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身边的人房子多不多,主要是看处于不同的圈子。我刚好就处于了这两种不同的圈子:

第一种:不缺房子的,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多都是40出头的同龄人。

我属于80后,今年40出头,97年到成都上大学,今年已经25年了。我同学和朋友之间,房子基本上都是2套以上,其中不乏别墅,大平层等豪宅的人。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成都2008年左右房价还不高的时候,基本上都买房了。说实话,当年只要闭眼买入的人,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房贷的压力,而且都有多余的房产。

我在同学中属于混得比较差的,因为我是上班族,收入和稳定性都让我不敢太冒进。

从2008年开始买房,2012年第二套,2014年卖了第一套,赚了几十万,把卖房的钱和积蓄买了几套公寓出租。

2016年买入第三套,收房后一直出租。

2019年卖掉第二套房,2020年用第二套房的钱又重新买了一套。

目前月供很低,完全感觉不到压力。

我朋友中几个做生意的,2010年到2018年期间,生意都不错。

买房,买公寓,买铺面出租的,到如今房产增值基本上都很不错,公寓买入的价格低,虽然现在想卖出去不好卖,但是收租金还是不错的。

有买入铺面的就有好有坏了,买街边铺的目前租金还是比较稳定,有买入那种商业综合体的铺面的朋友,目前还有空置的。所以也顺便奉劝大家一句,真的要考虑买铺面,那种综合体里面的铺面,一定要考察清楚,这个地方招商能力,商业地产运营能力等等,不然商场起不来,里面的铺子基本上就是死局。

我们这帮朋友聚会,大家基本上话题永远都是,什么地方去买房值得投资,怎么弄购房资格,什么股票基金可以关注等等。

曾经聚会的时候,一位朋友的老婆说:感觉你们次次出来都是聊房子,这房子还有什么价值,我身边的人那家不是两三套啊,这么多房子,以后卖给谁哦。

大家都笑着说,你这看见你身边的人房子多,那是因为你身边的人基本上岁数都不小了,而且收入不错,事业有成,大家都买得早,所以你感觉人人都有房子。你去问问现在公司里面这些小年轻,有多少人能买房子。

第二种:没房子的,大多数都是20多岁,到30岁左右的小年轻:

我之前上班的公司,属于IT类的小公司,有很多的年轻人。

这其中只要是外地人,基本上80%以上都没有房子,已经买了房的年轻人,大多数也是依靠家里给了首付,然后每个月的贷款家里还要补贴一部分,这样才能把房子供走。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家庭,能一下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给孩子给首付,然后在每个月供几千块月供的家庭毕竟是少数。

公司的这群小年轻,他们的话题基本上都是:今天晚上一起打麻将啊!一起开黑啊!什么地方租房子价格划算,什么地方可以找个兼职工作。

当时我旁边有个同事,不到30岁,一直渴望买房和女朋友结婚。每天下班后去火锅店做兼职,16块钱一小时,做到晚上回家大概能有80-100块左右的收入。周末白天跑外卖,晚上又去火锅店兼职。

所以要说周边的人有没有买房,主要还是看处于什么圈子。

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于想在大城市打拼安家的年轻人来说,是残酷的。

像成都这样房价还不算太离谱的城市,不是追求热点区域,买套像样点的房子,基本上200万起。所以周边的年轻人,大多数还是没房子的。

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往往就是穷的穷死,富的富的要死。

以我们科室为例:我们所在科室目前一共有十个人,连同部门总经理一共十一个(我们部门分为4个科室,在不同办公区,部门老总坐镇我们部门),十一个人的房产情况:

1、总经理:3套房子,六十几万炒股资金,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老总每年的年终总结及个人资产情况汇报(我们是国企,中层及以上的领导干部要汇报个人资产情况),都是我帮忙整理罗列交给人力部的。

2、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的房产情况未知,就日常中听说的最少有五套以上,总助是一个guan二代出身,属于不缺钱的主。

