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2021年5月31日,国家宣布要放开三孩政策,各地方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完善有关政策和有关配套措施。是有的人想2021年新生儿的出生率,会不会因为三孩政策的放开而大幅回升呢?可能性不大。

第一,三孩政策的放开还是比较突然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好准备。由于生育政策的延迟性,即使真是大家有生育意愿,生育高峰也会在明年来到,更何况生育意愿还不高。

其实过去几年,二孩政策的促进和保障措施,还不是很完善。比如说年轻人关注的房价高、托幼难、工作婚嫁压力大等问题。尤其是很多人经历了培养两个孩子的“折磨”,才发现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是远远不够的。人们放开思想,生三胎的意愿真的不是很高。

第二,育龄期妇女减少。其实这几年出生人口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生育旺盛年龄妇女大幅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5~19岁即将迈入生育旺盛期的人口数量是7,164万人,其中女性3,276万。45~49岁即将结束生育可能的人群数量是12264万人,其中女性6020万人。对比一下年龄差,差不多每一年育龄期妇女数量都要减少三四百万以上。

再加上现在女性普遍都能受到较好的教育。教育和就业时间也挤压了生育时间。

2020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大约是1,200万,比2019年大幅减少了265万左右(有关数据还要经过七普修正)。2021年新生儿数量,能维持1,200万就不错了,至于提升可能性太小了。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据现阶段青年人的"生育观"和生育趋势看,生育率是不可能上升的,很有可能会逐年下降。估计2021年新生育人口在750一900万之间。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感谢好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如下,

一,我认为,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不会上升,这是因为社会失去了人们渴望多生孩子愿望,人们渴望多生孩子的意愿,才是提高生育率的内因,是起事物变化的主导作用的。那是人们不愿意生孩子的因素很多了,我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工避孕措施现代化和普及化,还有堕胎医疗技术的普及化,我看这是生育率下降的最大克星!这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的变化,当社会进入现代化后,就出现了人类的劳动力无用化的趋势,社会的现代化冲击着生育后代的传统观念“人多力量大”,感觉孩子多是一种负担了,在加上社会推市场化的竞争,就把社会彻底的推进了少子文化的地步了,这是生育问题的内因。

二,生育问题的外因是国家的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还有人多吃穷了的理论文化的灌输,这让大家都会有一种讨厌别人的心态,也就是说,我的日子难过,是周围的人的存在,才使得我的日子不好过的,而这本身也正符合竞争激烈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的阴暗心理!不信,大家在头条平台上一定看到很多很多人们要求把中国总人口降到今天美国的三亿人,说中国就非常富裕发达了!这就是市场竞争给社会带来的阴暗心理,和负面影响!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大家一直是接受的宣传是人多力量大的思想文化洗染,很自然的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帮助的,也就让大家都是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可这种感觉,今天没有了,大家互相都成了竞争对手了,大家可想,如何团结呢?又如何提升多生下一代呢?所以,问题多多!我就回答到此,谢谢!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大胆预测,全年5-6百万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预计很快就会全面放开生育了,那个时候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但真正能够有多少孩子出生,这是个问题

曾经和宝妈讨论过为什么不愿意多生孩子,主要还是源于压力大。如果生一个孩子,那是正常;生两个孩子,妈妈可以全职,同时国家给予当地最低工资的补贴,那有一些妈妈是可以去多生一个的。毕竟生孩子是需要陪伴和照顾的。父母本身就需要照顾,如果再照顾孩子,时间和精力上都要付出,而不是简单的多个碗多双筷子的问题呢。

去年的时候新生儿大约是1000万出头,那意味着在20年后出生的孩子也就差不多只有一半。

少生习惯了,现在让多生,也不愿意去生了。

对于我而言,如果把生孩子这件事当成工作,那可以考虑啊。毕竟我还是挺喜欢孩子的。如果是自己的话,那还是不生了,养孩子比买房子可贵多了

2021年新生儿出生率会上升吗?

感谢邀请:

为什么朝代更替之后政令崔生比和平时期的"胡萝卜"好使

《旧唐书·魏征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回观人类社会文明来路、通过它人们可预知未来。翻阅历史,我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均匀进化,相反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历程跌宕起伏。同样,人类社会人口总数亦随同文明进化历程,经历了复杂的消减与增长历程。那么,为什么朝代更替之后人口很容易被政令催生、恢复,而和平时期人口一旦进入低生育状态却很难通过补给“胡萝卜”逆转呢?

一、生存资源配给格局不同

朝代更替之后,一个新时代纪元开始、百业待兴,几乎所有供给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都被回归到“无主状态”,这时候鼓励生育最好的政令就是根据人口重新配给自然资源,比如:

西汉——鼓励生育的政策: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唐朝——《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清朝——康熙51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没刻意鼓励人口生育,但彻底取了消人口税。

新中国——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农村孩子出生即分配土地、城镇孩子出生之后发放粮票+肉票+布票短时间就激活社会人口生育积极性。

朝代更替之后,一切自然资源都被重新丈量、配给,生育更多子女即相当于能够占有更多维持生计的自然资源。然而,和平时期则几乎所有维持生计的自然资源都被排他性确权。所以,朝代更替之后政令催生效果十分明显,而和平时期配给些许“胡萝卜”的生育鼓励则很难奏效。

二、时间分配是家庭生育"后顾之忧"的核心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时间是每个人一生中拥有的最重要的财富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公平配给每个人的生存资源。新朝代建立各项事业都处于起步、恢复阶段,各项政策大概率是鼓励恢复人口。因此,新朝代建立之后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时间管理都富有弹性,工作与养育子女少有时间冲突;和平时期,各项社会事业都进入稳定发展期,社会管理制度基本完善、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开始凸显。因此,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管理阶层便会进一步强化工作时间管理,最基础的便是工作不能迟到、不能早退,更有部分管理者将加班、996+007等工作制度视为给员工最好的福报。

孩子是一个新生命,人类婴儿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出生之后需要被陪伴时间最长的。所以,宽松的工作时间环境更利于人口生育,呆板化的工作时间管理必然成为最自然、最高效的“避孕药”。

三、生养投入产出比不同

人类是最具智慧的生命群体,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做“亏本的买卖”。朝代更替之后,每项社会工作都需要人手,人们几乎不需要什么教育投入即可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和平时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乎所有人都在工作、所有工作都有人在岗。因此,每个孩子出生就必须被迫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即便有72般变化也难在没有背景支撑的情况下谋得一份好差事。

土地肥沃、水量适宜则草木丰盛,土地贫瘠或水量太多都会阻碍生命成长。而今,物产丰富实属土地肥沃,然而过度注重货币经济让社会大有“水漫金山”之势,国债、养老金、房贷、车贷、消费贷......几乎所有人都在消费明天。所以,除非从社会财富配给源头入手,否则和平时期扭转社会人均生育率的可能几乎为0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