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养老保险,什么时候购买最合适?
社会养老保险是基础,商业性养老保险是在基础之上提供的额外保障。未来越来越多的单位,会推动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补充养老金机制。
国家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第1支柱,商业性个人养老保险是第2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第3支柱,这就是我们未来养老保障的三大支柱。
商业个人养老保险。2018年我国逐渐推动税延型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主要提供了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月收益结算和季度收益结算)和收益浮动型三大类四款产品,十四五期间将会进一步优化并全国推开。
2021年国家批准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筹建,未来将形成国家层级的国民商业养老保险集中管理的大公司,通过规模效应,统一行业规则,确保国民利益。
现在在没有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其实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没有太多的意义。除非个人的收入极不稳定,需要强制储蓄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或者分红保险来均衡收入。
等未来税延型养老保险,全面推动实施,参保的条件应当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且至少享受一定税率(比如10%)以上的人员参保才能够更加优惠。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拿自己的收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未来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很定是不划算的。
年金制度。至于企业年金制度,要看企业的情况,目前全国约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职工2,718万元,企业年金积累22497亿元。
国家还有职业年金制度,对目前在职的四千多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职工建立。
未来,年金积累的资产会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一般来说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参加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好单位再建立企业或职业年金,然后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并符合一定的税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