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飞机坠毁前,乘客应该没有时间去想什么。因为是中午刚过,有的人可能还在闭着眼睛迷迷糊糊的睡觉,有的人看书或者思考。有的人正静静的望向窗外,想着家里的亲人。
当飞机突然向下俯冲剧烈波动时,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飞机就砸向了地面。
当飞机又向上拉升时,人们因为剧烈的颠簸已经蒙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已经来不及想了。
至于机组人员,那是最艰难的时候,努力应对意响不到的突发情况,努力改变飞机方向。
可是努力已经徒劳,在忙乱中绝望。无法想象当时的心情,眼看着飞机无法操纵,极速冲向地面,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这是史上最难最惨烈的机组。
132条生命瞬间陨落,就像蝴蝶飘飞在大山里。
生命如此脆弱,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亲人!
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实话实说,这次东航坠机,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大概没机会去想什么,除了机长,可能其他人甚至都没搞清楚发生什么就陷入昏迷,然后在昏迷中撞地,全无痛苦的死去了。
以目前掌握的信息看,东航这架飞机是突然出现异常,以垂直俯冲撞地,从8900米巡航高度至撞地,仅仅用了一分钟多一点的时间。有估算认为,飞机撞地的速度已经差不多超过了音速。
如果上面的数据为真,那么飞机上的人员都在经历如同战斗机飞行员一样的大过载。战斗机飞行员也是需要穿着抗G衣才能在大过载中保持清醒。
飞机俯冲时,身体的血液会由下肢往上跑,汇聚到脑部,造成脑部充血危及微血管,此时眼球也会过度充血而使得看什么都是“血”的颜色,即“红视症”(Redout)。当这种向脑部汇聚血液超过人脑负荷极限时,则人脑的血管就会因长时间过度充血而破裂造成永久性伤害,也就是“脑出血”,而且这种出血还会因为是高G力引发而特别严重,人立即就陷入了昏迷。
也就是说,全无防护的飞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在飞机撞地之前,已经全部都因为这种大过载俯冲,出现了“脑出血”,在几秒钟内就昏迷过去了。所以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来得及分辨出现了什么情况,就已经昏迷了,所以也就什么都来不及想了。并且这一昏迷就再无清醒过来的机会了,因为在一分钟多一点的时间,飞机就撞地了。实际上,这种大过载引发的“脑出血”,脑组织也是大面积损毁,即便活下来也几乎没有再醒过来的机会了。
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坠毁前几分钟,机组人员因为受过训练,对于飞行员来说,想到的是如何纠正飞机状态,可能直到飞机触地前一秒,都在用力搬动操纵杆。
对于乘务员来讲,潜意识里要发生大事,但平日训练在此时发挥作用。她们基本都在各自岗位,保持了防撞姿势,并且通过喊话器,告知所有乘客,保持镇静,做好防撞击姿势。同时,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对于乘客来讲,基本上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因为平日没有受训,而且猛然间身体承受如此大的加速度,大脑可以说基本空白,除了恐惧,和隐约传来的乘务员的喊话声,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飞机坠毁,在恐惧中烟消云散。
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飞机坠毁前,对于我们普通的人来说一定是非常惊慌的,飞机坠毁下去,到底还会有没有命,今天就不应该做这趟飞机,想着家里面还有妻儿老小,心里非常难过。
机组人员是尽量降低风险,因为他们平时经历过严格的训练,能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在这次昆明飞向广州MU5735航班在广西境内发生了坠毁事件,我在想当时的机组人员一定是在进行挽留,但是8000米的高空,不到两分钟就直达了地面,当时MU5735也尝试着不让飞机垂直降落,出现了一点的缓慢上升,奈何飞机垂直力度来块,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下来。
对于普通的乘客来说,自己也没有想到飞机会出事情,当飞机从8000米的上空直线下降的时候,有些乘客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有些乘客想到了自己的儿女,还有极少数是学校,他们是想给自己的父母惊喜,但是在3月21日下午14点1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他们完全没有来得及准备;飞机就快速下降,这一刻他们的脑袋里面都是空白了,他们心里也知道一旦飞机坠毁下去,就是九死一生。
机组人员已经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看到123位乘客还在等着他们把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但是这一切都来不及,飞机坠毁在广西藤县。
希望MU5735黑匣子能够解释出事情的真相,也希望坐本次航班的人能够有奇迹出现。
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
机上共载有132人,其中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经过连续几天的搜寻搜救工作,3月23日事故飞机的其中一个黑匣子已经找到,这对于调查事故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飞机上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虽然幸存的希望渺茫,依然祈祷可以有奇迹出现。
对于逝者而言,是无法知道他们生前在想什么,但是可以通过以往一些空难事故的幸存者,来揣摩一二。
对于乘客而言,只有恐慌恐惧以及绝望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会多多少少有点恐高症,这主要基于一种心理上的恐惧。
绝大部分人始终还是觉得脚踏实地内心才安稳,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不愿意坐飞机的原因所在,即使飞机的事故率非常低。
所以,当乘客乘坐的飞机在空中发生故障,他们内心除了恐慌和恐惧之外,应该不会有其他想法。
普通人不了解飞机,也不知道飞机是怎么运行的,一旦飞机出现异常情况,比起地面而言,更会加剧这种恐慌心理。
在电影《中国机长》中,演员们实际上很贴切地表演出普通乘客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
没有一个正常人可以坦然面对那种突发状况,尤其这种突发状况可能直接让人面临死亡的时候。
根据MU5735的雷达轨迹显示,在飞机极速下降到距离地面大约2000米的时候,飞机有一个短暂的拉升,但是很快就又开始下落。
可能在这次拉升然后失败之后,乘客们内心就只剩下绝望了,当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之后,除了绝望还能剩下什么?
