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40岁的年轻老师总分排名第一,明年退休的54岁的女教师排名第二,老教师找年轻老师协商并承诺补偿年轻老师的差额收入。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年轻老师是否让给这位老教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分为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位。中小学教师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对于教师工作岗位来讲,聘上高级职称以后,虽然工作岗位并不会有多少变化,但是工资待遇却高得多了,甚至还会影响退休金待遇。因此大家都期望着能够尽早提上高级职称。

可是,高级职称由于有岗位数量限制,并不是符合条件就可以聘任上的。因此,各地对于高级教师的评选制定了很多细致性的要求,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有很多人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年龄或者教龄顺序评选高级教师,这样只要符合条件退休前就能晋升上高级教师,是“整个集体”的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妥的。

国家实施职称制度改革,本身的目的就是打破“大锅饭”的做法。按年龄教龄竞聘高级教师,本身就有论资排辈的嫌疑。有人还说,聘上的老年教师可以给年轻教师以适当的补偿,这实际上是赤裸裸的腐败,更应该禁止。

如果年轻教师放弃竞争的机会,既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年轻教师工资待遇受损。职称的提高,岗位工资也会进行晋升。除了岗位工资以外,实际上绩效工资,各种补贴的标准和奖金奖励待遇,明显都会受到影响。

工资衍生的因素也会受到影响,像住房公积金待遇,也是根据本人的工资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一般来说,晋升高级职称以后,平均每月待遇都能有几百上千元的提升,一些发达地区甚至能提升几千元。

第二,影响年轻教师的养老金。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现在工作年限期间的退休待遇已经不再跟职称相挂钩,主要跟相应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像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职业年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的4%单位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

如果说职称提升、缴费基数提升,养老金待遇就会提升。而如果缴费基数没有提升,相应的养老待遇也会变低。

退休前提升职称,只能影响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对于2014年9月以前连续工龄较多的人群作用更大一些。随着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越久,职称对于养老金的提升影响将会变小。

第三,影响年轻教师再次竞聘。谁敢保证年轻教师退出竞争以后,下次还能够顺利成章的竞聘上高级职称?会不会有新的年轻人将这个高级职称岗位占去。夜长梦多,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按照中组部文件要求,从2015年开始,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但是,经本人申请也可以55岁自愿退休。也就是说,如果年轻教师将职称让给54岁的女性老教师,职称岗位占据的时间不一定是一年,也有可能是六年。一旦职称被别人聘任上,主动权就在别人手里了。

如果说心理不过关,其实真的会对自己造成长时间的压力。公平公正竞争将是最轻松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职称竞争还是大家公平竞争的好。

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这是理和情的考验,此类情况在一个学校并不算少见。40岁第一名,54岁第二名案例不算特殊,如果年龄相当的两个人,条件相差无几的两个人,甚至一个学校同时有几个都符合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的多个人,那才算特殊。一般正常学校处理的方法应该是,让54岁的教师先晋升,因为人人都得退休,54岁的人机会不多了,而40岁的人还有大把的机会。至于说补偿差额收入可能是学校领导最低级的安慰方式,因为一般学校都是公立的,都是享受财政拨款的,从什么渠道补差?

职称评审

职称人数限制属于管理范畴,它有它的积极成分,但也有它的残酷的一面。况且第一名甚至最后一名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比如群众投票能反映真实吗?

举手表决

所以,公平不是绝对的,尤其是职称和利益挂钩后仅投票就很难管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职称晋级有统筹安排,考虑各方面因素,不把很差的教师因为退休而晋级,也不因按资排队打压年轻教师晋级,尽量做到公平就烧高香了。

有人高兴有人愁

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具有多年的人事工作经历。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这位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不能把机会让给这位54岁的老教师!

不是我不近人情,而是我见过的事多了。

职称是老师们朝思梦想、梦寐以求的事情,有多少人为之消得人憔悴?又有多少人为之欢喜为之忧?

为什么职称成了无数教师为之牵肠挂肚的事情?

一句话:职称关乎教师的工资高低。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系列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大系列,其中初级分成11和12级;中级分成10、9、8级;高级分成副高级7、6、5级和正高级4、3、2、1级。等级森严的职称序列,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进取,才能跻身于高职称序列之中,每月的工资总额自然就高了。

前些年在坊间对职称怨声载道,引起了高层关注,从教育部到教育厅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缓解老师们的不满情绪,在职称评聘方面降低了门槛。但是,职称的晋升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为什么不支持这位年轻老师让出名额呢?

原因有二:

①职称早一年评上,有早一年的好处,比如任职年限可以多一年,为以后职称评聘打好基础。这位老教师说给你补差额,这个差额能补得了吗?

