可安倍能对谁说话?

微妙的是,印度一直被西方视为最大的甚至典型的民主国家,而西方也将民众抗议,视为最典型的“民主行为”。现在印度发生了民众抗议,西方站在哪一边?美国会站在哪一边?

美国可正在与印度进行利益博弈,要让印度出血为美国经济埋单呢,所以,大有可能会选择支持抗议者,从而敲诈勒索印度当局。但现在毕竟还没有表明立场呢。

作为唯美是从的安倍,当然不会在这种局面下站出来,赌美国的态度――弄不好,又要被美国敲诈了。正如其已经为美国玉米理过单,又在被孤立后,被美国敲诈全球美驻军国最高的保护费了。

其实,也不是美国阴险安倍功利市侩,归根结蒂还是印度自取其辱,正如本宫早已在多篇文中论述的:印度本可趁世界正处于大洋两岸、美俄、美欧、欧俄大博弈的时期,安心搞国计民生,获得真正的发展。可惜偏偏要上窜下跳自己卷进来――谁不知他与日本的勾勾搭搭是想对大国不利呢?现在,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千万别小看了,因为国内问题被世界大国改期访问,对国家形象的损伤。印度这一次是真正出丑了。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2019年12月12日,由于印度政府正是签署并生效了《公民身份法案(修正案)》的缘故,印度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穆斯林抗议示威活动,而印度政府在阿萨姆邦展开镇压抗议活动时,曾一度开枪,结果导致2名抗议示威者在镇压活动中死亡,此外另有多名示威者在抗议活动中受伤。

此次出现混乱的原因,是印度政府此次通过的《公民身份法案(修正案)》中规定,所有生活在印度的“外国”难民中,只有“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徒,才有资格摆脱非法移民,获得印度国民的身份”,而穆斯林教徒则并未包括在内。

这表明该法案带有严重歧视穆斯林信徒的倾向,因为此举不仅违背了印度宪法和国际法,而且违背了印度政府提出的社会世俗化和多元化的思想导向,被视作为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胜利”。

对于目前这样混乱局势,原本计划于15日-17日前往印度阿萨姆邦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因为此次抗议示威活动,宣布推迟访问印度的时间。在印度国内发生混乱的时候,安倍晋三推迟访问印度的时间,也是无可厚非,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安倍原本与莫迪会面的地点,就被预定在印度阿萨姆邦,现在由于抗议示威,导致该地区出现局势动荡,如果按时访问将会损害印度政府的“颜面”;

二是安倍如果按时前往局势动荡的阿萨姆邦,那么有关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安保问题,也将会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从安全角度来考虑,两人也不太适合前往该地区会面。

所以从外交礼仪的层面来讲,安倍晋三在印度国内出现动荡的时候,选择推迟访问印度的时间,基本符合国际外交礼仪一般准则,毕竟推迟访问主要还是印度单方面的原因,并非发生了其他变故,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当然了,如果从印度和日本两国的外交层面来讲,日本政府的决定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考虑到其他相关联的国家,比如美国政府的动向时,日本政府此时选择推迟访问印度,其态度就比较暧昧了。

为什么印度政府制定通过一个法案,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却有人站出来对此大放厥词,甚至扬言要制裁印度政府呢?原因也有两个方面:

首先,这主要还是因为该法案的内容,确实存在严重歧视和迫害穆斯林团体的问题;其次,此外该法案让美国看到了插手印度内政的机会,美国会一边通过指责印度歧视穆斯林,一边对印度政府施压,要求其在其他国际问题上对自己妥协。

因此,在印度政府宣布实施《公民身份法案(修正案)》之后,美国政府旗下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突然跳出来就该法案对印度政府发表了极为严厉的批评,称该法案是“错误方向的危险转向”,同时该机构还表示,如果该法案在印度两院通过,那么它将建议美国政府制裁印度现任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

面对自己老大的表态,日本政府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轻易的表态,选择暂时撇清与印度的关系,比较符合日本人的利益,否则在美国抨击印度的风口上,安倍晋三还按时前往印度进行访问,搞不好就有可能要吃美国的“挂落”,以日本人谨小慎微的态度而言,他们才不会踩这个坑呢。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安倍访印是为了找市场,但这种情况下到访,就是给日本找麻烦。

