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目前,我们养老金有基本统一的计算方式,说实话从计算公式来分析,工龄还是非常重要的。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每多缴费一个月,养老金都能够多提升一点。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按照文件规定制定了养老金构成的三部分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一)基础养老金主要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按照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发放一定的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简单点儿说,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每12个月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但是并不是完全成正比例的如果是60%基数和300%基数,分别领取0.8%和2%。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密切相关,每多缴一个月多领取上述所说的1/12。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跟缴费年限密切相关。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确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
每多缴费一个月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多记入个人账户一部分。比如说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每月多记入个人账户400元。如果按照60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139个月计算的话,每月可以多领取2.8元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另外个人账户每年还会计算利息,每一年都会增加一部分。工龄越长存的时间越长涨的利息越多,不过之前的缴费基数比较低,相对来说也不是特别多。
(三)过渡性养老金,是由各省市自行确定的,不过主要是跟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挂钩。
一般来说,只有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在1992~1997年当地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参加工作,有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各地的养老金计算大体就是以上三部分构成,缴费年限跟养老金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是要理解,缴费年限并不是养老金的唯一决定因素。另外还有社平工资、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等多种因素。
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感谢题主邀请!
可能有的人还不一定知道,我们每个人领取的退休金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少数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工作或参保的,另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当然,极少数省份还有其它额外增加的地方养老金。
对于大部分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人员来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休“新人”,全国各省市的计发办法和公式都是完全一样的,具体如下:
月度基础养老金=退休所在地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上述公式中的退休所在地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般每年在下半年(极少数在次年一季度)由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发布。比如2021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大多数省份都集中在11月份发布,如广东省在2021年11月份发布了其2021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332元、山东省11月发布是6893元、北京市11月发布是10534元。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有福建等极少数省份没有发布,可能只能等到今年的一季度了。
公式中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指本人从最初参保缴费开始一直至退休时历年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当年的实际缴费指数则是根据本人当年实际缴费的基数对应当年社保缴费基数来计算的。
比如,你2021年缴费基数是4000元,而所在省2021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6000元,那么你2021年的实际缴费指数就是4000÷6000=0.6667
每年的会算了,把所有实际缴费年份的缴费指数算出来合计后再除以缴费年份,就是本人实际缴费平均指数了。
比如,你累计缴费15年的合计缴费指数是12.75,那么你的实际缴费指数就是12.75÷15=0.85
公式中的累计缴费年限,就是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年限的累计数,不含缴费期间的断缴年份。正常计算的时候,需要按月计算,即把累计缴费月数除以12月就是你的累计缴费年限数。
比如你2002年10月开始参保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到退休时候共200个月,那么,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就是200÷12=16.6667年。
公式中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你每年缴费划入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和每年的利息。从近几年人社部发布的记账利息来看,基本上都在6%以上。而这个钱是可以通过当地社保网或12333APP查询,也可以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查询到的。
公式中的计发月数,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是不同的。比如,60岁退休缴费月数是139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
从以上退休“新人”的养老金计发公式可以看出,退休金计算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加上相关数据问题,所以正常情况下,普通百姓自己是很难计算出来的。同时,从公式中我们也知道,计算退休金的依据主要有退休所在地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累计缴费年限等三个参数,通俗的说,就是计发基数、本人缴费水平(或缴费档次)和缴费年数(俗称工龄)。所以工龄只是主要依据之一,而计发基数、缴费档次同样是主要依据,可以说,这三个因素是影响退休金高低的三驾马车。
最后说明一下,考虑部分退休人员,也就是退休“中人”享受的过渡性养老金其具体计发办法各省不一样,异常复杂,在此就不再具体解答,有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关注,我有专门的解读。
【华子】感谢你的阅读和关注!
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我认为,退休人员退休养老金的多少,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以及法定的计算方法,经过严格的“一对一”计算出来的。
比如,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按照本人退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的。决定退休后退休金的高低多少的关健因素,是看你退前工资的高低,以及个人工作年限的长短。退休金的替代率水平,可以达到退前工资的70--90%左右不等。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是按照缴费性的待遇计发办法,是在严格采集本人相关重要参数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的制式公式准确计算出来的。可以看出,决定退休后基本养老金高低多少的关健因素,是本人排它性的缴费工资的高低,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
总而言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的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尽管时移世移,时过境迁,但是,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计算本身,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退休老办法的养老待遇水平,是与本人在职工资水平紧密相联的,而工作年限的长短,则决定着本人的工资替代率,即退休待遇水平的高低。养老并轨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是依据缴费性的退休养老待遇计发办法,是严格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与制度进行计算与核定的。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是这样的,养老金是根据每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就是工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以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等于社会平均工资*(1+养老保险缴费指数)/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可以看到,工龄是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一个因素,同等条件下,工龄越长,养老金也会越多一些。但是工龄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工龄长的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的话,最终拿到的养老金也并不多。
因此,个人想要获得较好的养老金,必须同时具备相对较长的工龄,且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不能太低,最好还是在一线城市办理的退休。至于说如何计算个人的养老金,那么可以通过社保平台查询一下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看看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有多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多少,再计算个人的养老保险缴指数,通过上述的公式可以大体估算一下。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现在人们对交社保都有较高的认识,对怎样计算退休金还不是很懂。必须重视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困为关系到个人贴身利益。夲人在退休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讲给大家作为参考。我九二年退休一次交了七万多元,社保局只给我发八百元工资,我多次理论他们嫌我工资高。社保局的理由是,社保只能是保障退休人员最底生活保障。我当时咨询了很多懂社保政策的专业人员。认为社保局的作法不正确。寻有关领导无济于事。我一张诉状把社保局告到法院院,社保局知道后请求我撤诉。并要求和解补发我所有工资。我也原谅了社保局。
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工龄是否作为主要依据?
工龄不是主要!主要是你在什么单位!一样工龄,不一样单位退休金有4倍差距!大家看合理吗?烟草烟厂,供电电厂,事业等等这些单位退休金是普通企业4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