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我家在小区有一个朋友,她女儿跟我家女儿同年的,就相差几天。从三岁开始就在一起就经常在一起玩,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两家选择了不同的教育之路。
我们小区对应的公立小学在成都还算不错,学校设施和配置都不错,老师据说也很有经验,所以我家选择了学校对应的公立小学。
朋友家是做生意的,平时也比较忙,家长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就选择了去私立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住校。
目前两个孩子已经在学校上到了三年级,从两个孩子之间的变化,对于住校的好处和坏处,我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对家长的工作时间安排上的好处
朋友家做生意的,工作时间不太固定。幼儿园的时候接送孩子经常都没时间,让我们帮忙接送。他们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就让孩子住校,这样确实对他们来说轻松了很多。
我家孩子的学校,下午6点10左右放学,而我上班的地方和学校很近,5点半下班,过去接孩子正好。
但是班上有一些孩子,家里没老人帮忙,家长下班过来时间又不行,就得在学校附近找一个托管班。
去年疫情期间,学校5点放学,这段时间可把我们弄得手忙脚乱,下午4点半就从公司出发把孩子接到公司去。
二、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孩子在家里爷爷奶奶的溺爱,基本很少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基本上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去做,孩子的自理能力会比较差。
而朋友的孩子在学校住校这2年来,完全让孩子独立起来了,很多事情自己都能处理,什么时候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她可以很好的自己安排。所以孩子的独立性真的很不错。而且在集团生活中,孩子与人交往,说话做事感觉比我家这种更加的老练。
三、孩子与家人的感情
这几年孩子上学放学,我们一直接送。晚上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孩子跟父母非常亲近,感情也很好。每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趣事,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孩子都非常愿意跟我们分享。
而朋友说,孩子这几年离家住校,周五回家,周末回校报到。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了,与父母见面的时间不多,虽然孩子确实独立了很多,但是相对而言对父母的依赖也少了,相对而言与父母的情感也差了一些。
四、孩子的心理安全
孩子住校,更多的就是集体生活。很多方面都交给了学校,但是学校毕竟这么多人,生活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那么孩子在学校有没有与人发生矛盾,有没有被同学欺负,这些都不得而知。
而且在集体生活中,避免不了一些早熟的孩子,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朋友说,她孩子班上就有人在聊天,说某某男生好帅,长大了要和他结婚之类的话。而且据朋友了解,他们学校,从初中到高中年级的,早恋比例非常大。
个人觉得,如果父母有时间,从孩子的情感需求来说,还是尽量低年级不要住校,在孩子上初中或者高中以后,再考虑让孩子去住校。
当然,如果家长确实没有时间,住校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跟孩子多沟通,周末多在一起,增加亲子时间。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我就遇到过两个这种家长:从小学开始,就将孩子送去了寄宿学校。
这两个家长跟我住同一个小区,两个家庭的孩子都是小女孩,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做生意,家庭条件比较好;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医院工作,工作比较稳定。这两个家庭把孩子送去了同一个寄宿学校:算得上是我们这个地方数一数二的私立寄宿制小学。
有一次遇到了前一个小女孩的爷爷,爷爷说孙女在学校很乖,成绩也很好,习惯也好,每个周末回家;
带我家小宝去医院打疫苗的时候,问起了医生家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医生说:孩子在学校很好,那里的老师也很负责任,平时孩子不回家,自己的时间比较自由,假期的时候,学校会发假期安排表,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去做,觉得这个学校很好。
两个家长无一例外都觉得寄宿制学校不但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更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寄宿制学校评价很高。
现在的寄宿制学校一般都属于私立学校,收费贵,对学生的要求严格,因为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来提高知名度,以便招收更多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压力大,这也是公认的。但是这种寄宿制的管理,学校是否有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我们不得而知。希望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的家长,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成长,随时关注孩子的心里变化。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不好!
中国的父母们作为家长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攀比。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去了寄宿制学校,我自己的孩子能不去吗?
