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这里说的是汉字书法,非他。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书法,其次才是欣赏。也就是书法的概念是什么?写字不是书法,写的再好,没有艺术性也不是书法。书法肯定是写字,不仅仅是写字,还要有艺术性——也就是书法之法。丑与不丑,因人而异——人差异太大,相差在学识,没有对书法的基本了解,知识再多不一定懂书法,愚于书道浸淫十数载可谓从无知到略窥门径,算个可以欣赏者。惶恐不安不敢多言知书只是皮毛,事物都是矛盾体的,书法尤然,可以说书法就是表达汉字之点画之相互间矛盾,并寓于个人经历情感,始可谓书耳。
书法之根是汉字,故书法必遵循汉字之规,书法之法也。无了汉字,便不是书法。
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大学,是高文化人集结的地方,也就是很能体现高知识分子的文化界面。因为,他们身处文化阶层又,对书法有一定的爱好,整天与字打交道,距离书法较近,接触的多就练习的多,在使用文字中不断掌握一些书法写技巧和表达手法,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自然比其他轻易不接触的书法的人产生书法家的机会就多,所以,大学教授中的书法家就多。
关于评判丑书好书,因欣赏者的欣赏角度不同,看法上存在着很大差距。我认为,不能以某个人,包括自己在内,或者少数人说了就算,而是要综合绝大部分人的看法,说丑就是丑,说好才算好。
另外,好书法,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它会在众多的历史时期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丑书,自然会受到历史很轻意地被淘汰!会被人民大众不约而同地被放弃!严重点说,甚至是立马唾弃!
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郑板桥的书法,金农的漆书,如在现时都可称为″丑书″。而他们的书法在书史中都有一席之地。而什么"射书″″盲书″则无法说之,因为那必竞是书法史上更加高深的学问。大学,是文人荟萃之地,犹如古之翰林,是国家精英所在,他们书法功力深厚,是书法界的翘楚,理所当然走在书法的最前沿。
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算一种探索吧。
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谢谢邀请!此类问题已收到数次邀请并作了相关回答。
关于为什么大多是大学书法专业的教师写所谓的“丑书”多,这是一种错觉。真实情况是大学的学者、教授进行现代书法创作探索、书法流派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对多些。一是职业使然,二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三是有便利的条件。比如,较全面的书学、碑帖资料,较完整的书法专业学养等。有理想有作为的学者、教授思想开放,对新的知识、观念怀有渴望。对书法史,对当代书法理论、艺术理论有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有独立见解。对传统技巧有良好的把握,有发展新的技术手段的愿望和能力,而且能把这些运用于对内心状态的表达。有自己发现的更高标准。当然也存在某些大学书法教师于出急功近利、或学术浮躁,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举动来吸人关注,则另当别论。
何谓丑书?咋定性丑书?笔者以为江湖书法、俗书、乱书、行为艺术之墨迹、射书等可基本定性为丑书。而对于传承有序,探索性的书法还是要理性看待。凡注重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锤炼,是自我情感的个性表达。即是正路子,不应视为丑书。如不分青红皂白,与传统书法略有差别的一概视为丑书。没有说服力,也不客观。现在大众把“二王”书风与唐楷(尤其是欧颜柳体)当正统。把秀美、漂亮和中规中矩视为美之正统,把拙趣、率意、浑厚,平常没见过、不认识或看不懂的一股脑儿称之为“丑书”,这是片面认知、偏见而已。
“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说明书法是有门坎的,欣赏评价书法同样也是有门坎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没有书法专业基础、临池经验、相关的艺术素养。便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当然说评点书法,就可能陷入贻笑大方而不自知的境地。
总之,对于正常的学术探索,要客观、公正、理性,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求全责备。当然,对于哪些为搏位,哗众取宠,肆意犯为的要清理,要整顿。
丑书法家大多是某些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为什么?怎样评判丑书好书?
现在,在上层协会院校展馆等领域,丑书乱书;打着艺术自由创新旗号的教授学者的江湖字;还有明人明星的自由体等,泛滥成灾。传统书法被排挤,不下功夫,急功近利的称大师。包装炒作商业化过度,不法字画商制假贩假流行,大师满天走,教授多如狗……等等。这些现象与这个美好的时代不相适应,严重损害传统文化,带坏社会风气,贻误青少年。文化艺术领域应加强党的领导,加強专业管理,治理不良风气,也应打假打伪,“扫黑除恶”,净化环境。把艺术为大众服务,为时代助力,为民族复兴加油做为主题,多创作人民喜欢的,时代需要的,有现代经典的好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