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如题,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1997年来到成都上大学,虽然不算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是也是见证了成都的发展。起码算个成都的90后吧。

大概在1999年的时候吧,我爸问我,要不要在成都买套房呢,这样以后毕业出来工作就不用租房子了。原生家庭的原因吧,受父母影响,对花钱的事情都比较抗拒。

我一算,买套房起码要花个10多万,就感觉舍不得。觉得这钱花出去就没有了。而且毕业以后是不是一定会留在成都,也不一定啊,所以我拒绝了我爸买房的提议。

毕业以后,开始在成都上班。2000年的时候,找了一份工作,月薪800,公司包吃包住。一个套三的房子,三个同事住。

有一次父母过来看我,在公司的宿舍里,我爸又提到要不要买套房呢。有自己的房,住着毕竟方便一点,而且他们来看我的时候,也有地方可以住。

同寝室的谢哥建议说,你们可以去二环边看看房子吧,现在二环路附近的房子还可以,价格也不贵。

我当时觉得上班在冠城广场,去二环附近住,上班真的太远了。同时也很舍不得花父母的钱。

就这样,毕业后的几年,我因为工作的变化,也开始过上了到处租房的日子。成都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差不多住了个遍。

白果林、洞子口、浆洗街、玉林、内姜街、新北小区。

就在2004年到2006年的时候,我上班在630厂附近,租房在新北小区。2004年开始在新北小区租房,从200块一个月的套一,房东一直涨价到了500块钱。

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租房下去了,房价也在涨,房租也在涨。但是工资并没有大幅度地涨啊。

但是当时我所有的存款不到3万块钱,要买房,还差很大一截呢。我和女朋友商量,我们再狠狠地节约一年,再存一年,明年的时候,我们去买房。

就这样,存了一年,我们再去看房的时候,悲剧的发现,我们存了一年有了5万,但是这一年后去看相同的位置,还是差几万。等于说这钱白存了。

存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我也向现实低了头,打电话给我爸,我要借钱买房了。

而这个时候,我父母刚刚好在老家也买了套房,能给我提供的帮助很有限。

我们去市区看了一圈,感觉首付压力有点大,而且月供的话我也觉得有压力。我当时跟父母商量,要不买新北小区这边的小套一吧,这种拆迁房有一些办了产权证下来。40多平的房子,总价大概在16万。

父母不同意买套一的房子,说这样他们来看我们,也没有地方住,最好还是能买个套二的。

刚好一个同事买了房在航空港,他说单价3100左右,小套二的中介大概就是21万多。

最终我们过去定下了一个小套二的房子,总价23万。自己和父母凑了7万多,朋友借了我3万(很庆幸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至今我们朋友之间借个几万块,基本一个电话,可以很快就转账过来)。

我们凑了10万块钱给了首付,月供900多。

2012年,孩子出生了,父母来带孩子,而且孩子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样套二的房子住着有点小了。

也许是航空港住习惯了吧,第二套房,我们同样买在了航空港。从现在看来,这也是我投资房产最可惜的一次买房。因为居住养成的习惯,喜欢买熟悉的区域。这样错失了很多比较好的区域。

2012年,我上班在软件园,当时如果买在了高新区的话,我估计脸都笑烂了吧。

2015年,因为觉得航空港的公立教育实在是有点差,我们又计划去给孩子准备一套学区房,最开始计划的是去买天府一街的天悦府,峰度天下等等,以后去读蒙小。

结果又因为自己把准备好的钱放余额宝里面吃利息,最终又错过了。

然后开始去看了5000多的远大中央公园,5000多的佳兆业君汇上品,6000多带装修的恒大天府半岛,9000多的凯德世纪名邸,总价100多万的宏达世纪丽景的叠拼。