3、两个主管:有一个主管家庭负担重,去年才刚买的第一套,另一个主管,今年刚新买的一套180平的(原来有旧的),所以最少也是两套之上。

4、七个科员:我们七个普通的科员之中,结婚的三个女的中,两个与她们老公名下各有一套房子,均在市区;一个在市区、县城以及县城下面的乡镇各有一套(她在市区工作,他老公在乡镇,老家在县城)。未婚的四个中:一个富二代美女,全科室房产最多的一个人,有次大家一起吃饭聊到房子时,细数一下,她家有12套,完全可以靠收租生活的,上班完全是玩的,最厉害的是去年我们当地新开一个盘,她家一下子直接买了3套;另一单身女子,自己购买了一套房子按揭;我自己也是只有一套房子按揭;最后还有一个男的目前未买房。

也就是有我们科室11个人中,目前拥有2套及以上房子的人最少有7个人,而只拥有1套房子的3个人,未买房的仅仅只有一个,所以真的是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还多,也就是所谓的穷的穷死,富的富死,这个社会两极分化真的是极其严重。

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其实,现在的中国我们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确实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或者说现在的中国基本上找不到根本没有房子的人,为什么呢?

有些人在城里打工,城里没有房子,在农村是有房子的,你在这个城市没有房子,在另外一个城市是有房子的,完全没有房子的人不会超过3%,有多套房子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是城市发展的速度太快,大量过去城市周边的农村都变成了城市,每个城市周边过去的农民都变成了城里人,而且还有多套房,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太普通。

其次,每个家庭都在买房,小孩长大了结婚都会买房,一个家庭变成了几个家庭,家庭房子是越来越多。

其三,家庭改善住房,有了钱就买更好的房子,旧的房子并没有卖,家庭房子也就增多了。

其四,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工作,又在另外的一个城市买房子,过去的城市的房子还保留着,多个城市多套房的现象也很多。

所以,在中国有两套房以上或多套房的人比没有房的人确实多,这非常正常,现在随便一个中国人有几套房是很普遍的。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目标,上海!我身边基本也都有1-2套,甚至更多套房产的人。其实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现在不缺房,未来也更不缺房子。

原因一:因为中国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说过了10-20年后,大部分的年轻人手里都会有至少1-2套的房产,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而人口红利是促使房价上涨的最大的动力。从总体看,20-50岁人口于2013年见顶、需求峰值已过,存量住房套户比近1.1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高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周期。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是一定会进入一个分化的行情,未来大家不缺房,但是对于改善型和投资性的房产会有一个共同的偏好,那就是向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靠近,而渐渐远离三四五线的城市。

就因为目前大部分的人口流入还是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强二线,所以部分三四五线的疯狂,我们需要理智看待!

原因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房价过高的情况下,引发了离婚率上升,结婚率降低,以及出生率降低等情况的出现。

(一)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1992年的时候,离婚/结婚的比例仅为9%,但是这20多年以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中国的这个离婚/结婚的比例也在逐步攀升。

到了2017年的时候,离婚/结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1%,2018年的时候,离婚/结婚的比例达到了38。

也就意味着,中国家庭的离婚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而对于一个结婚率则是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从而导致这样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根据调查,越是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离婚率越高!

比如2018年离婚/结婚=38%,天津62%、上海49%,北京48%。

结婚率最高的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比较不发达的地区,贵州2018年的结婚率高达11.1%

导致结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女性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提高,造成的制度崩溃!

次要原因彩礼、房价、车、自身经济条件导致的!

单身没有任何的风险,结婚的风险是属于投入大,回报小,夫妻关系没有处理好就是两败俱伤。

(二)高离婚,低结婚的情况下,还导致了中国的出生率降低!

2017年全国的出生率达到了12.43%左右,但是在2018年,这样的出生率下降到了10.94%。

也就是说,面对离婚/结婚的比例增大的因素下,在加上一个高房价的压力,许多年轻人选择不愿意生二胎,甚至不愿意要孩子。

最终演变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生率。

目前中国的人口达到了将近14亿左右,但是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出生率比2016年降低了0.52%,只有12.43%,这一数据比日本还要低,人口增长率更是下降到了0.532%的惊人水平,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低生育国家了。

房价的过高导致了大部分的生活成本增加,因此更多地导致年轻人生育孩子意愿低下!

