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小动作多,东张西望。情绪不稳易冲动,学习成绩差,老师不喜欢。如果不及时纠正,不利于以后孩子的发展。
1、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记录做事的顺序,然后督促孩子一件一件去做。
2、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录有趣或者看到的东西。
3、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放整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5、每天背诵一首儿歌活者唐诗。
把孩子每天的时间排满,寓教于乐,家长要耐心细致,千万不可急躁。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多动症这个专业术语,如今已经被太多的家长或老师滥用了,原本只是儿童肢体行为自控能力弱的直观表现,当被冠上多动症的大帽子时,问题就变的特别复杂了。那么家长该如何甄别你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呢?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肢体自控能力呢?下面我给家长们做以分析,并给出建议。
第一,真正符合医学多动症的孩子仅在2%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被“误诊”。
多动症是儿童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多年,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真正有多动症的孩子比例非常小,也仅占2%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好动”的孩子都被误诊了。如何区别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本身并不难,只要抓住几个主要特征就可以了。
1、即使孩子最感兴趣的事,专注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两分钟。专注力是衡量幼儿或儿童自控力最直观的依据,如果你的孩子如看动画片或玩游戏,连两分钟都坚持不下来,便会转移目标去关注其他的事,家长需要慎重对待了。
2、孩子肢体习惯性扭动,有时像猴子一样前窜后跳。我接触过多例拥有多动症儿童,如果静观这些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不管做什么,肢体都会处于动的状态中。如吃饭这件事,多动症儿童坐不住,有时会下地跑,有时会蹲在椅子上,甚至边吃边说个不停。
3、孩子眼睛总是处于游离状态,总抓住不一个实目标。如果你细心观察孩子的眼睛,你会发现孩子的目光总处于寻找状态,你问他在找什么,孩子自己说不出来。也就是说孩子自己都不能确定到底要做什么。
4、多动儿童记忆力比同龄人要差很多。我们都知道记忆好与差,需要专注、理解、倾听、反馈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对于多动儿童来说,这些因素都不具备,因此,不管是短时、中时或长时记忆都处于缺损状态,自然就很难记住东西。
当然,还有很多指标在这里我不一一描述了,家长有兴趣可以网上查找更多资料,但是从上述几点来看,你就有了直观的参考性。
第二,面对有多动症儿童,只要医学能做出确诊,需要家长有耐心去帮孩子做矫正。
由于多动症儿童注意力专注缺损严重,在汲取知识层面会能力显得非常弱,自然会比同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偏弱。因此,需要家长们对待孩子要格外有耐心,并且要本着关爱孩子的高度责任感去陪伴孩子,下面我给你几种方法。
1、家长要克服心理畏难情绪,通过亲子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忽视这点,你可能真就没办法让孩子从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但是家长必须要克服心理畏难情绪,不要认为孩子是你的负担,是麻烦制造者。相比自闭症孩子,多动症孩子矫治难度要小的多,如果家长这样想,你会心里很庆幸呢。
2、多拥抱孩子,通过肢体的亲密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安全。由于多动症儿童其行为很怪异,往往不被周围人群接纳与喜欢,甚至有时会经常遭到斥责,这对孩子的心理来说很容易造成伤害。如果家长知道这点,你可以多拥抱孩子,通过肢体亲密接触给孩子带来心理安全感。当然,最好要大声说出对孩子的爱,这样更能让孩子很开心。
3、多陪伴孩子做自控力方面的训练,让孩子在不断重复的目标中强化专注力。我曾经在工作室里用最短的时间,让一个多动症儿童有了明显的好转,而我所做的一个训练活动很简单,就是充分利用孩子爱在一个长凳子上跳上跳下,并且乐此不疲。于是我就制作了不同高度和长度的凳子,先是让孩子像跳阶梯一下自由玩耍,而后牵着他的手在长凳子上走以保持平衡,由于孩子在稍高的凳子上走怕掉下来摔着,自然就小心谨慎,通过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力明显得到提升,通过其他训练项目的共同辅助,孩子自控力和专注力明显得到提升后,多动现象明显减轻。
4、让孩子从一堆任务中去主动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强化孩子目标感。由于多动症儿童在目标选择能力方面较差,那家长不妨专门从这方面下手,如幼儿喜欢玩水和沙子,可以在家里房间某一个角落里设置一个大沙箱,家长就陪都会孩子在里面玩游戏。如儿童喜欢跳跃攀爬,不妨带孩子做攀登方面的活动,让孩子在离地面较高处专注于攀抓,注意力就容易集中起来,再如摸鱼和钓鱼等。
第三,家长不要被学校老师或医生误导,增强主动的分辨意识,避免乱服药物。
我曾经接触过几例被医生定性为多动症的儿童,发现其行为根本不属于多动症特征,便建议家长给孩子停药,因为药物成份本身具有镇静作用,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非常不利,并且长时间服药很容易形成依赖性。通过物理方法对多动儿童进行矫治时,孩子神经反射会逐渐趋于正常。
1、九成以上的学校老师不能正确区别多动症或多动现象。对于幼儿期缺少合理家庭教育的孩子来说,行为自控本身就没有得到过有效培养,孩子有多动本身属于正常,但是多动孩子本身和多动症并不属于一个范畴,多动只要有意识进行好习惯培养,增强亲子陪伴和做有益的专注力活动,很容易让孩子不良习惯得到矫正。但是多动症孩子本身具有生理性病变,如果特别严重者需要服药,有经验的医生会告诉家长服药的方法,达到相当效果后,会停止服药而转为物理治疗。
2、家长不要被老师的反抗投诉影响了判断力,既而产生焦虑感。由于我长年进行好习惯养成的训练工作,对于不属于多动症儿童只需要通过认知和分辨力的培养与重建,通过视觉、听觉和思维专注的专业训练,对于上课爱动,爱说话,不认真听课的孩子,一般半个月的训练就能初见效果,只要家长同步学习,而后回家持续巩固培养好习惯,一般两三个月就能让孩子克服掉爱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不必焦虑,更不要有心理压力。
