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退出《中导条约》总比退出北约集团好吧,你只要了解特朗普,就知道他为什么会退出《中导条约》。
退出《中导条约》其实是特朗普对退出北约的一次预演,目的就是要告诉他的西方盟友,他说退出北约,不只是说说而已。你们要么交军费,要我退出北约,事情就这么简单。
面对特朗普说退《中导条约》就退,毫不顾忌后果。而特朗普要求他们增加军费分摊,不然就退北约。在特朗普这种说到做到的信誉条件下,你们觉得欧洲慌不慌。
特朗普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后,效果马上来了,如今德国已经向北约承诺提高军费开支了。
不过德国这个举动,也并不能理解为妥协,从目前情况来他,德国只是想先稳住特朗普,让特朗普找到一个可以暂时停住脚步的理由。特朗普其实也需要在这个时候,让人拉扯他一把,给他一个台阶下。
现在美国还没有真正的退出《中导条约》,只是暂停履行条约里的义务,要在180天后,才启动退出程序。而俄罗斯也宣布在6个月后退出,时间和美国是一致的。
目前美俄两国都在这个问题上较劲,其实双方也并不打算真的退出,只是谁也不愿意屈服而已,如果真的要退出,何必还要等几个月。
在双方较劲期间,德国如今做出这个举动,就是尝试打破美俄在这个问题上的僵局。
如果单单只是退出《中导条约》的话,欧洲并不害怕,欧洲害怕的是美国在退出该条约后,打着北约的旗号在欧洲地区挑起和俄罗斯的军备竞赛,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危害欧洲的利益。
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的目的,表面上针对俄罗斯,其实他是在利用俄罗斯,迫使欧洲国家在军费开支问题上妥协。
面对特朗普这种心机,德国还真怕特朗普乱搞,所以现在必需要给特朗普一个他想要的态度。
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感谢好友邀请!
严格的说,最惊慌的应该是那些欧洲的老北约国家,因为他们曾经历了冷战时那种惊心动魄的恐怖威胁,让他们回想到那种经历仍然头皮发炸脊背冒凉气儿。而那几个一心一意追随美国霸权的新北约、准北约则不在其列,他们会恨乐于成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搭载核武器的陆基中短程导弹的部署地,从而让欧洲面临灭顶之灾。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目的,就是依靠它拥有的欧洲盟友体系的这种不对称地缘优势,部署让俄罗斯无法防御的、搭载核战斗部的中短程陆基导弹,对俄罗斯形成致命威胁,迫使这头北极熊为保命而投入无以承受庞大国力资源,应对美国军备竞赛的挑战,对欧洲形成毁灭一切的威胁,一.撕裂俄欧关系,迫使欧洲重新回到美国盟约机制的操控之下,不得不奉献出骨髓作为保护费供美国全面扩充军备,成为美国打压削弱俄罗斯的炮灰和防火墙,为美国挡枪献血;二.以此为基础挑起与对手的军备竞赛,发动第三次抵消战略再次拖这头北极熊。
美国在欧洲部署这种搭载了核战斗部的中短程导弹,最快可在三分钟之内打到莫斯科,一分钟打到圣彼得堡,面对这种致命打击俄罗斯根本无法拦截防御;而俄罗斯的对等反击只能对欧洲形成灭顶威胁,对美国却不构成任何伤害,这种不对称的对抗态势让美国占尽了便宜,欧洲则成了双方激烈较量践踏的脚垫子,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而由于其对美国的从属地位他们自己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他人宰割了。
尽管他们如此惊慌,虽然他们这么苦b,但不值得同情,当初俄罗斯在联大提案:申请保留美俄《中导条约》,被欧洲这帮软骨头追随美国以微弱优势无情否决,让世人既惋惜愤怒又无可奈何。那时候他们想什么了?大概只图享受那种猢狲式的话语霸权打击正义时的快感了吧?在最近委内瑞拉瓜伊多叛国事件中,又一次违反联合国宪章,追随美国霸权,悍然干涉委内瑞拉内政,欲退翻马杜罗合法政府,这种资本主义劣根的人性品质,这种美国霸权奴役下的奴才心理支配的炮灰命运,已经不足以引起世人的怜悯之心。没办法,他们自作自受吧。
