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土耳其和沙特都不可能放弃美国,投靠俄罗斯。因为跟着俄罗斯是没有前途的,世界上的国家要不是走投无路,都不会完全倒向俄罗斯。
俄罗斯只是世界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家用来平衡美国的工具,俄罗斯在这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俄罗斯本身也很愿意扮演这个角色。
由于俄罗斯扮演的角色对世界格局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世界各国也不会让俄罗斯被美国打压下去,当俄罗斯受到美国严重打压,在实力受损严重的时候,各方势力都会向俄罗斯伸出援手给他输一把血。
在各国都对俄罗斯输血的时候,美国就不会继续打压,因为再打压下去,结局是他和俄罗斯都两败俱伤,那时候世界会把他们两个都抛弃的。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俄罗斯甚至美国都是知道的,世界就这样,明明大家什么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所有人都假装糊涂。
冷战后,美国获得了世界规则的掌控权,世界任何国家都害怕美国利用规则来祸害到自己,所以需要扶持俄罗斯这个反美国规则角色的存在,从而对美国形成制约,让美国无法利用规则掌控权在全球为所欲为。
如果土耳其和沙特投靠俄罗斯,这无疑会让当然世界运行的规则出现撕裂的局面,规则撕裂全球就会陷入动荡状态,这时候必然会引起一轮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战。
土耳其和沙特完全倒向俄罗斯连世界格局都会出现变动,中格局怎么可能不出现变动。
目前伊朗在中东拥有叙利亚、伊朗,如果土耳其和沙特再加入的话,那么整个中亚以及中东东区都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因为沙特是科威特、阿联酋以及啊曼这些国家的老大,沙特都投靠俄罗斯了这些国家必然也会跟着投靠。到时候美国很难继续在中东待下去,他必然要把在中东的所有驻军都撤离。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土耳其和沙特都纷纷选择放弃了美国,何出此言?虽然当前中东地缘正在经历一个重组的阶段,但是直接认为沙特和土耳其已经放弃了美国,选择了和俄罗斯合作,则有点太武断了。
◎中东核心地区。
实际上,沙特不仅没有和美国疏远,而且还已经深度和美国的中东战略相配合。当前沙特为代表的中东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就是美国在中东本土军事力量中重要的一环,这也就是为何美国方面一直都在推动以沙特为核心的中东阿拉伯版北约。
尤其是5月份,美伊在波斯湾危机爆发之后,沙特和美国之间的合作,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月12日沙特油轮在阿联酋港口附近遭到蓄意破坏,随后沙特便联合海湾六国,组成联合舰队,同美国云集在波斯湾的军舰一起巡航波斯湾海域。
◎沙特近期屡次遭到胡塞武装袭击的奈季蘭机场,据悉已经有一个美国爱国者导弹系统和一批美国军事人员入驻。
5月20日,沙特和美国签署了新的协议,沙特开始重新允许美国海陆空三军入驻沙特。随后5月25日,特朗普绕开国会,批准向沙特、阿联酋等国出售价值81亿美元的装备。
显然,作为正常国家间,尤其是同为能源大国,沙特会和俄罗斯处好关系。但是沙特的核心战略是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以换取美国对沙特自身的庇护,沙特该战略在可见的将来基本上不会改变。
土耳其这两天又做了个火中取栗的事,其趁着美国和伊朗在波斯湾军事对垒,剑拔弩张无暇北顾之际,对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三国交界处伊拉克一侧哈尔库克地区的库尔德武装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27日,土耳其在伊拉克哈尔库克地区,首先是出动大规模的陆军火炮坦克部队与空军战机,对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盘踞区域,发起地毯式轰炸,随后陆军突击队与无人机,对预定目标发起定点打击。
土耳其一直都试图进入叙利亚北部和伊拉克北部哈尔库克等地区打击库尔德武装,但屡次被美国所阻挠。显然这次土耳其就是趁着美国和伊朗对持之际,钻的空子,也是一次试探性进攻,以试探美国的反应,相信要是美国不理会,土耳其有可能再次大军压境叙利亚北部北部河东地区,占据叙利亚北部和打击库尔德武装。
◎土耳其试图在叙利亚北部建立的战略缓冲区走廊,这也是土美存在尖锐矛盾的一个地方。
实际上无论是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风波,还是土耳其每次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土耳其都是凭借着自身随处的战略地位为筹码,在美俄之间讨价还价。
