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我在外企,亲眼见到我同事退休就可以领养老金

这个事情,实际上还是个人理解的偏差问题。

1995年我国实施《劳动法》,2011年7月1日我国实施《社会保险法》,都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必须给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说实话,现在大多数企业都为职工参加了社会保险。比如说2020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是46271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是32859万人,参保率达到了71%。

实际上,我国的企业工人的工资水平,首先分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的社会平均工资为97379元,而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57727元,大多数没有给职工参加社保的,主要还是中小型的私营单位。

说实话,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的工资待遇水平都很高。202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年均工资待遇为11.2万元, 比国企还要高。可以说是我国待遇水平最高的企业类型之一了。像这些外商投资单位,绝大多数情况都会为职工缴纳社保。毕竟到一个异国他乡,而且是法制健全的国家,绝大多数人都会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

一些人理解的外企不养老,实际上是职工退休以后就跟企业没有关系了,全部实施社会化养老。这跟我们过去时代以厂为家,单位管职工一辈子的思想确实有出入。

不过,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对于退休职工也视作单位的一员。特别是在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退休费待遇都是由企业发放的。所以人们是认为国企养老,而外企不养老。

不过现在真的是时过境迁了。2020年国家要求国有企业管理的退休人员全部移交街道社区,实施社会化养老。跟外企采取统一模式了,这也是减少国有企业社会化管理责任的一种模式,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提升竞争力。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实际上题主曲解了这句话本意。

外企也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满足最低缴费年限,适龄退休人员造样可以办理退休。

这句话应该是“外企符合条件的适龄退休人员可以领退休金,但是,外企不养闲人”。

进入外企,必须有真本事,不能混日子。

想混到退休年龄不容易。

外企有员工定期岗位培训,有在职业余学习,期满合格,单位报销学费。

在外企,员工必须有胜任岗位的工作能力。

正规外企,很少有通过关系进入的。招聘员工,是需要层层考核审核的。

进入外企的员工工作不努力,不提高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是会被淘汰的。

他们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辞退无重大过错不合格的员工,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给与合法的经济补偿。

所以说,不是外企不“养老”,而是外企不养闲人。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现在不管你是外企,还是中外合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只要是和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都要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其中也包含了职工养老保险。只要你在外企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都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能不能领取养老金,不在于企业是什么性质,只要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或是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有人说外企不养老,并不是指外企不能办理退休,最关键的前提就是要依法缴纳养老保险。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都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单位或是公司,必须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比如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中国的劳动制度,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用工制度,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执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2年开始执行的,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在1992年之前,企业职工的退休制度是按照老制度执行的,职工一旦进入单位,只能在单位办理退休,但在企业中职工退休是由原单位发放,除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员工是享受不到退休待遇的,这样包括在改革开放之初进入我国的外企,在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实施之前,外企除了工资比较高以外,如果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那时在外企是无法办理退休的,外企也不会承担职工的养老责任,只是在员工离职时,很多外企要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多,外资企业也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一部分,虽然是外资,但只要在中国境内注册和开展生产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国的企业,在按照中国法律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外资企业也和中国的其他企业一样,需要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只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最低的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同样可以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

外资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国内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没有差别的,都是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在哪里注册登记就在哪里缴纳社会保险,办理职工社会保险的流程、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养老金的计算办法都和其他企业是完全一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资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还要优于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都能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形下,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还要高于民营企业的职工。

综上所述,在外企工作的职工,也是中国的职工,同样要执行的中国的劳动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只要缴纳社会保险的外资企业职工,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同样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那种认为外企不养老,是指外企不养不尽职,不认真工作的职工,不承担职工退休后的养老费用,而是通过缴纳社会保险的形式解决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养老问题。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外企不养老,哪里能养老呢?估计说这话的人也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外资企业三星公司、东芝公司从中国大陆撤走时,对曾经在公司效力过的员工都进行了补赏,有的工作时间长的补赏到三十多万元,几乎是全体员工都站在厂区大门处,打出横幅极力挽留外资财团能留下来。

据报道,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差不多的都依照劳动法,给所雇用的员工购买了“五险一金”,平时员工的吃住和工作环境也都说得过去,这也便是国内的私营企业招不到工人,而外企招工却趋之若鹜、争先恐后。那个打工的也不傻,他们在用脚投票呢。

相比外企的中规中矩,国内的某些私企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待劳动者简直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不给交“五险一金”这还不说,还普遍工作十二个小时两班对倒,加班加点喝凉水一般。外企给交“五险一金”不养老,难道私企一个钱的社保也不给买就能养老吗?

常识告诉大家,哪里给交“五险一金”,哪里就能养老,哪里给的薪酬比较高,哪里将来养老就指望得住。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外企肯定也是会缴纳社保的。

但是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呢?这个可能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很多外企经常迁移

来我国的很多外企,不少都是看到我国劳动力成本低才会来的。而现在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了,而很多外企又开始迁移到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度等多家,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

这样一来,很多外企都会关闭国内的企业,而到越南,印度等国家开设企业,从而造成我国有不少职工失去工作机会。

这样一来,在这些迁移走的外企干了多年的职工,年龄也到了三四十岁以上,也不能继续在企业干下去了,而且也可能就很难再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了。

2、不少外企流动性比较大

外企来我国就是来赚钱的,而很多工厂型外企人员流动性也很大。很多需要劳动力比较多的外企,基本上每年都会大量招工,而人员流动性也很大。

如果是年轻人去参加招工,外企是比较愿意要的,但是如果是三四十岁再去参加招工,很多外企可能也不愿意要了。

因此,很多外企流动性比较大,招工不愿意要年龄比较大的,这个也可能是有人说外企不养老的原因了。

3、外企可能会辞退一些年龄大的

外企对于人力成本也是比较敏感的,也会辞退一些年龄偏大的员工。外企来我国,就是来赚钱的,如果员工年龄大了,有点干不动了,也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了,有些外企也会对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员工采取协商辞退等措施。

这样一来,很多人在外企也很难干到退休,基本上年龄稍微大一些,如果时间,精力等也跟不上了,那么可能工资就降的很多,最后可能只有走人了。

因此,外企可能会辞退一些年龄大的职工,这个可能也是有人说外企不养老的原因了。

在外企退休明明可以领退休金,为什么还有人说外企不养老?

是这样的,这位网友对于社保以及养老金的理解,是存在错误的。根据社保法的规定,只要跟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就有义务为职工缴纳社保,这跟企业性质没有关系,无论是外企、民企还是国企等等,一律需要为职工依法缴纳社保。

而只要缴纳过社保,且满足了最低15年的年限要求,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这是没有差别的。在外企工作,不仅在符合条件后领取养老金,而且由于工资水平相对较高,领取到的养老金反而还会更高一些。因此,说外企职工无法领取养老金,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至于说外企不养老,这里不仅仅是外企,现在职工都是需要通过缴纳社保获取养老金来养老,企业不会在职工退休后还负责个人的养老。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