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老金上调定局退休人员迎来17连涨,会有什么改革了?
近日以来,许多专家已经表示,2021年我们的养老金将会迎来第十七连涨。
说实话,养老金能够继续增长确实有迹可循。首先,《社会保险法》中明确了,国家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0年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仍然会出现正增长,因此2021年养老金调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第二,2020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2021年要继续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管理。作为社会保障最重要待遇的养老保险基金,将是重头戏。
一般来说,每年的养老金增长真正定调是全国3月份重要会议。会议定调以后,人社部和财政部将会联合发布通知明确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人社部、财政部主要明确调整范围、调整水平、调整办法、资金来源、组织实施等要求。
我国真正实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统一调整,是从2005年国家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2005~2015年连续11年养老金增幅在10%以上,2016年以来养老金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不过2018年以来一直维持5%的水平。今年,由于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将会出现收支赤字,而且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预计今年的养老金增幅会在5%以下。
养老金调整并不是人人按照国家公布的比例增加一定的金额,而是按照国家设置的三种办法: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由各省市自行制定当地的养老金调整实施方案。定额调整体现的是公平原则,人人增加相同的钱数。挂钩调整,是根据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进行挂钩,贯彻的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适当倾斜,重点是向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照顾。一般每年调整到位最早的是上海市,4月份公布调整方案,5月20日前调整到位。上海市甚至还同时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
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变化。根据国家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会有效消除各个地方养老金水平不一致,增长的方案也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解决相同缴费基数,在不同地方退休养老金不同的问题。统筹以后,养老金调整的会更加公平。
关于延迟退休,大家不用紧张,国家将会按照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思路,坚持统一规定和自愿选择相结合。更多的会是尊重大家的选择,尤其是失业下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而且国家会通过强化激励的思路,引导大家自愿延迟退休。相信在以后的养老金调整中,也会重点体现对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倾斜增加照顾。
未来,总会是越变越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