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比如退休后的待遇等等

2014年10月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退休养老制度来执行,个人和单位无须缴费,退休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也采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这种缴费模式的情况下,大家的养老金待遇都是跟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一系列因素相关的。

国家划分的比较明确,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已经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中人,会有视同缴费年限并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人,退休养老金待遇就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了。

相应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退休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会提升。

第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较为复杂,简单点说相当于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

第三,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缴费年限是具体的每一个月的,在计算缴费年限的时候,比如说15年零10个月,实际上约等于15.833年。

第四,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年记入的,缴费基数越高,自然钱数越多。不过,由于每年个人账户储存额都会计算一次记账利息,自然是储存时间越长,养老待遇越高。

第五,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60岁退休时,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而50岁是195个月,最小计发月数是40岁的计发月数——233个月。

对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来讲,如果维持相同缴费基数,自然养老金待遇会相同。可主要是现在有些企业选择按最低基数给职工缴费,这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维权。为了减轻大家的维权成本,国家正在推动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移交税务部门负责管理。通过更加强大的金四税务软件,将有效的加大征缴力度,减少企业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以上说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包括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这样的补充养老机制。有关知识我们以后再讲,欢迎关注暖心人社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能抱着片面的观点,任何事情都只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对于养老保险这个新事物的认识上同样如此,下面和大家交流我的个人观点。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是从2014年10月开始执行的,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要求,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就是属于完全的退休新人,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全部按照新办法执行,在基本养老金部分,也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和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其实缴纳的都是职工养老保险,虽然企业职工缴纳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名称上虽然叫法不同,但内容是没有差别的。比如缴费基数的确定方式是一样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比例,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个人账户的计入方法是一样的,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是一样的都是15年,养老金的计算法方式也是一样的。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统筹基金的管理是分开的,企业是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机关事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这是强制性的,企业的企业年金是自愿的,而且企业年金的性质和职业年金完全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更稳定,工资待遇不高也不算低,旱涝保收;但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劳动合同制,辞职离职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年限更长,缴费基数更加稳定,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更高。

今后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都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等因素来综合计算的,只要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地和退休年龄相同的前提下,基本养老金是没有差别的,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要多领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资金计入比例是12%,比如缴费30年的人,假如平均缴费基数是6000元,每月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就是600元,一年就是7200元,30年就是216000元,假如是60周岁办理退休,每月的职业年金就是1554元,也就是说在同等缴费标准,缴费年限,同一地和同样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基本养老金可能没有差别,但是职业年金每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要多增加1554元。

综上所述,即使是在2014年10月之后参加工作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同年同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相比,由于工资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所处的地区等不同,养老金的差异还是存在的,除了基本养老金的差异以外,职业年金也是一笔巨大的差异。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有加以研究与探索的必要。

我认为,2014年后企业的养老保险,跟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相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待遇的计发办法上。现就此认知与结论简述如下,欢迎广大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应该说,现在企业单位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仍然与20多年前初始的计发办法,是一脉相承的,是原汁原味的。可以说,继续保持着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毫无疑义的。

而机关事业单位新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通过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与理顺的实际验证,己在原企业养老待遇计发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造。这是有目共睹的客观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比如,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在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中,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的调整措施上,已将原本并不显山露水的指数值,细化分解为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三大块。而且,也把原本指数值的内涵拓展了,权重提高了。

与此同时,在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过程中,还加入了新的职业年金元素成份,这让新、老计发办法在对比过程中,更加有利于提高退休中人养老金的核定标准与实际水平,有利于新、老计发办法的制度转换与平稳过渡。

总之,为了切实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的核定标准与水平,采取的对策与举措是多方面的。比如,与养老并轨同步实施了机关事业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退休待遇老办法工资增长率,改革完善了个人帐户计帐利率制度和职业年金管理办法等。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存在不小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在10月1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虽然机关事业单人员和企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且在缴费基数的确定方式、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养老金的构成、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但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而企业单位人员参加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所以,即使在同一个退休地,两者退休后所享受的养老金待遇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一、养老金的基金不同。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属两个基金。两者在资金筹措、基金运营、资金管理和拨付上各自为阵,互不相关。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些企业职工看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比企业退休职工更高时,误以为是揩了企业职工的油,这其实是多虑了。两个养老基金是独立的,不存在谁占谁的便宜。