很多时候,好心办了坏事。有多少人用着你的时候,好话说尽,用不着了,用脚踢在一边,直接不理了。

别看这位老教师现在说的很好,等她评上了职称,会对你如何呢?再说,不要让人情绑架了你的思维和原则。

②国家早有规定,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教师可以申请到60岁退休。她今年54岁,还是中级职称,55岁退休是必然的。如果评上了高级职称,她就可能申请60岁退休了,因为职称给她添加了砝码。

③政策地变化,一年一个样。你今年第一名能推出去,明年呢?你怎么知道你的成绩还是第一名?你怎么知道明年你的学校还会有高级职称指标?

这三个问题,还请你三思。

你支持这个年轻教师把高级职称评审的机会让给老教师吗?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不能把评高级职称的名额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这并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不能触碰职称制度的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可能有的网友会觉得我的想法太自私,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位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你愿意让出评高级职称的机会吗?一定要说心里话,不要用人情和道德来绑架别人。

制度是用来约束每位老师的,临近退休的老师现在才知道评职称的重要性,请问年轻的时候她干嘛去了?为什么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自己年轻时不努力奋斗也别怪别人不让出高级指标,坐享其成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老教师找年轻教师商量,承诺补偿年轻老师的差额收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年轻老师到退休的时候都没评上高级职称,那么老教师会补偿到什么时候呢?差额收入又该如何计算呢?所以这个问题本来就很荒唐,根本没有办法计算,不切合实际。

有的学校超编严重,很多年都没有一个高级职称名额,如果一旦让出高级职称指标,说不定自己到退休的时候还评不上高级职称呢。

老师评职称千万不能乱套,要按照职称评审条件政策来执行。很多地方对教龄满30年的老教师开了绿灯,可以不受职称指标限制,晋升为高一级职称(正高级除外)。教育主管部门会对老教师的职称进行考虑,年轻教师要创造条件评高级职称,这也是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

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应该让!老教师在岗不长,或许没机会;年轻教师来日方长,机会多多。让职称,是年轻教师尊老敬长的品德体现,更是师德师风在评职中的形象展现;领受职称,是老教师理所应当的份儿,不应婉拒。

高级职称一个名额,排名第一的年轻老师让给明年退休的老教师吗?

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最能考验人性,让与不让都有一番说词。按我的理解,排名第一的40岁年轻教师应该让给老教师,因为明年即将退休老教师毕竟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了几十年。

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它需要所有人都付出全部努力,呕心沥血,不遗余力。有人会说某某老师工作成绩不高,能力水平一般,所以才一直默默无闻,身上没有光环,没有“先进”、"劳模“、”名师“的称号。

其不知,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能够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可否认,这些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人是在工作中特别努力的人,是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但是大家应该知道,那些看似平平淡淡的、没有光环的教师,他们在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也同样是倾其所有的。

那些没有或少有荣誉证书的人,基本上是学校的副科教师或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科任教师。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管理能力,许多科任教师虽然在管理班级上不是强项,但在上课、备课、辅导学生方面一样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由于这些人不去管理班级,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工作,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甚至会更高。

凡是在教师队伍中工作的人都知道,学校所有荣誉称号都倾向于班主任。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接手班主任工作,一年后就有荣誉称号,如果赶上顺风顺水,遇到了一两拨好学生,学生整体素质高,又有一定的领导赏识与提携,三十几岁时就会声名鹊起,一路高歌,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这种情况很像排球队里的主攻手,主攻手总是能得到人们更多的喜爱和青睐,但是,那些后卫、二传手,哪个不是竭尽全力?如果一个排球队要论功行赏,我认为,不能把所有的荣誉都堆在主攻手身上,更何况,这个主攻手还是那么年轻,他还有更多的岁月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们学校前些年一直奉行这样的晋级原则:同等条件下,年轻教师让位于老教师:在加分问题上,教龄分数占有一定比例。凡是发扬风格、让位于老教师的年轻人,来年在荣誉、晋级等方面都给予优惠。这样,那些老实忠厚的老教师能看到希望,那些积极进取的年轻教师也仅仅损失了一年的职称工资。这种晋级惯例,一直很受大家欢迎。但是,某一年开始,学校换了领导,那位领导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想为老教师说话,一切只看排分,使许多满头白发的老教师在退休前带着遗憾离开岗位。而那些三十出头就晋升为高级教师的年轻人往往高级到手就想方设法当领导、及时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学校里出现了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管理一帮老教师在前线拼命拉车的局面。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有的老师工作了一辈子,工资收入赶不上毕业后回校执教、年轻二三十岁的自己的学生,这是对谁的讽刺?荣誉、职称关乎名和利,一些年轻人太过急功近利,甚至有些不择手段。有的老教师,老实本分了一辈了子,他们不搞关系、不争荣誉,难道他们几十年的贡献就赶不上刚刚工作十来年的年轻人吗?

让,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应该有的一种风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