最终这些都因为总总的原因,都错过了。

2016年,了解到了教科院附属小学,终于下手了天府四街的一套房子,单价9000多。

这一年开始,房价就开始慢慢地飙升了,我记得我买了天府四街的房子以后,朋友不到一周时间跟着过来想买一套,房子已经清盘。

跟着马上看四街的朗基天香,南门绿郡,建发。单价都差不多到了1万出头。朋友也没有犹豫,买了一套四街的房子。

迈过2016年,从2017到2018年,房价开始了上涨,我们所有买的房子,都纷纷增值。当时心里也很庆幸早早地下手了。

2019年,考虑到航空港的大环境,我们决定出售航空港的房子,换一个有潜力的区域。最终我们卖掉了航空港的房子,置换去了华府片区。

买房这十多年来,我觉得成都的房价还算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阶段。除了一些热点区域的房价让我们普通家庭望尘莫及,比如金融城,攀成钢,大源等等。但是这毕竟只是成都的少部分区域,还是有很多地方价格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比如我之前卖了的航空港这些区域,房价不算贵,居住气息还算浓厚,目前地铁已经开通,交通也慢慢地方便起来。

总的来说,成都这样一个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总会有一些人想要留在成都,这些人就是刚需。大量的刚需是房价上涨的有力支柱

成都作为西南最主要的中心城市,也是西部的领先城市,不缺乏国家政策和城市活力的情况下,房价会跌吗?

按照目前的政策来看,住房不炒。更多的是希望房价不要疯狂地上涨,房价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的横盘或者部分区域的微跌,但是从长远来看,应该还是向上的。

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2006年大学毕业到成都工作,当时的薪水为1200/月,当时苏坡立交内外的房价也就4000出个头。4个月能买1个平米。

2010年工作调整到了南边,当时薪水为3500/月,当时神仙树的房价为8000多/平米。3个月能买1个平米

现在通过奋斗,月薪已经到了20000/月,现在成都高新区的房价为20000/平米,基本上一个月可以买1个平米了。

不过2015年,已经攒够首付,按揭了一套房了,现在月供3000多,基本上衣食无忧了。

所以,对于成都的房价,我想说的是:不要急于一毕业就买房,多花时间去学习和努力,有了能力,自然也有拥有了房子。不是成都房价太高,而是大家买房太着急。

说一下我亲身的经历吧,我是典型的独生子,原本是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外加我在郭家桥住一套房,外公外婆和表舅在倪家桥一套房然后经常节假日串个门。后来大概是05还是06年我爸实在受不了每天一个小时以上坐公交去省医院上班然后同样时间回来于是不顾当时家里几乎所有大人的反对在光华那边买了个套二的房,好像是花了20万左右。后来成都的房价走势就不用说了吧,所以这里要说没有那种庆幸的心情那是不可能的,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当时买这一套房本来就是拿来住的,所以买下之后这套房多少钱就不重要了毕竟又不卖,之后还贷才是大事(而且在高三那年贷款还清)。我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和室友的一次平常谈话(下文会讲)之前对家里的房子有多贵都没什么具体印象的。

高三结束后大学选的是成都理工,也就是本地的大学,室友一个贵州的剩下全部四川的所以交流起来并没有多大隔阂。巧合的是有一个室友的父母正好就是在成都工作而且在寻求成都户口,按现在的说法可以说是蓉漂不过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叫法(因为严格意义上成都是不存在本地人的,我们家和他们家相比仅仅是早了3代到达这片土地罢了)。我一次谈话的时候把我爸不顾反对为了减少通勤买房的事给说出来了,接下来的对话就是差不多这样:室友“好羡慕啊,西2.5环的房子还是地铁房,真好奇当时反对你老爸的人现在什么感受” 我“也没什么感受,也就是地铁通了肯定比买那会贵一些但日子还不是照样的过” 室友“一些?我去我爸妈上周才去郫县那边看了房子,那里最便宜的都已经六七十万了,你那么好的地段接近90平破100W肯定没问题了” 我“有吗” 室友“我。。。”然后那个周末我回家顺便看了一下附近中介的展板,还真的80平以上的房子卖出的基本都是9字开头或直接三个数的报价了,至此才真正认识到成都的房价已经飙升到这个地步了,到达一个快要超出我认知的地步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首先有一点庆幸,毕竟无意间躺着赚了一笔想想还是很爽的,然后仔细算了算:我们家目前年收约8W净积累大概2W一年,按升值70W来算这升值的已经是我们全家这十多年来积累量的3倍不止了,这么算下来还真的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在这之前我还觉得努点力自己在成都远点的地方也能买一套房的(毕竟老爸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不过本人多数情况下对于成都的房价其实绝大多数是无感的,因为自家在成都已经有房所以心中不慌,我妈就是这种的典型,我那个周末和我爸妈提及这事的时候我妈就是这么说的:“你奶奶那边一套房子,我们这边一套房子,就算你外婆那套遭你舅拿起跑了你这边也有两套,反正迟早归你担心个锤子,而且现在交通都这么方便了只要工作不离开成都还担心啥子房价嘛。”说完这一句的时候明显听到了我爸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呵呵”(然而至今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我么,内心也是咖啡里边撒把糖——苦味里边混点甜,毕竟和室友的那场谈论的后续室友说出来了一句:“乖乖啃老都可以的还读什么大学啊”且不说这可不可行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的。