原因三,中国大部分家庭的资产投入了房地产!

《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指出,城市家庭住房占比达到了77.7%,但在金融投资比重上,占比仅有11.8%,股票投资比重仅有0.96%、基金投资比重仅有0.38%。

可以说,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投入到了房地产上,无论是刚需,改善,还是投资,炒房。基本只要有能力买房的,甚至贷款买房的,都会第一时间下手。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房产储备量越来越多,市值越来越大。

而目前国际上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比例30比70,美国的房产投资比例为34.6%,金融为42.6%。

可见国内城市家庭而言,对房产投资依赖度处于非常高的状态,疏忽金融资产的投资力度,导致房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失衡状态。

综合来看,房地产的黄金周期给予了许多人群的财富增长,于是引发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投入买房大军之中。而直接导致各个家庭的房产比例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未来会出现一个增速逐步放缓,老龄化过大的结构,所以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里,中国的年轻人其实都不差房子。也就导致了个人的房产拥有率越来越高。

这种趋势下,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其实很难得到一个人口的支撑,而继续上涨。所以,未来房地产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两极分化。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未来手里拥有1-2套房产,甚至更多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是能够拥有优质的一线和新一线房产的人依然会占比较小,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问题。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如果你是医生,到了医院,一看全是病人。如果你是教师,到学校一看,全校都是学生。如果你是中国人,到了外国,哇,怎么都是外国人?

就象在城市买房的人,如果你在富人区,每人三四套是常事,如果你在旧村改造的地方,每户五六套也不是稀罕事。

但是,如果你在农村,在城市有房的可能就不会太多了吧。出外打工的,孩子结婚的,孩子准备结婚的等在城市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外,百分之三四十的人还是在城市没有房子的。如果拥有两套及两套以上的户,几乎是没有的。

现在的人,在城市有多套房子的是少数,在城市没有房子的也是少数。每户一两套房子的则应该是占大多数的吧。

我身边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请问你身边的情况如何呢?

身边的人拥有几套房,是否比没房的人多的多,这要看你和你身边的人所处的社会层次。社会层次的错位得出的结论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论。

以我自己为例,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基本上是银行和公务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经商人员,他们对于贷款买房和长期投资买房的比例非常高。

以公务员为例,一个副处和正科级公务员,可能现金存款差不多60-70万(他老婆炒股资金就有50万,和他的分开自行管理),手头拥有三套投资性住房,市值在120-150万(是否还完房贷不清楚)。这个同学的老婆是当地大学的英语老师。公务员月收入在6000左右,他老婆收入在6500左右。

而以银行柜台主管的同学为例,他拥有四套投资性住房,单套房价在100-120万左右,17年还投资了一套78平的“公寓”。每月的租金收入在5-6000元。而他老婆长期不上班,他的月收入在5000不到,完全靠收租开支和滚动投资。

而一个朋友是当地最大的酒店老板,总有四五个酒店,其主要是靠关系获得法院拍卖的“不良资产“房产,然后通过理顺和办理完产权关系后持有或者出售,而法院拍卖的不良资产往往期价格只有市值的30-50%;据我所知,在当地拥有十几套房产,且在厦门拥有四五套房产,在外省拥有几套(具体不详,只是在平日交往时听到其电话沟通产权关系得知)。

而偶尔往来的初中同学中,多数都在当地国企做一线工人,和基层管理,他们则多数只拥有一套自住房,极个别的拥有两套房。

从上述的身边朋友来看,尽管月收入水平在我所处四线城市属于中高等收入,但是他们总体的资产普遍在500万以上。属于四线城市的富余阶层。主要是各自资源和条件不同,以及主要是长期投资住房获取巨额利润。需要说明的是,我所处的四线城市的房价水平,近几年以来持续上涨,从10年的5000-6500每平,涨到目前的7500-8500每平。而新区和新盘(高端)的目前均价普遍在1.4万以上,学区房从5000涨到目前的最高1.65万水平(七年左右时间,周边城市的学区房均价都在2万左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