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朗提出伊核协议,英国也就退出,这是什么逻辑?
这只是英国外交大臣亨特说的,他根本无法代表整个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亨特现在和约翰逊争夺保守党党魁的位置,他们谁能争到党魁的位置,谁就能接受特蕾莎.梅剩下的首相任期。
在两轮党内投票上,约翰逊获得的支持率远远高于亨特,现在他们两人进入最后一轮党魁抉择。
因此亨特和约翰逊都在展开了新一轮话语权争夺战,通过在各种立场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获得更多的党内支持。
约翰逊在昨天发表了一遍文章反驳普京“自由主义过时论“暂时占据了舆论上风。今天亨特那伊朗核协议说事无非也是想扳回一局,占据舆论。
不过怎么说,如今英国这两位保守党党魁争夺者都在向党内展示自己的立场,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从亨特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想通过继续跟随美国的立场表态来获得更多的支持。而约翰逊的言论并没有涉及美国因素,只是强调原则主义。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两个各自想把英国带向何方,亨特是延续英国和美国的关系,走继续跟随美国的路线。而约翰逊没有过多的表达出英国关系的走向,但是这种不表示,无疑是在暗示他要走英国独立的路线。
其实我们从他们两个人最后谁获胜,也可以窥探出英国保守党的意识形态。如果亨特胜出这表明保守党内部亲美势力强大,如果约翰逊胜出,这对世界来不算好消息也不算坏消息。
约翰逊胜出这意味着英国因素对世界格局影响增加,给世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过对削弱美国霸权有一定好处。
亨特不是英国首相,他现在的言行仅仅代表他个人,如果他当选党魁倒是对英国未来走向具有一定参考性,假如他无法当选党魁,那么他的话只一阵风而已。
亨特现在炒作伊朗退出核协议问题,只是一种操控舆论的手段,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伊朗不会退出核协议,只是象征性的退出部分核协议来反击美国,同时敦促欧洲快点履行维护核协议的相关意义。
简单的说就是逼迫欧洲快点启动新的结算系统,绕开美元结算。其实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欧洲可能也希望伊朗从这种方式对他们施压压力,从而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推出这套新的结算系统。
其实世界很多事情本来就是演戏,只不过大部分戏都是演员相互之间看的懂,但观众却看不懂。
如果伊朗提出伊核协议,英国也就退出,这是什么逻辑?
英国算老几?一个沦落为二流国家的老牌帝国,还在梦想着重温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奈何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在以实力论英雄的今天,落魄的英国除了刷刷存在感,再也找不回往日的荣光了。英国外交大臣亨特发表的关于伊核协议的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伊核协议属于多边协议,是由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共同与伊朗签署的,其中包含了各方的利益诉求,是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美国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各国反对,一意孤行的退出了伊核协议,现在英国又叫嚣要退出协议,显然是唯恐天下不乱,给本就错综复杂的伊朗局势火上浇油。就目前的情势来看,美国已经实质性退出了伊核协议,伊朗也正在逐步突破伊核协议的限制,英国也在蠢蠢欲动,只有中国、俄罗斯和德国还在努力维护伊核协议,虽然除美国外,伊核协议其他各国刚刚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但从会议的实际情况来说,伊核协议的前景不容乐观。伊朗宣布即将突破300公斤铀浓缩的数量限制,英国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如果伊朗不遵守伊核协议的规定,英国也将退出协议,那意思就是英国也不再顾及其他各方的关切,准备一退了之了,看来被脱欧问题折腾的头昏脑涨的英国暂时是清醒不了了,紧跟美国步伐起舞的英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除了狐假虎威想在伊朗问题上分一杯羹外,英国也就只能刷刷存在感了。
如果伊朗提出伊核协议,英国也就退出,这是什么逻辑?
伊核协议,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社会最怪异的一份协议——六个缔约方其中的一方在一年前就宣布单方面退出协议;但是其它五方仍然在苦苦坚持保住这个协议;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欧洲国家认为,对于限制核不扩散,“有协议总比没有协议要好”,尽管在他们看来,这份协议还不怎么尽如人意;
但是退出协议的美国却不这么认为——川普认为,首先这是奥巴马政府政治遗产;“逢奥巴马必反”的川普当然要毁约了;
另外,川普政府认为这份协议只是限制了“核不扩散”,而对于伊朗日益增长的导弹研制能力、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扩大没有限制;所以美国决定退约而进行重新谈判;
美国单方面退出以后,其它各方“苦口婆心”挽留美国均无功而返;一年后,美国仍然坚持原有的立场,而且变本加厉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当然要进行反击了——欧洲国家不支持伊朗,伊朗将“部分退出“这个条约;而且伊朗说到做到,最近的铀浓缩已经超过了条约限制的上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伊朗最终会退出这个协议。所以英国就表态:如果伊朗退出,它也会退出;说白了,如果伊朗最后决定也退出条约,英国将支持美国的毁约行动;
不仅仅是英国,表态的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呼吁伊朗立刻降低铀浓缩的300公斤存量,恢复到协议的规定之下。
如果伊朗仍然坚持现在的立场,后果或者说事情发展的逻辑将是伊朗不可控制的结局。
如果伊朗提出伊核协议,英国也就退出,这是什么逻辑?
英国就伊核协议的表态是强盗逻辑。
1.先要退出伊核协议的是美国,不是伊朗。
2.伊核协议是个多边协议,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更大的因素是为打击伊朗而策划的阴谋。
3.美国弄“阿拉伯之春”也好,打击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和随之的伊朗也罢,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石油美元世界金融支柱的霸权地位。
4.美国为了实现这目的,不但以退出伊协协议作战争准备的引爆器,且已大兵压境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不借机弄核又有什么“礼物报答”美国呢?
5.英国的战争狂人外交大臣杰里米·享特此时提出的有罪推断一一如果伊朗有违反伊核协议,那么英国也将退出。如此表明:英国在美国对伊朗施害时,刻意对伊朗进有罪推断,且明确表明站在施害者的美国一方,为美国推行霸权甘当走狗。这与欧盟和世界各国主张多极世界相悖。
总之,如果英国下一任首相由杰里米·享特当选,世界和平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如果伊朗提出伊核协议,英国也就退出,这是什么逻辑?
英国跟美国一样的坏,又不准别国卖石油,伊朗同意不造原子弹,还是要治载,真不耍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