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学校的一个老领导丁老师,一直住在他儿子的车库里,昨晚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学校和学校家属院,大家一时议论纷纷,都感叹丁老师走得太委屈了。

说来丁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当年跟她的大学女朋友,一起应聘到同一所学校当老师,毕业没几年就升了主任,不到40岁就当了副校长,他家生了一个儿子,也比较听话,成绩也不错。

丁老的平静生活,被他的妻子一次体检打破了,他的妻子40多岁的时候,在一次体检中,忽然查出了肝有病变,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晚期。

丁老师不能接受自己心爱的妻子患病的事实,他向单位请了长假,专心地陪同自己的妻子去外地治疗,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但丁老师妻子的疾病恶化得比较快,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还是走了,给丁老师留下了一个读大学的儿子和一笔外债。

丁老师的妻子走了以后,他一心投入到工作上,一心一意地支持孩子读书,每个月领了工资,先抽出一部分来还账,再用于他们父子的开支。

幸运的是丁老师的儿子毕业以后,他的外债也还完了,日子好起来了。这时就有人给丁老师张罗个妻子,但都被丁老师拒绝了。

丁老师总觉得,自己的儿子刚毕业,也还没有对象,没有买房子,他的事情比自己的重要,自己的事情先放一放吧。

接下来,丁老师帮着儿子买了房子,又帮着他张罗着结婚生子,也帮着照顾孩子。

丁老师的儿子儿媳工资都没有丁老师高,而且自己的儿子的收入,比儿媳妇低一些,儿子又老实巴交的,一直听他媳妇的。

儿子结婚以后也生了一个儿子,儿媳妇给孩子报了很多早教课和兴趣班,也买了一些保险,开支很大。

丁老师的儿媳妇一给孩子缴费的时候,就在丁老师面前嘟囔自己丈夫赚得少,以及家里钱不够花等。

平时生活中,丁老师本来总是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来支撑儿子一家,但渐渐地他发现,儿媳妇总是不满足,总是跟他儿子因为钱的事情吵架。

丁老师不胜其烦,就自己提出去车库居住,没想到他的儿媳妇爽快的同意了,他的儿子也没有反对。

丁老师有些失望,他感到很孤独,就经常跟在老年大学里的一个单身阿姨,吐槽自己家的事情,两个人很聊得来,越走越近,都想向前走一步。

丁老师也觉得自己为儿子一家忙了这么多年,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就打算跟儿子儿媳商量一下。

没想到他的儿媳妇极力反对,并不断地骂自己的丈夫,他的老实的儿子保持沉默,愁容满面。

丁老师跟自己的儿子儿媳表示,自己成家以后出去租房子住,还是会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支撑家里,但是他的儿媳妇还是不同意,言下之意,不该成家,不该把工资便宜了外人。

丁老师很郁闷,又心疼自己的儿子,也怕自己的孙子受委屈,只好跟那个阿姨分手。

从那以后,丁老师更孤单了,后来也不愿意去老年大学了,也不愿出来了。

也许丁老师养儿子一家也很辛苦,也许这种生活让他没有了希望想,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丁老师早一点拥有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快乐和追求,也许他的儿子一家也会过得很好,他自己的晚年也可以幸福起来。

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有的真正的呆在儿子家,力所能及的帮着干点,自己如果有工资的,在生活方面填补儿子一些。有的是无耐,有的是自愿。

真有索取的儿女,所有的生活花销都靠父母,家里的活计更是如此,少干一点都不行。只要儿女不给脸色就是幸福了。

有的身体好就习以为常,身体不好的就难以接受了,何况自己的工资还不宽裕。有的房产土地卖了都给了儿女,被逼无奈走出儿女家,找个老伴走完夕阳。

我的家乡就有这样的老人,自己头疼脑热没人管,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大夫。每当想儿女回来看望时,没有人待见,可伶的老人到家连顿饭都吃不上,看看就走。

屯里人如果帮了,还会被她儿媳妇满街满巷的的谩骂…这样的儿媳妇她老了她的儿女对她能好吗?

人老了,孤独也好,可怜也好,就是自己过,自己觉得不行了,穿上装老衣服,吃上安眠药睡死一了百了…

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是见仁见智吧,不可以一概而论的

当一个老人有足够宽裕的经济能力维持生计,但又心甘情愿地去儿子家养老时,那不外乎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老人属于那种惧怕孤独、喜欢热闹的性格。坚持去儿子家养老,既解除了寂寞孤独之烦恼又能充分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是,老人年事已高,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变弱,处理日常衣食住行琐事感到力不从心。去儿子家养老是为依赖得到儿子一家的关心照料,自己也乐得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地享受晚年生活啦

再次是,老人因种种原因而没有了自己的住房。投奔到儿子家应该是在情理之中!反正是在养老方面自己又不差钱呗

总之若属于以上情况,老人的晚年生活只要“自我感觉良好,生活幸福美满”就足矣了!我想应该别无他求了是不是?

至于客观上来说老人养了儿子全家又当如何?只能说明老人经济能力足够强大,成就感爆棚啦!

图片源自免费图库

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笔者本人就是一个老人,认为:如果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尚可,经济状况还行、即使一分钱拿不到但身体还行,到孩子家去帮忙干些能所力及的家务,帮一下孩子既享受了身心上的天伦之乐的欢愉,做作家务也活动活动了精骨,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如老人的经济状况尚可,而孩子既有房贷又有车贷,老人在经济上能支援孩子多少是多少,因为孩子必竟是自己的,血永远浓于水。

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要想明白儿子已成家独立,尽量不去打扰儿子,自己能自理时好好锻炼身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能自理时选一家养老院。

有些老人,去儿子家养老,最后才发现自己养了儿子全家。你怎么看?

其实我们自己的孩子是我们最亲的人,但是也不能太惯着孩子,万事都应该有一个原则,首先我们每一个人是独立的,不要太依赖孩子,我们老了要和孩子们有一碗水的距离,再亲的人也要有距离,距离产生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