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北方强则中国世界强,北方弱则中国世界弱?

始皇之后,凡是中国强大而使周边各国朝贡或者成为附属国,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国北方强大的时候,真的有这个规律北方强则中国于世界强吗?

中国北方强大的时候在世界的确是最强的,容易建立强大统一的王朝,但北方政权一弱的时候往往也会迅速崩塌,国家四分五裂,而不像南方政权一样可以长期维持政权的存在。

北方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经常存在。而古代的战争是由四个要素组成。

分别是,人口、畜力、武器。后来发展到各种战术战略和战争技巧。

北方游牧民族的的优势是畜力,农耕文明面对游牧文明的畜力优势,一开始是依赖人口来弥补。

但是对方一马的优势可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个人就可以把劣势弥补回来的。

打个比方说游牧民族派一万骑兵入侵,他们的人口虽然只有一万,但你不能忽略他们的战马。一匹战马的力量可以抵四、五个人。

对方出动一万骑兵,如果折算成力量的话,那相当于五万兵力。所以农耕文明这边得拿五万人口去迎战。

为了弥补这个劣势,所以农耕文明拼命的发展武器,用武器来抵消游牧文明的马匹优势。在长期接触中,游牧文明一开始凭借马匹的获得战争的优势,但农耕文明把通过发展武器,拉开双方武器的距离,慢慢的把劣势填补回来。

假如农耕文明也使用马匹,马上技术和游牧文明一样,再配合武器优势,就可以碾压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借用战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速度快,农耕文明面对游牧文明的这个优势,采取的措施是建城墙。城墙有很多好处,一个是逼游牧文明下马来战,让他们无法借助马的力量,另一个是通过城墙的阻挡,抵消对方快速移动的优势,争取充足的时间给这边利用两条腿赶路的力量对战。还有一个就是城里力量不如对方的时候,借助城墙这个特殊的战场来弥补。

总的来说,农耕文明这套和游牧文明对方的战法非常复杂。

两种文明碰撞长期存在,而且游牧文明也是不断进步,他们一旦获得农耕文明的武器,那么农耕文明就会在对抗中弱很多。由此农耕文明一直拼命的升级这套战法,这也是变相的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各方面发展。

当农耕文明能够战胜游牧文明的时候,农耕文明各方面的发展肯定拉开游牧文明一大截。在当时的世界上的生产力水平肯定是很先进的,不强大才怪。

要知道中国北方战场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在规模,和战争次数上,都要比世界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

由北方人统领中国并且战胜游牧民族的时候,一定是世界上最强的。

但是盛极而衰,北方一旦打赢游牧文明之后,就觉的没有危险了,从而放松了对那套对抗系统的建设,游牧文明在这段时间内会潜伏下来,一边恢复实力,一边吸收农耕文明的技术,尤其是在武器上,但农耕文明内部衰弱的时候他们又会卷土重来,继续新一轮的拉锯战。

————

但是北方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自然环境常常给北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气候对北方的土地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一旦遇到干旱,北方的土地经济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土地经济的毁坏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南方不一样,南方没有偶尔会发生洪水和干旱,但时间都不会太长,很容易恢复过来。

中国统一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这个这个得益于北方和游牧文明对抗所建立的那套复杂的系统。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战斗技巧或者其他方面对要比南方势力有更多的经验,这是北方人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

北方人建立的政权都会把国都定在北方,一个国家定都肯定会吸引大量的人口。

而些人人口则成为了北方土地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治者都需要从南方调粮食物质

从南方把粮食运输到北方,需要大量的人力、畜力,再加上路途的耗损,长期积累下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这这消耗其实是对国力的一种损耗。

要是北方一直风调雨顺还好,要是遇到干旱,那就惨了,这时候南方就的担负起供养全部人口的责任。

隋唐以前,那时候世界的人口并不是太多,北方的人均土地拥有量也大,虽然也有灾年,但由于人口少,北方厉年还有剩余,依靠剩余可以救助受灾人口,但后来人口增加了就不行了。

所以中国地区北方也比较容易发生危害政权的暴乱,因为灾民活不下去嘛。

中原王朝的更替基本上也是北方人主导的,叛乱会产生大规模的杀戮,这一杀人口就减少了,但是同时会摧毁了很多东西,让文明发展暂停,工艺流失,整个对抗系统都是在修修补补中发展。

中国北方是不能乱的,北方一旦动乱那么国家肯定会有大难。轻的是国家元气重伤,重的话是王朝覆灭,国家四分五裂。

南方土地肥沃,相对比较富裕,南方人在富裕的程度下就容易便安。

北国在古代是中国的文明中心,所有顶级的人才都聚集国都,被毁坏一次都对文明发展起到很大的破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