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伊朗这牌的确打的好,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释放出一种不想和美国针锋相对的信号。而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则是对美国的一种强力警告。

美国几十年来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全球搞霸权主义,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仇家。只不过由于这些仇家实力不济一直敢怒不敢言。

假如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把相关的核技术全部公开或者散步出去,世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和组织,就算他们不想制造核武器,但是也会争先恐后的先把技术收集起来。

如此一来恐怕到时候美国就会寝食难安,绝对天天都会担心自己受到核武攻击,无时不刻的进行防备着。

如果全世界都知道核武器怎么制造,到时候美国怎么防也是防不住的,他等待的结果就是吃核蛋蛋。

从相互毁灭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再恨美国的国家,也不会对美国发动核攻击,毕竟那是对谁都不会有好处。但是这并不代表一些极端势力会对美国有类似的想法。

远的不说,就是美国一直打击的基地组织,他们离伊朗很近的,只要伊朗放开技术,他们肯定很快获得。

虽然伊朗自己也还并没有制造出核武器,但是在核武器研发技术上还是有一些积累的,而这些资料公布出去,仍然是一个危险的举动。

美国并不害怕和任何国家打常规武器战争,但是一说到核武战争,别说美国怕,其实全世界都怕。

伊朗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对美国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警告,他这是明摆的告诉美国,千万不要逼他这么做。

核武器这个东西在大国手里是不用害怕的,因为大国有更强的实力,抵御各种潜在的风险,没必要动不动就把核武器祭出来。

但是小国就不一样,由于他们抗拒各种风险的能力低,为了抵御风险他们需要老是拿核武器出来说事。核武威慑这个东西用的多了,那么使用的几率就会无形上涨。由此核武器被小国掌握对世界来说是很危险的。

美国虽然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时不时的在世界上张牙舞爪,但是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还是不敢做的太过分的,在很多事情上,美国都是做了相当大的保留。

所以有些人老是妄图借美国来扯大皮,其实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这个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他真揍你的时候,根本就会在意你背后站着的是不是美国。

而事实也证明美国根本就不会为一个小国,向一个核武器大国讨公道。有时候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乌克兰这么愚蠢的国家,真为乌克兰的智商着急。

在这里也希望某些人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当一个核武大国真出手的时候,美国必然会退避三尺,他绝不会贸易打核战的风险的履行他那些所谓的承诺,所以别做那些没用的幻想。

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其实不难理解,伊朗就是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态度,既要表达对美国采取强硬政策的反击,又要表达伊朗并不想要制造地区紧张冲突和地区危机的意愿。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作用下,伊朗自然要表现出有软有硬。毕竟伊朗现在的表现完全是拜美国所赐,美国不进行所谓的围堵伊朗也不会做出上述的相关动作。

  1. 据伊朗国营电视台28日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称:“伊朗的选择很多,当局正予以考虑……其中之一就是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年,伊朗签署了这一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1968年由美国、英国、法国等59国缔结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继承了缔约国身份,并在2003年正式签署该条约的附加议定书。

伊朗外长扎里服务在28日对外宣布,伊朗可能采取更多的手段来反制美国可能对伊朗采取的石油出口限制,而其中,他就指出了伊朗有可能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显然,伊朗如果退出该条约,将会使中东地区陷入了更大的不稳定因素当。尤其是伊朗拥有一定的油浓缩能力,虽然还不具有核武器制造能力,但是最起码伊朗拥有一定的核武器研制能力。伊朗退出该条约就意味着伊朗将不会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伊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显然,伊朗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威胁美国,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不希望核武器扩散的国家,当然,这方面也有美国自私的一面,也有为了人类共同安全的一面。显然在针对伊朗问题上,美国是绝对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因此,伊朗一直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协议之内,伊朗无法跳跃框架来任意发展核武器。