对于机组人员而言,他们想要做出一切可以做的,来挽救乘客正如上文所说,飞机在下落过程中有过一次拉升,只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
由此可见,机组人员在短短几分钟内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把飞机拉升起来,想要拼命挽救所有人的生命。
这可能只是一部分可以“看到”的场景,还有很多场景我们无法看到,也无法想象。
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广为流传,曾经就有专业人士说,在那次事件当中,刘传健可能发生36次错误操作,而每次错误都是致命的,但是他一个错误都没犯。
由此可以想象,在突发状况面前,机组人员不仅仅只是自己先不慌,更重要的还是不能忘记如何操作,如何解决问题。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做出反应,并且付诸实施。
所以机组人员在事发之时应该无暇多想,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信念就是如何处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有过努力,虽然失败,但是他们依然可敬。
而飞机坠落在一个相对人烟稀少的地方,也许正是机组人员在最后时刻的选择,为的就是避免更多的伤亡,从这点来看,他们也是英雄。
排除安全隐患,把事故率降到最低虽然飞机是所有出行方式中,事故发生率最低的,但是飞机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死亡率就非常高。
汽车火车这类在陆地上运行的交通工具,万一发生事故,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营救工作,都能快速实现。
但是飞机由于其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就是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唯一能靠的就是机组人员。
所以,把一切隐患解决在地面之上,才是飞行安全的关键。
事发当天,事发地的天气情况并非恶劣,所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很有可能源于飞机本身的某些机械故障。
这架飞机是波音737客机,从开始运行到发生事故,也没几年时间,称不上“老机”。
然而就是这样一架飞机,却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故障,进而造成这样大的一场灾难,实在让人惋惜和痛心。
飞机上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其中一个,但是损毁严重,需要进行修复,才能恢复相关数据。
等到数据出来,也许可以能够查到引发此次事故的原因,为以后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参考。
只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大到让人接受不了。
飞机坠毁前,乘客和机组人员会想什么?
谁都知道,飞机如果出了事,大概率就凶多吉少了!
第一个知道死亡讯号的人一定是机长!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机长,他一定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死亡!
他一定会在驾驶室跟着他的同伴商量对策,最后对空姐下达命令!
他一定知道他们此行凶多吉少,但是,为了地面上的居民能够免于灾难,所以他们尽一切可能,让飞机偏航,最终撞向山林!
最后知道的一定是乘客,或许,到最后他们都一无所知!
因为,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如果不是因为坐到了这架夺命航班,他们的生活本该四平八稳地度过余生!
当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飞机可能无法抵达终点了,一定在想,完蛋了!
现场,会一片混乱!
有的人会无助地瘫坐在座位上,不言语,不害怕,不悲伤!
有的人,会惊恐地大喊大叫,以此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恐惧!
有的人或许会哭,会喊,会闹,会吼,不管怎样,他们一定都会知道!
不管他们怎么闹,都没有办法离开那架飞机!
当飞机在平流层缓缓移动的时候,或许大家会存有侥幸心理!
可是,当飞机✈️垂直下降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很害怕,惊慌失措,内心里一定闪现着他们的一生和他们最在乎的人!
不管怎样,希望不幸遇难的人能够早登极乐,希望幸免于难的人能够平安顺利,希望家属能够节哀顺变[祈祷][祈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