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美国撕毁《中导条约》之后,俄罗斯随即宣布采取同等对应措施,退出《中导条约》,这样的结果,对于长年配合美国遏制俄罗斯的欧洲而言,受到压力感受惊慌是罪有应得也是交由自取。
中导条约最大的获利者不是美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欧洲以中导条约为屏障,为自己谋得了最大的利益和战略空间。欧洲是中导条约最大的漏洞。中导条约是美俄双边条约,其制约和限制了美俄双方路基中程、中短程导弹,但是,对于欧洲而言,毫无约束力。因此,欧洲借此机会,一是面对美国,成为美国中程、中短程路基战略核力量重要的补充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成为了美国不可或缺的战略帮手,也借此谋取了较大的战略地位空间,虽然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但是,美国也不能无视欧洲国家的战略存在。二是面对俄罗斯。俄罗斯自废武功限制中短程中程弹道导弹,相当于敞开了自身战略防御,只守不攻直面欧洲中程中短程战略核力量的威胁。这种不对称的战略优势,是欧洲二战之后唯一一次机会。这种优势使得欧洲面对俄罗斯充满了自信和胜利者的骄傲,这也是欧洲蔑视俄罗斯战略利益的基础。三是面对欧洲。美俄限制路基中程战略核力量,突显了欧洲独特的战略优势,使得法德为核心的欧洲力量独树一帜。对欧洲小国而言,具有非常具体和实用化的吸引力,这是欧盟这几年迅速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欧盟打造世界第三极的信心和基础。
此番美国退出中导条约,首当其冲的是,奠定欧洲在世界战略地位的基石被彻底摧毁。一是欧洲国家将丧失对俄罗斯战略优势。俄罗斯退出中导条约,必将重新夺回对欧洲的战略优势,欧洲对此根本就无能为力。二是,美俄战略对抗再次降临欧洲。中导条约被毁,美国必将以对抗俄罗斯为借口,再次在欧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而欧洲面对美俄对抗,完全失去战略主动权,只能在美国的指挥下,成为分担美国战略核压力的核战场。前几年欧洲还自信满满的操纵乌克兰与俄罗斯拼死拼活,意图将乌克兰打造成绞杀俄罗斯的血肉战场。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如今,强势的美国将欧洲打造成放大版的乌克兰,视欧洲为美国遏制俄罗斯的血肉战场,这是对欧洲的报应还是报复?真是一种讽刺和欺辱啊!😂😂😂三是欧洲梦想成为多极化世界的一极的梦想彻底终结。美俄对抗升级,中导条约被毁,欧洲的安全从此不由自主,这样的欧洲,还有谁会成为他是独立的,还有谁能够相信,欧洲有能力与美俄对抗。一个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的欧洲,只能是傀儡,而且是组团呐喊的傀儡。
美俄对抗,因其核武器的战略威慑构成了恐惧平衡。而欧洲成为了这种平衡之下的人质,只能胆战心惊的生活在美俄对抗核阴影之下,谁是输家一清二楚。欧洲国家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与美国狼狈为奸搜刮世界,如今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置欧洲安全利益与不顾,这是欧洲的悲哀,也是欧洲自作自受自取其辱的结果。
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这种话题有点言过其实了,俄罗斯的口径巡航导弹系统早就威胁着欧洲国家,更别提萨尔玛特陆基洲际导弹,俄罗斯东西11000公里,大平洋与大西洋海基洲际导弹,完全可以覆盖欧盟国家,欧洲国家已经早就习惯了。
美国与俄罗斯的空基巡航导弹早就彻底的威胁到整个欧洲国家,巨大的核武器库完全使欧盟国家无法摆脱,也很无奈,但又无法自拔,这不是欧盟国家能够避免的威胁。
有无中导条约,欧盟国家也是威胁,所谓的中导条约废除,欧洲国家就惊恐万状,头上有如此多的核弹头威胁,就算有中导条约,欧洲国家头顶的核弹头就少了吗?不照样吗?