印度议会出台户籍政策,规定2014年前因受本国迫害进入印度的,除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之外均可以正常落户,伊斯兰教人口(主要针对新吞并的克什米尔地区)将被驱逐(克什米尔将被彻底印度化)变成无国籍的国际难民,这个领土扩张政策毫无疑问将遭到全球穆斯林愤怒仇恨,也遭到美国(正义)强硬对待,安倍此时访印,以后就别去波斯湾了。

对印度的内政以及大国雄心谁都无权指责,但这种为了坐实吞并领土而实施的这种种族歧视政策,无疑会遭到包括其国内原住穆斯林人(已经引爆了骚乱),更关键的是海湾地区两派穆斯林国家愤怒和仇恨,还有全世界的普遍反对。

如果这个时候安倍首相去印度访问,会捞出个什么东西,日本人拿脚跟想都明白,他们跟伊朗跟沙特的关系怎么处?日本的工业血液石油供应,日本工业出口产品市场怎么办,这种影响可是个长期的影响,包括整体海合会阿盟,东盟中马来西亚、印尼等,所有境内聚居着穆斯林人口的国家会怎么看待日本?连美国霸主都为此不得不拿出态度,他安倍哪来的勇气顶烟上?还有日本想与印度的合作项目,很难避免与穆斯林族群的互动,此时到访印度未来将遭遇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精明的日本人当然不可能给自己挖坑。

虽然日本为了抢市场可以不择手段,高铁项目到手也豁出了血本,但那是为了市场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触霉头。他印度继承了宗主的扩张文化和日不落辉煌的感觉,为此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在当今世界文明秩序的格局下,还使用如此粗暴的丛林法则手段搞领土扩张,想用这种方式,缓解经济发展断崖式下跌引来民意颓势,却又制造了国内的民族宗教省略的对抗情绪,毫无疑问的政府的支持率、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雪上加霜。那是印度自己的事,与日本何干?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给安倍一个更好的理由,让他此时去把握印度,陪印度共同度过因失道而孤独的寒冷?美国老大都闪了日本傻吗?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印度的社会表面上是一个平等的西方民主式社会,而实质上印度社会拥有着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就包括印度政府都在其中扮演着挑事的角色,让印度社会出现了不必要的纷争。如今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游行示威,其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将要推行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造成的宗教歧视政策。

在12月11日古瓦哈提市的抗议示威已经演变为暴乱,警察在鸣枪驱散人群时,2人被击中身亡。显然这样的暴乱事件已经让印度社会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尤其是印度方面所推出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都存在着巨大的宗教偏见。根据法案的规定,对外来移民获得印度国籍必须是2014年12月31日前进入印度的各教派移民,但唯独把穆斯林排除在外。显然印度政府这样的宗教政策必然会导致国内的穆斯林教徒极度的反感,而印度国内的2亿穆斯林就将处于弱化的地位,这怎么能不爆发抗议示威游行呢?

印度这种法案被视为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而这样的政策也遭到了美国的指责。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之前警告印度,而且还建议美国政府对印度实施制裁。美国干涉印度内政的行为自然会导致印度方面恼怒,印度要求美国方面远离印度的宗教争端。可见印度是不想让美国干涉其内政,虽然印度明知道这样做是在边缘化穆斯林教派,但是印度也不愿意看到穆斯林教派的强大。毕竟巴基斯坦方面就是穆斯林教派,他们也是其国内穆斯林教派的有力支持者。

因此在印度东北部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就是该地区众多的穆斯林教派所要抵抗的。而对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取消访问印度,自然也是与印度的东北部紧张局势有关。按照日本共同社、路透社等媒体最近的报道,安倍原计划12月15日至17日访问印度,安倍将会在16日与印度总理莫迪在该国东北部城市古瓦哈提举行会谈。这就意味着安排将要进入印度的动乱区,这显然对于安倍的人身安全影响非常重要,那么取消访问也就不足为奇!