而同在28日伊朗总参谋长巴盖里就对外表达了,伊朗并不希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因为经过这里的商船,除了其他国家之外,还包括伊朗的,伊朗方面希望海峡能够畅通。巴盖里的表述显然是直接指出了,霍尔木兹海峡对于伊朗来说,同样十分重要,伊朗的石油贸易同样是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言外之意就是伊朗希望霍尔木兹海峡一直保持畅通,不希望以后出现美国军舰阻拦伊朗的商船出入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总参谋长巴盖里的表达,的确是一种委婉的方式,并不像之前伊朗方面一直宣称的可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显然伊朗态度的转变,也是在给世界释放一种信息,那就是伊朗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是希望保持畅通的,而不希望这里出现所谓的限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伊朗就是在表达反对美国的制裁与限制,更希望霍尔木兹海峡保持畅通。但是巴盖里也同样表达了伊朗是拥有能力,可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

因此,对于伊朗高官的相继表态,我们也可以看出,伊朗对于目前局势变化的纠结。毕竟美国超强的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依然是不可撼动的。虽然伊朗拥有能够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实力的作战武器,但是与美国长期消耗下去,显然伊朗的实力的确会让伊朗付出更大的代。那么,怎么做能够威胁到美国?而让美国放弃对伊朗的制裁,就是伊朗目前最想做到。而伊朗高官相继表态,其实就是想要表达这样一种目的,只不过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因素作用才能产生效果的!(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28日伊朗外长扎里夫接受伊朗伊斯兰通讯社采访时称,伊朗正在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条款。扎里夫强调,这只是伊朗一系列回应美国的措施之一。在此之前伊朗不止一次威胁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过伊朗至今依然没有退约,甚至还留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框架之内。

(扎里夫)

在同一天,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告诉伊朗媒体,伊朗对保障霍尔木兹海峡安全负有责任,并希望海峡能够保持通畅。他同时强调,如果敌人的敌意升级那么,伊朗有能力封锁海峡。其实扎里夫前不久在纽约亚洲协会的表态当中就已经强调了这点,其认为美国海军在通过海峡的时候必须要与守卫哪里的革命卫队打交道。所以说不能认为伊朗这是在释放善意,而是在变相威胁。

(霍尔木兹海峡)

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封锁波斯湾都只是口号,没有实际意义

之所以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伊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底线。这也就是说伊朗并未明确指出,在什么情况下伊朗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及封锁波斯湾,其只是强调事态升级。有句成语来概括当前伊朗方面的态度其实比较恰当。那就是“故弄玄虚”,为了给局势流出必要的回旋余地,伊朗也不可能明确划出红线是什么。因为双方目前其实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而相比之下,美国手中的底牌很显然更多一些。伊朗此时先亮出底牌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的结果。因为结合美国最近半年以来的动作,明显就是加快了节奏向伊朗施压。这种压力更是由表及里,让伊朗处境十分被动。

(革命卫队快艇)

伊朗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此下策

扎里夫在28日的采访中强调,伊朗不会向美国屈服!扎里夫这么说主要是强调美国对伊朗施压,打击伊朗的经济,迫使伊朗彻底弃核,停止弹道导弹开发和影响力输出。然而经济的崩溃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动乱不堪。自去年年初之开始,伊朗的国内的抗议示威就不断,人们主要抗议政府腐败、物价上涨,财富缩水,还有就是失业。伊朗国内的一些分离主义武装还有世俗主义者开始借机对伊朗的神权政治体制发难。这让伊朗高层不得不开始警觉起来,在使用强力部门压制的同时,调整经济政策和打击腐败,来缓和社会矛盾。所以内部局势发展如果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伊朗是绝无可能会轻易让外部局势升级。而伊朗这么做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转移矛盾,进行内部维稳。

(去年五月的商贩游行)