当前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确处于蜜月期,但这种蜜月期也有相互利用的色彩在里面。土耳其需要和俄罗斯走近,以让美国看到土耳其的战略价值,进而待价而沽,与美国讨价还价获取其在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问题、美国主导的B石油管道建设项目上等各个问题上的利益最大化。
而俄罗斯也试图通过土耳其,来在北约内部制造矛盾,同时通过联姻土耳其,挤压美国在叙利亚的战略空间。
土耳其实际上是在走一步很危险的棋,有可能变成一只风箱里的老鼠。
实际上当前中东格局是否要发生巨变,主要看美国和伊朗这次的波斯湾危机如何解决,一旦爆发战争,势必将冲击到整个中东地区。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这个问题只能是如果和假设,因为沙特和土耳其不可能放弃美国,拥抱俄罗斯。
沙特就不多说了,他们和美国关系更密切,对普京态度很一般。
这篇具体谈谈土耳其忽左忽右外交。是不是有朋友认为土耳其和美国关系不睦,特别是购买了俄罗斯的S400导弹,就意味着土耳其放弃美国了?
这样想是有问题的。
土耳其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在两边下注,而且故意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
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俄罗斯,土耳其经常改变立场,一会关系好,一会好像又出问题。
比如对美国,最近土耳其要购买S400,让俄罗斯高兴,但美国很愤怒,甚至不仅中断给与土耳其F35交付,还可能中断相关技术的输入。
这就是土耳其想两边讨好,但其实可能会造成自己复旦的一个例子。另外对俄罗斯,土耳其虽然和他们在军事合作上比以前密切,但在叙利亚问题上,关系还是剑拔弩张。
最近伊德利卜地区战事紧,土耳其就和美国一起谴责俄罗斯和叙利亚军队制造动荡。
看到了吧,在这个问题上,土耳其和美国人又有共同点了。
因此,不能完全认为土耳其的外交是导向美国或者俄罗斯一方的,该国外交的一个核心目的是恢复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荣光。
这是埃尔多安的一个念兹在兹的梦想,也是他被戏称为“埃苏丹”的原因。奥斯曼帝国曾经在欧洲所向披靡,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时间长达600年之久,给东欧和中东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改变。土耳其如今的领土,只有奥斯曼帝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对性格强硬的埃尔多安而言,其实是一个痛。
当然他不可能发动侵略战争,但是恢复奥斯曼帝国的相关势力范围,表现出土耳其更加独立自主的姿态,还是能做到的。
于是在巴以关系问题、伊朗核问题、北约关系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土耳其的立场都和美俄等大国有不同。
本质上就是埃尔多安和土耳其外交这种思路的反应。
因此提问说土耳其可能导向俄罗斯,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在平衡外交上展示独立倾向,同时两边下注,获得利益最大化。
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已经存在近30年了。这些年来,世界在改变,美国在改变,中东的格局也在改变。尤其是在2015年9月,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反恐战争之后,俄罗斯重返中东格局核心圈已成定局。由此,区域内的相关国家在面对战略性问题时,可以更具战略选择性和腾挪空间。
要么可以一如既往地选边站队,要么可以采取在大国之间的平衡战略。很明显,后者是区域内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先说沙特,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地位仅次于以色列的区域战略盟友。沙特还有一个身份是美国最大的军火出口目的国,曾长期占据第一军购大国的位置。
实际上,沙特购买的大量武器装备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之所以要买,主要是为了突出其与美国的战略安全关系,说白了就是通过买军火变相交保护费。特朗普上任后,首访沙特就拿下了110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回馈国内军火制造商在大选中的有力支持。
但是俄罗斯回国中东格局后,沙特在许多问题上,比如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尤其是伊朗问题,都需要俄罗斯的协调斡旋甚至配合。而且拉近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可以让沙特在能源战略和区域战略上与俄罗斯形成局互利组合,共同维护石油市场稳定,还可以让美国不敢没完没了的对沙特敲竹杠。
