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说实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既有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也有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问题。

在40年前,养儿防老还是社会的主流。因为在当时80%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养老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由子女作为主要劳动力,为父母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照料。

相对而言,在城镇的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于有国家退休制度的保障,退休后能领取退休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的退休费,一般能达到70%~80%以上,基本上是衣食不愁的。

在当时城镇的条件下,住房还是福利分房,当时的城镇退休老人生活其实跟现在差不多的。他们主要是帮子女看看孩子,如果子女收入不高,拿退休费补贴一下。实际上在当时的退休机制,退休职工仍然属于单位的职工,时不时的单位还有福利待遇发放。单位还实施的是公费医疗,基本上退休老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只不过,在当时我国年轻人口的比例非常高,退休职工的数量非常少而已。

1991年,我国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了养老保险制度。在刚开始实施退休制度的时候,国家还放宽参保政策,允许很多人补缴养老保险,也导致了退休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庞大。比如说2020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是12762万人,约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4亿)的48%。当然离退休人员的平均年龄可能会低于60岁,毕竟我国退休年龄还有很多情况会早于60岁的。

实际上,得益于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年轻人创造的红利能够供养起这样庞大的退休老人数量。2020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是51301亿元,平均每人每月养老保险待遇3350元左右。这已经赶上了不少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所以,一些老人会拿一部分养老金收入,去补贴或者帮助子女,也就成为很多人口中的养儿金或者养孙金。

这实际上,都是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情况。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是很多老人期盼的养老保障,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实现。年轻时的习惯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过几十年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了。

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这种提法不妥,儿女并不都是啃老的,也不应叫啃老金。

一、社会就业难度大,儿女大了要结婚生子,生话有困难,父母退休后养老金高,帮助下子女也是理所当然的,生前在儿女生话困难时不帮,存款有何用呢?

二、有很多儿女是高官、老板,或挣高工资的,父母给他们钱也不要,甚至每月还缴养老金。也有的儿女不但不啃老,还把父母接到城市去生活。

因此,不能说现在的养老金,变成子孙的啃老金。

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所谓啃老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自己的钱给孩子花,算什么儿女啃老?难道工资给孩子花也属于啃老吗?我是一个苏北某较大城市的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妻子是一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在职时两个人的工资奖金都比较高,而且只有一个女儿,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从小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就不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给孩子买了台式电脑,有时候学校放假还让她坐飞机回来。2001年孩子上大学后马上给她买了手机,第二年又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2006年她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时,就买了一台汽车给她用于上下班,这个是不是啃老?。2014年后我们先后退休,两个人的养老金都比较高,到去年为止先后给她又换了两台车,并出钱给她买了一套离单位很近的商品房和一套她工作的大学盖的经济适用房。她现在是单身,每个月工资一万五六千元自己的钱花不完。而我们的钱不花在孩子身上花到哪里?吃也吃不多,穿也穿不了,房子是现成的,看病有医保,留着钱干什么?等自己七老八十了,孩子五十多岁再给孩子钱有什么用?从根本上说一个是孩子要努力,尽量自力更生,二是老人要自己要有一定数量的钱,在能力范围内适当的给孩子的生活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那种孩子一事无成,成天啃老的情况,不是老人养老金高低的问题,是孩子不争气。

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看着这个问题,心里一下子涌现出来的是我的小学老师的生活。

老师,今年将近80岁,孙子已经结婚了。就是这样的高龄了,每逢秋天都要到田间地头打酸枣卖钱。平时还要下地干活,整个人那是累呀。

她拿着在我们那个地区比较高的退休金,却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生活。

究其原因,是儿子不争气。

老师年轻的时候婚姻不顺,一直到40多岁才有了这个宝贝儿子。

因为常年在村里的学校做老师,所以村里的人对她都特别的尊敬。她和孩子生活在学校的大院里。

孩子小的时候她特别娇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打谁就打谁?有的时候就让小哥哥小姐姐们趴在地上给他当马骑。小学孩子学习成绩就不太好。

升入初中,必须要离开家到县城去上学了。虽然家到县城不足五里路。但是老师1000个一万个舍不得呀!他的儿子刚进初中,还带着小学时候的霸道。

离开了家,没有妈妈做后盾,孩子害怕了。每周回一次家,他就哭一次,他不要去读书。

就这样,整个初中在一次次的哭,一次次哄的过程中,总算熬过去了。升高中的时候,他没有考上县一中。他也不愿意去职高。

老师认为不上就不上吧,一个儿子怎么着也能活?就这样,孩子没有上高中,就在村子里混了。

因为她的工资比较高,又是这一个儿子。所以儿子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干过什么事。

二十二三岁的时候,儿子结婚了,儿媳妇也是本村的。儿子媳妇在家种着几亩地,,打的粮食虽不多。但是有妈妈的工资,所以生活也还过得去。

不久,小孙子出生了。家里的一切开支,都由老师来支撑。儿子媳妇也不出去打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小孙子越来越大,要娶媳妇了。儿子发话了。我没有钱,你看着办吧。人家都在县里有房子。

老师不得不把她的老本拿出来,又借了一些钱,贷了一些款。给小孙子买了房子,让他结婚。小孙子结婚了,她婚房的贷款,要奶奶来还。

所以老师一分钱也不敢乱花,只要有可能就去挣钱。春天跟着大家去栽树苗,秋天和大家一块去打酸枣。

虽然挣的不多,她说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呀。80多岁的人,还要还贷款。你说这样的生活可怎么过呀?

孩子啃老不啃老?

老人过的好不好?

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

如果孩子自己有能力,能扛起一个家。那老人不要说有退休金,就是没有退休金也能安享晚年。

如果孩子不争气,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家扛起来,老人就是有再多的退休金也生活的不自由,不自在!

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养老金为什么变成儿孙啃老金?这不怪儿孙,始做蛹者父祖辈。"人之初性本善",儿孙的塑形是从小开始的,是父祖辈对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溺爱。有道是纵子如杀子。据调查,凡是啃老族都是被老人娇惯出来的。许多老人根本不懂"严有益而宽多殒",这句话是乾隆皇帝在向皇子师训话时讲的:"皇子年齿虽幼,然陶冶涵淑之功必自幼龄始,卿等可殚心教导之。倘若不教,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殒。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许多老人就知道娇惯,实际上这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这样的惨痛教训太多了。

现在的养老金为什么,会变成儿孙啃老金呢?

养老金变成儿孙啃老金这很正常,那个老人一个月能花完5000至10000万的养老金,他们不给儿孙花留着给别人吗?儿孙如不够花国家每年都会上调,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