在农村,往往是教育的薄弱地区。一些有门路的、一些好老师陆陆续续调县城教书,师资力量比较差,学校管理也较为松散,所以教学质量不是很好。眼睛雪亮的家长们能看不到这个形势吗?
在县城的家长,也并不满足于把孩子送到身边的好小学就读。因为私立教育遍地开花。一些封闭的小学,一些县外其他省份的私立小学,往往打着军事化管理的旗号,打着精细化管理的旗号,叫喊着培养孩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第一个好习惯就是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那些私立学校因为整天的封闭训练,成绩往往比公立学校要好一点。所以县城条件比较好的家长往往花费巨额学费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私立小学,自以为把孩子送入了天堂,以为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殊不知这是把孩子送往地狱的路上。
在我身边,这样的悲剧还是非常多的。就比如农村进城的学生来说吧。我农村的东邻,两个儿子都是从小学三年级就转入了县城上学。在农村小学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在班里都是前十名的状态。送到县城上学以后,在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源非常杂。而且学生们的身份各异。各种不同的不良习惯交融,互相影响。比如拉帮结派呀,抽烟等不良习惯。再加上孩子出到县城寄宿制学校不太适应。所以成绩不升反降。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不良习惯。谢谢教育,毕竟大多注重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的培养就非常的薄弱了。这两个孩子先后相差两年。在他们的县城寄宿制学校的表现如出一辙。都学会了欺凌同学,都学会了抽烟,都学会了逃学打游戏。班主任隔三差五就会调家长到学校共同训导学生。学习成绩固然一时看起来比小学的那些同学要好一点。这样的孩子升上初中以后,后续发展就更差了。往往中途辍学。
从小送往外地私立学校上学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较为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学习机器。的确,他们的自理能力是超强的。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真正的关爱,所以他们的情感发育是极不完备的。小学阶段是孩子情感发育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攀比,明着为了孩子实际为了自己面子的家长们,失去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这些孩子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缺少爱心,缺少感恩。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从小学上私立或转到县城寄宿的孩子,入学成绩往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很多后续发展不是太好。因为从小学在严管,到了中学的自我管理,他是很不适应的。好像是孙悟空一下子去掉了紧箍咒。这些孩子往往不自觉地放松起自己的行为来。很快他们在竞争中变得非常的落后。
反而那些一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在学习中也很有发展的后劲儿。和那些从小寄宿的学生相比,他们在行为上少了很多极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因为那些从小没有上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有父母实时的监管,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学习动向、生活动向,如果有问题出现,就能够我及时纠偏。所以这部分孩子他们的情商往往较高。升到初中以后往往也少走弯路。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大概率来说,那些从小学就上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的后续发展,相对于非寄宿学校的学生,发展潜力往往是明显不济得。
所以在你能陪伴孩子的时候,要多陪伴一些,教他做人,教他学会爱,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在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要从小把自己的孩子从身边推出去。那很多时候我们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做了一些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好的事情。
是与不是供家长们考虑吧。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呢?有没有这样子对比呢?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肯定的说,不好!