土耳其是美国的北约盟友,同时也是中东格局内的重要主导大国之一。在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之后,两国之间的战略利益共同点越来越多。在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逐步拉近的同时,美国与土耳其的分歧却越来越大。土耳其要求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会与美国和沙特形成竞争,而俄罗斯可以帮助土耳其更快地接近战略目标。
当然,沙特和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合作,并不代表他们要重新选边站队,抛弃美国,转投俄罗斯。他们要的是平衡,是国家利益最大化。而所谓的“大国平衡”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在美俄之间,利用大国矛盾、借力打力。但是美俄综合国力的差距决定了,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暂时难以撼动,也注定了中东格局在中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据路透社周三(5月29日)最新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安东·西卢阿诺夫表示,俄罗斯将认真考虑与石油输出组织(即欧佩克)及其他石油生产国一起延长减产协议。
这意味着俄罗斯有意和沙特合作共同促进石油减产,以提振油价。而从2018年以来,俄罗斯对于沙特通过减产来提振国际油价的做法一直存在抵触。
目前,世界石油三分天下,美国、俄罗斯、OPEC共同主导了国家油价。但这三家因为是竞争对手,在石油减产或者增长方面经常会闹矛盾。而俄罗斯因为和其他两家还存在政治分歧,合作起来难度更大。
这次能和沙特合作实属难能可贵,但这种合作的基础却十分脆弱,合作范围也仅限于石油减产一个方面。因此,现在就说沙特放弃美国实在是以偏概全。
而从实际情况看,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盟友。在美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美元石油捆绑体系中,沙特扮演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沙特等美国中东产油大国放弃使用美元结算,将对美元的世界性货币地位产生致命打击。
正因为沙特对美元的极端重要性,所以美国处处维护沙特,将其一手打造成中东第一大国。在国际争端中,即使沙特做的再过分,美国也会极力维护沙特。比如在沙特记者被杀案中,所有证据均指向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可以说是证据确凿,手段残忍,但特朗普顶住全世界的压力,拒绝制裁沙特。而在近期伊朗局势升级之际,特朗普又宣布实施紧急状态,批准向沙特、阿联酋两国出售总价值约80亿美元的军火,其显然是想绕过国会,为沙特打击胡塞武装提供武器支持。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了沙特手中的几个臭钱,更重要的是想保住沙特这个中东的盟友。
沙特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沙特对美国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每年向美国交的军事保护费(军购费)都达上百亿美元,成为了美国名副其实的大金主。
两国这种互相利用,互相帮助的关系,使两国结成了坚定的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下,美国和沙特谁也离不开谁,少了谁对对方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所以仅凭俄罗斯一己之力,焉能拆散这个坚定的利益共同体。
至于土耳其,现在的确是与美国矛盾在不断加深由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购置俄罗斯s400方面一直不松口,未来美国拒绝批准土耳其购买美国f35是大概率的事情,这导致两家的矛盾在短时间难以调和。而俄罗斯正好趁机拉拢土耳其,使其彻底投靠俄罗斯一方。
但对于土耳其这种国家,对于埃尔多安这种总统,唯利是图,两面三刀,四处骑墙,表里不一等词语都无以表达其恶劣本性。因此,土耳其不管和谁结成同盟都是暂时的,都是利益驱使的,未来一旦利益消失,或者另一方提供的利益更大,土耳其就会立马从一面墙骑到另一面墙上,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现在说土耳其放弃了美国还为时过早,一旦未来美国重启对土耳其的制裁,对土耳其经济再次造成致命打击,说不定埃尔多安会立即翻脸和美国再次结盟,而新盟友俄罗斯可能会被其远远地抛在脑后,甚至有可能还会踹上两脚,以表敬意。
土耳其和沙特都放弃美国,跟俄罗斯合作,中东格局要大变了吗?