二、缴费基数、标准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稳定、工资由财政承担。所以工作人员的收入是根据国家政策可持续增长的。因此,机关事业人员在养老保险缴费中,不但缴费基数都保持在100%以上,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也是足额的。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不同了,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加上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大部分企业不但按照60%的基数给职工购买养老保险,而且也不是真正按照单位和个人的工资总额来缴费。大家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是按照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收入来确定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养老保险缴得多,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也就要更高。

三、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就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根据巜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第四条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会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一种养老金补充待遇,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增加几百元的收入。目前,由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都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所以企业职工退休后这一块收入是没有的。

由此可见,即使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新人"和企业职工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缴费基数、缴费标准等方面的不同,两者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别。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14年后,参加社保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我们机关事业单位的机关养老保险有什么差距呢?不论是2014年之前还是2014年以后,企业单位所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没有任何的改变和变化,依然是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当然你的这个缴费指数发生变化,那么对于你来说平均缴费指数是有所提高的,但是你只要在企业单位一直工作一直上班,除了你最基本的工资待遇发生变化之外,那么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剩下的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包括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将来办理退休计算退休金的待遇方式,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是这个201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都知道2014年10月份以后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人员开始交纳机关养老保险,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机关养老保险和我们企业在职职工的职工养老保险是相同的,只不过由于它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所以说叫法上是有所不同,同时在参加机关养老保险之后,他们还参加了职业年金。

那么最终就可以获得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这一点和企业单位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企业单位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缴纳企业年金,只有少部分企业才会交纳企业年金,但是对于我们企业单位所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块没有任何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依然是什么样,当然企业单位人员退休之后依然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较大的差距,这是由于参加的社保缴费基数不同,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没有企业年金,那么最终导致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总体上,比起机关事业单位还是要低很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014年后参保的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何差距?

这个问题应当是问,2014年10月以后,以企业职业的身份参加养老保险与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在退休后两者的养老金待遇有什么样的差别?

应当说,2014年10月以后开始参保的人,不管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已经是新人了,不存在“中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的情况了。这时候,两种退休养老的制度应当是并轨了的。但是,他们在养老待遇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一、双方在基本养老金的核算方面完全并轨了,没有差别了。

2014年10月以后参保的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都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两者在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系数的确定等方面是完全一致了的。就是说,基本养老金的确定是完全并轨了,没有差别了。其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如55岁退休为170,60岁退休为139)。

如果一个企业职工与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2014年10月以后同时参保,而且所在的地区相同,参加工作时间相同,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限相同,退休时间相同,退休年龄相同,那么,他们在退休时核算出的基本养老金是相同的,是不会存在差距。

二、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实际上还是存在差距的。

虽然2014年10月以后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时核算养老金的办法已完全并轨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普遍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低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

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目前普遍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低,从而造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相应的就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低。

其原因的另一方面是,机关事业单位会尽可能地以最高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为此,可能会将年终发放的奖金等所有收入都计入缴费基数;而一些企业为了使企业少交养老保险费,降低用工成本,可能会尽可能地降低缴费基数,年底发的奖金不计入缴费基数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企业员工虽然工资收入高,但一些企业在参保缴费时还会以最低缴费基数来为职工缴费,从而使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更低了。

由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造成了他们在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低、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就少,从而使核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低。因此,个人能领到的基本养老金就会相应地低。

三、企业职工在补充养老保险(年金)方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同步实施了职业年金这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而且是强制实行的。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费比例为4%,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取这些个人账户的职业年金。

企业虽然也有类似于职业年金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企业年金制度,但这不是强制性的,需要企业与职工一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后才实施。一般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是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因此,大部分的企业职工在退休时是没有企业年金可以领的。

假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为6000元,则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职业年金为720元,一年就是8640元,工作30年就会有25.92万元(不计利息)。60岁退休时,如果按月领取的话,每月可能领到1865元,如果算上利息就会超过2000元了。如果算上工资的增长,工作年限延长,那就更多了。

因此,就算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完全相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也完全相同,但由于企业职工没有缴纳职业年金,退休时在职业年金方面每月就会少2000元左右(按工作30年退休计)。

综合以上分析,2014年10月以后,新参保的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虽然在退休时核算基本养老金的公式及方法是一致了,并轨了,但由于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普遍偏低,使其退休后的养老金要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低。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了职业年金制度,企业普遍未实行自愿性质的企业年金制度,退休后,大多数企业职工是领不到年金的。从而使企业职工在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上还是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要低。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