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2019.2.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启动退出中导条约程序。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向联合国提交了维护《中导条约》议案,但是欧洲各国也跟随者美国的脚步,否决了俄罗斯的议案。看来,美俄退出中导条约成为铁板钉钉,但是欧洲各国有“惊慌失措”!
为什么欧洲国家惊慌失措?难道否决俄罗斯提案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吗?
1987年美国与苏联签署《中导条约》,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欧盟。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美军和苏联都销毁了大量的500~5500公里的路基导弹,使得美国不能再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俄罗斯在不在针对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为欧洲赢得30年的和平发展时间。也为欧洲全面发展自己,提供了经济保证(使得俄罗斯的导弹不再以欧洲为瞄准目标)。
美国之所以退出《中导条约》,看着是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是把欧盟的安全抛弃脑后的具体表现!
因为美国不希望欧洲强大,继而成为美国的强大对手!会议以下美国最近的做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继续打压欧洲的做法,只是欧洲在联合国否决俄罗斯议案的做法,让人觉得可笑!真乃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中导条约美国退出后,为了拉拢欧洲一起对付俄罗斯,美国必然以北约之名,部署中程导弹在欧洲一些国家针对俄罗斯,俄罗斯为了维护自身安全一定会瞄准美国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所以欧洲成为美俄博弈的重中之重,欧洲为时刻生存外俄罗斯的炮火之下。
特朗普是践行“美国优先战略”的总统,绝对不允许美国吃亏,这绝对不允许美国为了其他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历届政府都打压一切敢于对美国说不得国家。
英国脱欧就是削弱欧洲力量的具体体现,让英国政坛动荡不安,也可以减弱对美国的潜在挑战;退出中导条约,就是挑起俄欧对峙,让他们永远互相消耗,不会对美国产生挑战;同时,让欧俄对峙,有利于让北约增加军费更容易;同时,打压欧元的地位,让美元霸权永存!正是因为这样,法国马克龙总统与德国总理的组建“欧洲军”计划,才惹得美国反感;美国才试图打压法国德国的贸易汽车和其他事情!
为什么俄美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最惊慌的是欧洲?
2019年2月1日,美国“如期”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立即报以“暂停履约”,双方较量的第一回合结束,欧洲何以为此担惊受怕?
一百多年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均在欧洲,战后45年的冷战亦让欧洲最大承压。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两大阵营欧洲对峙的前沿,苏联为首的华约有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攻击力量优势,北约以空中力量和战术核武予以平衡。不料,苏联率先部署SS-20中程导弹和逆火轰炸机,力图打破平衡压制西方。在里根政府主导下,美国以精度更高、反应更快的潘兴2式导弹与“战斧”巡航导弹针锋相对。一来一往,欧洲国家几乎全部处在上述武器的打击范围内(包括苏联欧洲部分),而美国本土无虞。
新上台的戈尔巴乔夫用“新思维”审视东西方关系,示好美国开启限制中导谈判,最终形成两国限制发展500—5500公里运载工具的《中导条约》,此后,SS-20与潘兴2退出历史舞台,逆火轰炸机与战斧“存活”至今。
当下美国退约有两大考量:一是声称俄罗斯违约发展出9M729型巡航导弹,二是想扩大其签约国范围,限制中、伊朗等国家,并已做好没有约束、快速追赶的准备。至于俄罗斯,回呛将以发展陆基中导与各种中近程导弹予以回应。
美俄对立的前沿依然在欧洲,500-5500公里射程导弹很难落到西半球(潜艇和轰炸机运载除外),双方今后将在欧洲拉开架势,重现上世纪80年代惊险一幕,欧洲既没有应对的武器,也无力阻止两国的莽撞,当下只能惊慌应对,历史倒车由此开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