我一个同事,离了婚没法照顾孩子,就把孩子送去寄宿。只寄宿了一年,第二年她就把自己的妈妈接到城里和她一起生活,帮她接送孩子。
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她和孩子爸因为各种原因离婚了。她怕孩子因为没有母亲,成长受到影响,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谁知道就因为送去寄宿,差点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读二年级的时候被她送去寄宿。周末回家,同事总是尽量和女儿一起,陪孩子做作业,和孩子一起玩耍。尽量弥补一周五天没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同事发现女儿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胆颤心惊的。一下子没看到她,那小姑娘就急得哭起来。她感觉到女儿极没有安全感,心里更觉得愧疚。
同事还发现女儿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非常紧张。迫切想把事情做好,得到她的表扬。可是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出错后的小姑娘不知道怎么办了,又急得直哭。
同事安慰女儿,同时问在学校里怎么做的。女儿怯生生地说是自己做的,做得好的老师要表扬。同事问女儿得到过表扬吗,小姑娘说自己做得不好,老师没有表扬过。
同事还发现女儿和小区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是忍让。即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大胆说不,都是被动的接受。而且,女儿还讨好别的小朋友,好像怕人家不和她玩耍一样。
同事意识到了自己把孩子送去寄宿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她女儿从小看她和丈夫吵架,变得内向胆小,敏感多疑。严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小小年纪,就学会揣摩他人心思。牺牲自己的喜好,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这样的孩子极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而不是扔到寄宿学校了事。这样下去,孩子的性格、心理都会出现问题。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她了抛弃她了,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于是第二学年,同事果断让女儿回家住。每天她让妈妈把女儿送到学校,下午去接回来。如果同事有时间,则亲自接送。晚上她妈妈做饭,她则陪着女儿写作业。
慢慢的,她女儿开心多了。不再是动不动就抹眼泪,或者小心翼翼地看她的脸色做事。孩子活泼大方,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敢说自己的看法。不喜欢做的事,不会勉强自己去做。
结语:作为教师,极不赞成上小学就让孩子寄宿。因为小学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心底还很依赖父母的。
父母如果只图自己轻松,把孩子送去寄宿,孩子心里则会没有安全感。他们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从而与父母关系变得淡漠。如果真的这样,父母亲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远。父母会很难听到孩子向你说一句心里话。
孩子与父母本来就是渐行渐远,但那都是循序渐进的。请别错过孩子的成长,因为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这段时光。为了孩子好,家长辛苦点,耐心点。等孩子读初中,他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大点了,再送去寄宿。
各位,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啊?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现在因为许许多多家长要外出打工,孩子照管不上,只好让刚刚开始读小学的孩子就寄宿,这样小的孩子就上寄宿学校,到底对孩子好不好呢?
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我先说好的方面:上小学就让孩子开始寄宿,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我就在一所寄宿小学任教,最小年龄的孩子六周岁,让他们大约五天的时间回家一次。
一日三餐有生活老师给盛好饭菜,孩子们分餐制四人一桌,吃饱后把空的碗勺自己放到规定位置,然后就可以与同学一起站队离开餐厅。
每顿饭都是两菜一汤、荤素搭配,没发现孩子有什么挑食或者偏食现象,或许是小伙伴一块儿的缘故吧!
他们按时自己去洗澡,休息前一人一盆自己洗脚,刷牙洗脸完毕后歇息。
内裤和袜子需要自己洗,其他衣服由生活老师统一洗,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吧!确实从小锻炼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上小学就读寄宿学校,不好的方面:每年开学大约前一个月,都会有哭闹的孩子送不下,有的好歹送下了,人在教室里心也随家长去了,不然就是课堂上哭哭啼啼。
老师讲课,他就在那里哭,千万不要理睬哭的学生,因为越理他哭得越厉害,有的甚至偷跑,所以开学期间门卫工作必须严谨。
因为孩子年龄小,他们会有一种被家长抛弃的感觉,有的夜晚睡不着觉,孩子特别绝望,长大以后这或许就是一种阴影吧!
再就是住宿的孩子视野比较狭窄,因为就是学校里面的那一些条条框框,不如天天回家的孩子更灵活一些。
总之,寄宿学校的孩子好处还是多的,放学后家长不用担心如何辅导作业了;外出打工不用对孩子学习牵肠挂肚了。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好吗?
上小学就寄宿,对孩子来说,有些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也需要过程的,还需要父母的关怀和疼爱。
不寄宿的话,孩子每天都能看到父母,自己的开心和不开心,包括学校里的事都会和家长分享、诉说,孩子会尽情的展示自己,也是感情的寄托,会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而上寄宿学校以后,孩子要面对新的环境,没有认识的人,感到陌生和无奈。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学会自己面对,学会自己处理任何事情。
虽然说寄宿学校是能培养孩子学会独立的,可是这段小学时光对他来说,应该是有些难熬的,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响毕竟孩子还太小,突然承受一些事情,还应付不了,对孩子也不利。
其实,不是只有寄宿学校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只要善意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一样能独立去面对挑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