土耳其与沙特都放弃美国,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分析,就可看出中东格局的走向。
从历史看未来。历史看沙特是仅次于以色列的美国盟友。沙特是OPEC的领头国,是中东地区的“阿盟"领袖。美国正是利用沙特在中东的“领袖"地位的影响力来实现“石油美元结算体系"的。没有以沙特为首OPEC中东诸国对石油美元结算体系的坚持与维护,“石油美元"早已分崩离析;没有美国对沙特的特别维护,驻军沙特和大量美式武器的倾销,沙特也难以保持“阿盟"领袖和欧佩克领头羊的话语权地位。
再说土耳其。土耳其是最早加入北约的国家,也是一直跟随美国最紧的国家,看一看2016年7月15日以前美国的每一次对外军事行动,哪一次少了土耳其的身影。2016年7月的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由于普京的通风报信挽救了埃尔多安的性命,才使埃尔多安感恩戴德投入俄罗斯怀抱。埃尔多安一直对美国耿耿于怀,但是美国对土耳其小施制裁,土耳其国家货币里拉急剧贬值,土耳其过去一直执行的“美元经济泡沫"立时显现。土耳其与美国关系太紧密,经济与美元结合也太紧密,经不起美国的制裁冲击。
(特朗普的习惯性动作:表忠心)
。历史告诉未来,沙特、土耳其都离不开美国、美元。美国情节是他们无法绕开的情节。美国象一把大网罩在他们身上,从军事到经济介入太深,要想未来太平,唯有跟着美国走。从现状看未来。美国借助这次打压伊朗,特朗普撇开美国国会利用“紧急状态法",向沙特丶阿联酋倾销了80亿美元的美制武器,其中有“爱国者"防空系统,针对伊朗丶也门胡赛武装的意图明显。美国在中东搞事都是以维护和平丶防止“恐袭"为借口,每年向沙特军售在100亿美元以上。美国与沙特的首脑互访也越来越紧密。现状决定美沙关系是互相依赖关系,不可分割。
沙特此次与俄罗斯联合石油减少,看起来与美国要求其“石油增产"相抵触,实际正合美国用意,美国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其目的就是要让石油价格上涨,好从其中提升页岩油价格。
最主要的目的通过石油上涨,赚取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不义之财。美国不会硬性反对沙特丶俄罗斯的减产决定。沙特与俄罗斯的石油减产合作,算是上次G20峰会间沙特王储因记者被杀事件无人理会,普京与萨勒曼击掌之后的又一次“亲切"互动。是一次纯属利益联动,与沙特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毫不相干。土耳其在军购S400问题上与美国发生矛盾,美国正准备邀请埃尔多安访美,埃尔多安本就是一颗骑墙草,有奶便是娘,无非拿亲近俄罗斯要挟美国,一但美国给点甜头或加大压力,即刻就会转舵。与上次美国对土耳其经济制裁,勒令他释放美国牧师,埃尔多安口气比钢还硬,美国一实施经济制裁立刻放人。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土耳其不可能离开北约而自我孤立。从目前土耳其在北约的势力与脱离北约投靠俄罗斯比,显然不是时候。土耳其境内有美国军事基地,土清一色美式武器,只要美国递一把“肥嫩食草",再倔势利的“土耳其牛"也不会拒绝,会很快回到昔日的美国牧场。
你觉得沙特丶土耳其会放弃美国倒向俄罗斯吗?
谢谢您的阅读丶关注丶点赞、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