所以如果把题主说的“成都本地人”理解为“在成都定居且有对应户口的人”那这些人应该对房价其实不敏感,就像是我们家那样,买了房还了贷之后心安理得住下就是(更何况很多一开始就有房),房价已经不再是特别重要的生活参数之一了。

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新成都人”,大学毕业后把户口落到了成都。

从自身来说,对于房子这个事情,我必须得感谢我老爸,在我在成都上大学的时候,打了一辈子工的老爸不知道是受什么影响,突然开窍了说要在成都买套房子(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拿出了好几年打工的存款:整整13万的巨款作为首付以四千多的单价买下了我现在住的房子(现在一万二),大学毕业后我开始自己工作还房贷,毕业一年后这套房子已经翻了一倍,我和老爸都是高兴且庆幸的;这时候距离买房过去了几年,老爸又给我说存了点钱还想买一套,首付16万(几年时间存了点,向朋友借了点),很幸运刚好在成都限购前几天,在离现在的房子远一点的地方买了我们家第二套房子(现在又翻倍了)。

这两次恰好的时机和果断的出手,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的家庭轨迹,不然到现在也不可能在成都买得起房!

在我接触的成都人当中,有一套房的有恃无恐进可攻退可守,有几套房的日子安逸舒适,喜迎房价上涨,没有房的虽说对房价上涨心有不满,但也在努力赚钱买房,相信要在一个城市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买房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我,努力挣钱加油买房,不要只知道抱怨国家、社会。自身不知道努力的终将被社会淘汰。我要努力准备换套更大的房子,加油吧,所有奋斗的人!

欢迎各位扁桃体踊跃发言

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我是成都某县城的一个置业顾问,我来写一下我个人对成都房价的看法吧。

2009年,在我所在的县城购买了一套住宅,价格是当时我们县城最高的价格,3000多,作为一个置业顾问,我考虑过买成都的住房吗?没有,因为没有眼界,我又不在成都上班,买来干嘛,以后又不去住。当时我打回访的时候,有一个客户在对比我们县城房子和成都金沙某个楼盘的价格,最后他选择了成都金沙那个楼盘,就在原来成都金沙车站加气站旁边,五千左右的价格,在09年的时候来看,那个地方确实很一般,位置比较偏,然后又在车站旁边,但由于地震原因,价格是真的便宜,五千左右的价格,我的客户就买了那里,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成都房子,真的便宜。

2012年的时候,我换了一个新的楼盘,我们楼盘经理是重庆人他说,哇那天去成都看房,三环价格也才一万左右,你们为什么不考虑买呢?对于我来说,一万的房价,谁会去买呢?他说西南地区,成都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地方,并且价格如此便宜,买一套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10年我们公司参加房交会,我去看了一个楼盘叫中德英伦联邦,当时价格才七八千,所有参展的楼盘里面,就他家客户最多,交钱客户也是最多的 我去围观了一下,看了一下户型,真的不错,赠送面积也多,当时我觉得那个位置好像也不是很好吧,这个价格对我来说就一般般吧,现在你们去看看它的二手房价格是多少,想哭!

