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社保“挂靠代缴”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有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劳动关系,而虚构了社会保险参保条件,最终达到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目的

过去的时候,仅仅有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究竟什么是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手段,国家并没有太详细的规定。

直到2022年3月18日《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实施,详细明确了5大类行为,属于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待遇,按照社会保险法第88条规定处理。主要涉及到的虚构劳动关系、虚假资格认证、伪造职工档案、谎报工伤、伪造就医材料等等。这种情况下过去一些虚构劳动关系,挂靠社会保险的行为就会受到严格查处。

说实话,过去确实有一些企业是以挂靠社保关系为生意。参保人本人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收取一定的挂靠手续费。我们这些还会配合参保人申领一些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待遇,这实际上就是骗取社会保险待遇了。

因为所有的前提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关系,自然也不会存在这些社保待遇。不要认为缴纳了社会保险,就是应当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特别是像申领失业金是需要非本人意愿失业,生育保险是需要单位职工才能享受,原本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领取了社会保险待遇,这就是骗取。

对于正常企业来讲,是不会有影响的。除非是像这种以挂靠收入为来源的单位,这本身是违法行为,一旦查处有关社保待遇还会被清退的,甚至有可能会面临着罚款。

当然,可能也有少部分企业会要求职工去其他单位挂靠以避免较高缴费基数。但实际上这也没有多少意义的。

目前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已经移交税务部门,只不过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核定还是由人社部门承担。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社保缴费基数的核定会越来越严格,最终会根据单位发放的工资总额核定社保缴费基数的,这是大的趋势。

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挂靠代缴是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种怪象,很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都到处找公司挂靠,是很不划算的,第一,缴费费率高,通常挂靠公司,是按照企业缴费费率来缴费的,企业承担20%,(现在为16%),个人承担8%,合计为24%,全部要自己承担,而灵活就业人员才20%,无形中就多缴了4%,还要收取管理费。到退休时,拿同样的退休养老金,确要多缴费,实在是划不来。

第二,代靠缴费是不合法的,国家一直不支持代缴挂靠,一但发生问题,很难得到支持,

第三,代靠缴费的公司,代理机构有很多是不合法的,他们从中渔利,上当受骗的也不少,是很不安全的。

国家出台了政策,凡是挂靠公司代缴费的,涉嫌以欺诈手段来获取养老金,给予严惩,也就是为了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至于挂靠取消了之后,对企业没有丝毫影响,企业只管本企业内部的职工缴费,按照国家政策按时足额缴费就可以了,和挂靠没有任何关系了。

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就不要挂靠呗,挂靠是违法行为,对企业自身风险也很大

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按规定办事,还能怎么办?

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关于社保缴费,在新政出台之前,社会保险缴费的征收具体模式主要有社保自主征收、税务代为征收、税务全责征收三种模式。

新政之后,原来法律所规定的缴费险种、缴费基数、缴费主体和法律责任都没有任何改变,变化的只是收费部门而已。

但是,对于漏缴、低缴甚至不缴和一些虚假列支代缴社会保险的企业来说,原来存在不合规操作的企业将很难再找到可乘之机。

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有些企业不合规:即使为员工缴纳了社保费用,但存在部分漏缴、低缴的情况;或者完全不缴社保。

有些更是充人数,虚列开支,偷税漏税,挂靠社保,这种情况是违法的。

所以国家出台了对社保一系列合规合法的严查,凡是挂靠公司代缴费的,涉嫌以欺诈手段来获取养老金,骗取失业金,生育保险的给予严惩,也就是为了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社保挂靠代缴被明令禁止后,对正规企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只需按时足额缴纳在职员工的社保费用即可。

如果是个人买社保,完全没有必要挂靠,以灵活就业人员来参保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某些不法的企业,曾经有过挂靠,收取挂靠费,虚列人员开支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打击。

所以,既然要经营一家企业,就按照常理,遵纪守法来经营才能走得长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