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我的家里有四个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都不算太高。比如说我母亲是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缴纳了20年的养老保险,退休时养老金仅仅领到600多元,经过了近年来的增长,现在每月领取1800元的养老金。
我父亲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作40年,退休养老金4000多元,现在养老金增长以后达到了每月5200元。
我岳母是企业工人50周岁退休,不过退休年龄较早。至今养老金已经增加快20年了,退休养老金有5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3200多元。
我岳父也是企业退休,不过他是60岁退休的,退休时间比我们晚。他退休的时候,养老金居然不如我岳母高。不过由于他工龄长,养老金增加的快,现在已经每月领取3400元的养老金。
四个老人的养老金每月都拿不到20000元,上哪里去找每月2万的退休金的老人?
一般来说,不过除了退休人员,还有一类特殊的离休人员。他们属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时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他们是退出工作岗位以后,依然享受原职位相同的所有工资,福利待遇和上班一样。而且每年还会增发1~2个月本人标准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现在的离休人员每月的离休费待遇也极少有超过2万元的,大多数都在1万元以上。
另外,还有一些在军队服役多年的退役干部,可以领取在职人员一定比例待遇,类似于退休,退役金高的每月也能达到上万元,但是达到2万元的极少极少。
其实,我们的养老待遇可以分为基本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基本养老金是我们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的待遇,其他待遇包括企业给予的一些补贴补助和一些年金累待遇。
实际上,我们国家也建立了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都能够提升养老待遇。像有的单位好的,在职时积累下几十万的企业年金。这一部分钱,万一去世了还可以继承。每月领取一部分也能够提高养老待遇。
总体来说,我们各式各样的养老待遇不少。但是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来说,由于缴费基数上限300%的限制,领取2万元养老金的人极少极少。
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有——我老父亲~~军队离休干部;我老公~~军队退休干部。他们的离(退)休金都是两万多,应该算收入高的了。
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老父亲1943的八路军司务长,抗战解放战爭共立三等功四次,四等功二次。84年正团(享付师)提前离休进部队干休所,2018年95岁去逝全部待遇二万元一月(保姆费4千)
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我家原来在干休所住过,那些老军休,十多年前,都是1.6万至1.8万,的确很高,但是,他们身上的枪伤令人震撼,我从心里崇敬他们,有一个是被三八枪打在左肩窝上,那个伤疤留下的大坑,可以塞的下一个成人的拳头!今年已经100岁了!你们说给他五万块的工资,我们该不该眼红?还有一个,是28军82师师部的一个科长,我们都知道,打金门时,82师的244,246两个团,全部打光了,包括团长,都远葬那个金门岛上!尤其是,这些九死一生的老军干,从不居功自傲,穿着整洁的65军服,手里随手拿着条帚,我们的大院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院里小路上的砖松动了,随时就会动手修好,有谁能想到,他在55年时就是戴上了少校军衔的,怀念他们的品格!
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这个说法有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除了离休干部,退休之后不可能有人再拿工资了。每个月领取的是养老保险金。
目前,从全国的情况看,养老保险缴纳的上限并不高。各地每年的社平工资也不高。再长的缴费年限,一个月也达不到两万多元的养老金。
至于过去退休早的离休、退休干部,无论多高的级别,因为当时的基础偏低,就是再增加,也达不到两万多元。
军队中离退休人员,可能高一些,但是也不是高得离谱。
刚退休就两万多,根本不可能。
你身边有退休的人吗?退休的拿两万多的工资高吗?
身边当然有退休的人,但是退休拿2万多退休金的没有见到过。
按照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末,我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12762万人;对应的2020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51301亿元,相当人均养老金支出达到40200元左右,平均到每个月就是3350元左右,2万多元/月的退休金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的6倍以上,这个数据可以即使是相比最高的西藏而言,依然也是5倍左右的水平,所以说每个月2万元的退休金简直是吓人,别说退休了,即使在在职的,目前有多少人月收入能过2万元的?少之又少!
我所在单位,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的工资待遇在当地还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大部分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一个月也就是四五千元,加上企业年金倒是可以破万,但这是几十年企业年金累积的功劳,不是自身的养老金水平,所以破2万元很难,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比如我们行的高管人员,由于缴纳水平高,退休后养老金即使不能破2万元,一万多总没问题,再加上企业年金就能妥妥的突破2万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