结语

伊朗如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那么无疑会给美国进一步向伊朗施压以借口,并且游说国际社会支持美国,共同孤立伊朗。封锁波斯湾的后果则更加严重,这将导致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将伊朗置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对立面。美国也将以此为理由在安理会向伊朗发难,届时即便是俄罗斯也不会占到伊朗一边。美国的战略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制裁逼迫伊朗谈判,让伊朗知难而退,并最终“弃核”、“停止弹道导弹”、“影响力输出”。这是完全的基于占优策略下的考虑,无论其采用何种方式,都会产生有利于自身的结果。而对于伊朗教士统治集团而言,则完全处于被动,在能够确保统治地位不动摇之前,其实不可能妥协的,其只尽可能会去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特朗普与鲁哈尼)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实际上,伊朗表示“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意是在向欧盟、美国施压,也是对美国表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为零”的正面回应。伊朗公开表示“考虑退出”,目的是迫使美国在伊朗石油出口问题上让步,而不是真的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若是真的退出该条约,伊核协议将彻底成为废纸,无疑会迫使伊核协议签署国中的英、法、德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这意味着伊朗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伊朗外长扎里夫

对伊朗来说,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儒道之主认为:伊朗此番表态实是与美国政治较量中的一步,对外(主要是欧、美)展示伊朗的“强硬立场”,但真正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大。伊朗此举,既是向美国施压,也有向欧盟施压之意——逼着欧盟向美国施压。实际上,伊朗重启核武研制计划,短期内也无法研制成功,即便是研制成功,对美国本土构不成任何威胁——伊朗没有轰炸机、核潜艇,其射程最大的弹道导弹只能打2000公里。

2000公里射程,涵盖欧洲大部分地区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以色列全境。换句话说就是:伊朗若是研制出核武,受威胁最大的是以色列,其次欧盟,之后才是美国。因此,伊朗此番表态实是在向欧、美施压,以缓解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的制裁。简单说说消息:4月28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对外表示,伊朗将采取更多的手段来反制美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一事,正在考虑“可能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问题。

4月22日,美国表示,自5月2日零时起将终止向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给予制裁豁免。“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为零”时隔180天再现,扎里夫此番表态无疑是对此的回应。扎里夫称,“伊朗有很多选择,正在研究这些选择”,其中之一就是“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伊朗反制美国的手段并不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也是其最后一招,绝对称得上是伊朗的“护身符”。4月28日,伊朗总参谋长巴盖里表态称,伊朗并不希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希望海峡能够畅通。

巴盖里说的没错,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要道,一旦对其实施封锁,不仅对世界经济影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伊朗经济的打击更大——伊朗石油及其它商品绝大多数从此运往世界各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实是伊朗的“鱼死网破”之策,不到生死关头,伊朗绝不会实施——伊朗一旦将其封锁,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敌,必将招致联合军事打击。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世界经济肯定会出现倒退,但伊朗必先彻底完蛋。伊朗参谋长巴盖里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尹、总统鲁哈尼等并不傻,只要有一线希望,伊朗绝不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巴盖里于制裁豁免权即将到期之际作出这番表态,实是“绵里藏针”——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之责扣到了美国身上,伊朗被逼无奈才会出此下策。伊朗外长扎里夫称“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经将伊朗强硬的一面表露无疑,巴盖里没必要再继续——刚则易折。巴盖里此番表态,表达出了另一个意思:伊朗不愿看到地区局势紧张,制造地区危机的恰恰是代表着“和平”的美国!

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伊朗威胁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声称要保持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这充分的说明了伊朗希望在核武器上面,能够作为筹码,来作为对抗美国的一个棋子。而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因为伊朗不愿意因为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与全世界为敌。

伊朗一直坚守在《伊核协议》的框架之内,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因此,伊朗也在坚决的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是,由于美国单方面撕毁了《伊核协议》,导致伊朗单独和其他的国家艺术坚守着《伊核协议》。实际上伊朗是处于被动的一面的,而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实际上美国又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所以,对于美国和伊朗来说,实际上都是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而伊朗仍然坚守《伊核协议》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中来。

而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实际上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出海口,一旦伊朗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那么,世界石油能源将会出现严重的动荡,甚至是暴涨,这是全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伊朗非常清楚,一旦自己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那么,就会犯众怒,就得罪了全世界。所以,伊朗声称要保持霍尔木兹海峡的通畅,其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粗鲁的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犯众怒,而得罪了全世界,也让自己得不到世界的广泛支持。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怎么理解伊朗既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硬一软两个表态?

封锁海峡是与所有石油进口国为敌了啊,搞核武是与五常为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