印度与日本的经济可以说是非常密切,日本在印度投资的高铁,这都达大大增加了两国的经贸合作。只不过是这样的高铁合作,5年的时间过去了,印度连最起码的征地公作都没有做好,这也是让日本企业极为失望的。可是这根本就是印度的冰山一角,印度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这种所谓的懒散,还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印度政策!(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敏感时刻推迟访印日期,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印度发生骚乱,安倍被迫在敏感深刻推迟访问印度,这是不得已的正常外交安排。并不影响日印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在日本看来,纯属于印度的内政。日本从来都是一个经济动物,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对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感兴趣。即使日本以意识形态为借口,那也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

据报道,印度因为12月12日议会通过了《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即刻引起印度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特别是安倍准备访问的阿萨姆邦最大的城市古瓦哈提。当地数万示威民众和学生拥上街头,高喊口号与维和警方发生冲突,造成多人受伤,局势一度失控。阿萨姆当局在11日晚上7点开始实行宵禁,并且断网断电,防止示威民众相互串通联系,尽管如此,在12日骚乱事件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日本首相安倍原定于12月15日访问印度的计划泡汤,这是因为安倍要访问的印度东北部城市古瓦哈迪,正是这次发生骚乱的主要地区,印度军方已派遣了大量的军警进入行维持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倍如果继续访问将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取消访问是为了安全起见。如何看待安倍推迟访问印度,是基于什么政治考量,应该是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确实是印度家里不安宁,不方便接待安倍的来访,况且骚乱的地点阿萨姆邦正是发生骚乱的所在地。作为日本方面来看,安倍访问印度是为了加深双方的友好和合作。在不方便的情况下,推迟访问这对于日本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何况目前的日印关系处于非常的友好互信状况,双方友好来往密切,安倍曾经在2017年访问印度,莫迪也在去年回访了日本。印度通报家里有事,安倍完全能够理解,不会影响今后日印两国关系。

二、二战之后的日本以经济动物著称,一般不关心不参与它国的内部政治。日本方面优先第一考虑的是经济合作,除了美国对于日本定下的规矩之外,日本是除了经济还是经济。但是由于日本在七十年代之后经济上全面崛起,日本的对外战略就逐渐地发生变化。不仅表面上跟随美国,而且还有日本自己的小九九,日本拼命的交好印度和越南,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日本不仅在2017年以前积极参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参与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合作(TPP),现在则伙同美国一起图谋建立印太战略,目的都是为了打压遏制亚洲新兴崛起大国。这次因为印度的骚乱安倍暂时推迟访问,估计一旦印度内部局势趋于平静,安倍仍将继续访问印度。

三、印度的这次在阿萨姆发生的骚乱事件,与印度总理莫迪强烈的民族主义政治理念有直接的联系。12月11日,印度议会联邦院投票通过了《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法案规定在2014年12月31日前,受到本国宗教迫害而逃入印度的宗教群体可以加入印度国籍。但是这里面包括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拜火教等多种教徒,就是有意识的将伊斯兰教被排除在外。

众所周知,1947年8月英国撤出南亚时,就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严重分歧矛盾,才将英属印度拆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亚次大陆,虽然印度教占有多数地位,但是与伊斯兰教的矛盾无法弥合,最终“分治”成为两个国家。后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独立建国,但印度从来都没有放弃吞并巴基斯坦的企图,在南亚将巴视为最大的对手。其实,印度自从独立以来,历任领导人在民族和教派矛盾融合上,根据印度开国领袖尼赫鲁的要求,处理得有效和不错的。

但是2014年5月莫迪上台之后,以激进的民族主义来煽动民粹,印度的国内外民族和教派矛盾陡然上升。今年8月4日,莫迪突然废除了实行了70多年的宪法370条款,擅自违法改变了克什米尔印控区的现状和自治地位,激起克什米尔地区和巴基斯坦的强烈愤怒和抗议。这一次又是针对的伊斯兰教族群,这将引起印度人数达两亿穆斯林的强烈不满。据报道,美国因为印度骚乱事件,敦促印度政府保护宗教少数群体的权利。而印度穆斯林组织,已经将莫迪政府告到最高法院,莫迪总理的这一系列动作,可能要打开印度的“潘多拉盒子”。

综述、在印度发生的骚乱事件,使得安倍原定的访问计划推迟,并不会影响日印关系。问题是在印度内部,莫迪在印度打压穆斯林将激起意想不到的抗议,这对于莫迪政府来说,不是好消息。而且莫迪专门针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的难民,也将严重影响对这三国的关系。看上去,莫迪将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政治人物,莫迪经济学已经破产。安倍推迟访问不是什么问题,而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一季度的5.8%到二季度的5%,又到三季度的4.5%跌跌不休才是大问题,印度的问题将会产生在印度的内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