其实总体来说,成都房价和一线城市比,确实差距很大,现在价格如果把成都归于二线城市来说,其实是比较便宜的,我有着当地人的思维和想法,一旦我遇到的经理总监是从外地过来的,我真的不骗你们,都给我说成都房价是真的便宜,确实,当年他们说便宜时候,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楼盘叫誉峰,这个楼盘当时我看了,我真的觉得巴适惨了,但当时一万多一平米,在我看来也是贵的离谱,但现在你来看,一万多真的真的。。。。!原来叫华阳,3000多一平米可以买房的小伙伴们,后悔吗?我后悔了,陪我闺蜜去买房,因为我是地产销售,她让我帮她看看,去看了现在的天府四街,原来和陪她坐地铁到终点站是新会展中心,然后还要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的那里,荒芜,真的荒芜,除了一个伊藤洋华堂,什么都没有,她还是买了,不到六千房价,买了个二手小区,套二户型,自己住一间,出租一间,房贷就这样解决了。后面她那个地方就是现在高新区,天府新区,她把房子卖了,换了个更好的小区,更大户型,但若不买那个房子,她应该连首付都付不出来吧,现在那里的房价,我只能张大我的嘴巴,"0"这样的表情。

成都现在还是处于一个限购的状态,比如我吧,想买但是没资格,我没有社保和户口,即便我有社保和户口,我也不是刚需客户,摇号更是难上加难,想买可能就是看二手房了,那天看了看周边房价,买个套三估计得二百万左右,可能对大城市人来说,很少了,但对我来说,付款一百万,贷款一百万压力太大了,不知你们问过你们一二线城市的朋友 没有,至少目前成都房价是他们能接受的价格,每次和身边人讨论,我们都觉得房价太贵,但当我们和一些外地或一二线城市的同事聊天时候,他们觉得目前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划算的价格。

成都房价会涨吗?至少目前来看是会缓慢增长,我也不觉得现在限购限价政策真的能控制价格,必定很多客户还是会再原房价基础上,加一些额外费用,但是还是愿意购买,它的需求其实还真的挺大的,我身边很多朋友,经济条件允许,其实都会想考虑去成都购房的。。。

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成都房价差不多是这样子吧:

其实核心区域、好点的楼盘应该是在2-30000之间,次核心区域,1-20000之间,已经很难找到几千块钱的房子了,除非是郊区偏远地点、交通也不方便的地方。

其实,都是“涨价去库存”导致的。

我是2017年初买的,幸亏那时候房价还没有涨起来,还不算贵。

然后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当时买的房子几乎都是翻番了,即便是最近跌了些,其实也还是高了不少。

有房的肯定是高兴了,比如,我有朋友,成都四五套房子,就赚大发了,他给我说,算了下,这些年房子增值了四百多万,和他们夫妻挣得也差不多。

我也有同学,毕业第二年、第三年就陆续开始买房,之前买了两套,都在高新区、天府新区,所以,也还是大赚,可能升值的都比他这几年挣得多吧。

虽然我现在不算“刚需”了,但说实话,还是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最好再跌一点。

这样,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那么难受,我也好换房啊。

安居才能乐业嘛。

居住都没有定所,怎么能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呢。

大家觉得呢?

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了房子,我必须感谢我的父亲。我在成都大学的时候,我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突然他说想在成都买房(以前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拿出打工几年的押金:一共付了13万元首付,4000多元是我按单价(现在1.2万)买的房子。毕业后,我开始工作并偿还抵押贷款。毕业后,房子翻了一番。我父亲和我都很快乐。买了几年房子后,父亲对我说他攒了点钱,想买一套。我付了16万英镑(几年后存了一点钱,还向朋友借了钱)。很幸运,就在成都限购前几天,我买了第二套房子,离现在的房子稍微远一点(现在已经翻了一番)。

这两个机会主义和果断的举动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家庭轨迹,或者说现在不可能在成都买房了!

在我接触到的成都人中,有一套房可以被袭击,然后毫无畏惧地返回。几间套房的日子很舒适。他们对房价上涨感到高兴。无房者虽不满房价上涨,但也在努力赚钱买房。我相信,在一个城市买房要长期稳定发展!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努力挣钱买房,不要只知道抱怨国家和社会。他们不知道努力会被社会淘汰。我要努力准备一个更大的房子,来吧,所有奋斗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