3、少批评,多肯定与鼓励,会让孩子不断增强自信心。很多没有多动症的孩子,由于家长不懂家庭教育,在学校里经常违反纪律,会呈现负面的成长环境之中。即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打骂,到了学校里经常被老师批评,如此一来很容易让孩子处于不断否定状态之中,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绝对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你要学会爱孩子,经常肯定与鼓励孩子做的事,让孩子在持续的赞美声中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对外界评价产生浓厚兴趣时,自尊心和上进心就会快速提升,更容易往好的方面发展。
结束语:对于多动症儿童,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关爱,但是对于非多动症儿童来说,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用专业的目光去审视这些孩子,绝不能因为反感而排斥,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认知和分辨力出现严重问题。在当下,很多学业成绩差,早早辍学的孩子,往往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被大小环境所扼杀,希望家长和老师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耐心,去温暖孩子们纯粹的心灵世界。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诚谢邀请。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就医确诊,弄清是由什么引发的多动症,属病态的用药送治。二、儿童天生就有好动的特点。可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及程度特点,分类对症教育。1、引导儿童,耐心说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逐步让儿童从理解的基础上养成文雅安静的习惯。2、可开设静养区域,强压孩子以静止动。3、改变儿童的生活环境,与一些文静的儿童学习玩耍,少去闹市区域。4、用家长的言行影响儿童,要让儿童静起来,家长必须先静起来。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病象,是脑部发育不良造成,总是坐不住,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兴趣。譬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总爱惹事。上着课时,他无意识的踢别人一脚,或者打人,家长带他去医院去检查,说是多动症。反正课堂上他总不安静。这种病只能用康复训练。别|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在医学上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ADHD,它是发生在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对于这类孩子的非药物治疗
ADHD的非药物治疗以社会心理治疗为主,首先是亲职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对象主要针对父母,让父母了解ADHD的成因以及可能的行为问题,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自身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不是故意或不用心,这样的孩子是需要治疗而且需要及时鼓励的。而亲职教育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治疗过程与方式,以及父母该如何配合。
ADHD孩子大多在学校是顽皮、淘气的,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坐不住,我们作为家长不妨建议学校让孩子的座位靠近老师,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可以及时提醒。对于ADHD孩子做功课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情况,这样的患儿不适合一次性做较大量的作业,孩子可能无法专心完成作业而逐渐失去信心,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功课时,应该掌握方法,要求孩子在专心的时间内分阶段完成,适当时候可以给予奖励与称赞。父母也应该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参与到学校对于孩子的管理之中,有时候老师与父母对于孩子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及处理方式,尽量避免出现冲突,因为这些冲突可能会恶化患儿的行为问题,所以家长需要和老师保持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私下协商。
对于ADHD患儿,药物可以帮助孩子从生理上稳定情绪,增进注意力和组织能力,父母应配合药物治疗;之后通过应用行为治疗的原理,教导和协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且增进社会技巧,使这些适应性行为内化成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的辅导性教学是行为治疗最重要的环节,父母、老师对ADHD的了解,不再错怪孩子,知道孩子是需要帮助的,给予孩子最适当的协助和治疗,是治疗ADHD的第一步。ADHD的治疗药物和行为治疗缺一不可,不要因为对药物的误解而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也不要认为反正吃药就好了,而不改变自己的养育环境,或错失行为改变的机会。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谢邀》很多小孩从小就淘气,喜欢蹦蹦跳跳,养成多动的性格。
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喜欢说话,东张西望,甚至影响其他孩子上课,这确实不好。
如果要纠正小孩的这一习惯,就要让小孩有耐心,能够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事。
在家让孩子看书,沉下心来做作业。多带孩子到外面玩,做好亲子教育工作,让孩子能听家长的话。让孩子在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当一当在家的小主人。
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性格,孩子也许就会静下心来学习。
其次您也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查查,是否孩子缺什么微量元素,如缺什么可补一补,家长也安心、也让孩子安下心来学习,也可免去一些忧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