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按新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按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高,高出部分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10年过渡期内每年递10%发放,是不是二者差额越大,10年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越高?

我国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依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年28号文件),国家对中人的退休待遇计算设立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个别地区至2024年12月)。

过渡期内退休待遇计算是按照新老办法待遇比较。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则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 则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基础之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部分。

比如2014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退休,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同时加发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部分的10%。2016年退休则发放20%。2024年退休则发放100%。2024年10月以后就不再有老办法保底的政策,如果新办法待遇低,也只能按照新办法退休待遇发放。

这里有一个需要明确的地方,那就是退休以后怎么办?退休以后,养老金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统一调整,并不会在第二年再加发10%的差额。

从以上角度讲,自然是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差额越大越好。比如说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是6000元,新办法退休待遇是7000元。2020年退休,则在老办法退休待遇6000元的基础上,额外加发差额1000元的60%,这样应当是发放6600元。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是8000元,那么应当额外加发2000元的60%,发放7200元。

相对而言老办法退休待遇也是越来越高的。老办法退休待遇,实际上是假设本人2014年9月已经退休,按照2015年退休费增加办法增加基本养老金。再按照国家每年公布的工资增长率每年计算增加的养老金。如果中间职务没有变化,原则上跟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老人退休金差不多。如果中间职务发生了变化,会在职务提升,当年增发退休补贴数额,并参与以后的养老金比例调整。

新办法退休待遇增长速度更快。新办法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四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实际上每月都在积攒,退休时间越晚,相应的钱数越多。这两部分都是据实发放,不会出现按比例发放。毕竟个人账户里的钱、职业年金账户里的钱都是个人缴纳的。参保人去世以后可以全额继承的,不会打折。

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主要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近年来,我们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维持8%~10%以上的增长速度,10年社会平均工资至少增加一倍以上。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都已经确定,基本上退休越晚越划算。基础养老金还会由于缴费年限的增加而提升。所以,一样都是退休,越晚越划算。

所以,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新办法退休待遇越高肯定是越划算的。绝大多数人的新办法退休待遇都会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越晚退休越划算。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在新办法待遇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差额越小越好。举例来讲,假如你2019年退休,新办法待遇8000元,老办法待遇4000元,两者相差4000元,2019年退休应发差额的50%,那么新老办法待遇对比后养老待遇为6000元,若你老办法待遇是5000元,两者相差3000元,2019年退休发差额的50%即1500元,新老办法待遇对比后拿6500元。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确实如此,差额越大越好,意味着补发金额越高,兑现后的养老金越高。

什么是中人?

这里说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各位都知道,2014年10月1日意义重大,这一天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从免缴费时代进入到缴费时代。

而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依据退休年份划分了3类人,老人,中人,新人,实施不同的针对性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中人就是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但是是在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跨越了2014年10月1日这个时间点。

比如,公务员老王是1990年参加工作,但是是2020年退休,就属于退休中人。

什么是新老办法对比?

中人的待遇计算是最复杂的,因为老人老办法,简单,新人新办法,简单,而中人是新老办法对比。

也就是说,分别按照老办法和新办法计算养老待遇,然后对比一下看哪个待遇高。

这就有两种情况了

①老办法计算的待遇更高,那么就按照老办法计算。

②新办法计算的待遇更高,但是不是简单按照新办法待遇发放,而是有10年的限高政策。

新办法高出的部分在2014年到2024年这10年期间每年递增10%发放。第一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

差额越大,养老金越高

举个例子,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7000元,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6000元,高出差额1000元。

如果你是第一年退休,补发10%,就是100元,那么养老金水平是6100元。

如果是2020年退休,这是第6年,补发60%, 就是600元,养老金水平是6600元。

所以,在十年过渡期内退休越晚,新老办法差额越大,意味着补发的钱就会越多。

如果说是相差2000元,也是2020年退休,补发60%,就是补发1200元,养老金水平就是7200元。

差额越大,意味着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越高,相应的兑现后的新待遇也就会越高。所以差额越大越好,这是成立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你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肯定是差额越大,说明你的养老金越高,到了10年过渡期结束,你的养老金当然也是比较高的。

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来,在201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我们习惯上称为退休中人。由于退休中人处在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国家为了保障退休中人的养老金,不会因为按照新制度办理退休而降低退休待遇,所以在养老金的计算时,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所谓的保低限高,就是在养老金计算时,既要按照老办法进行计算,也要按照新办法进行计算,在两种结果计算后进行对比,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结果的,按照老办法计发,这就是保低,也就是保障中人的养老金水平不会低于老办法计算的结果。

但根据多地探索计算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低于老办法的情形比较少,而大多数人计算的结果都要高于老办法计算的结果,由于高出的差额太多,这又会引起按照老办法退休人员的不满,为了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出台了一个限高的措施,那就是采取10年过渡期按照比例计发,即高出部分第一年按照10来计发,第二年按照20%来计发,到2024年9月30日之前全部计发到位,也就是按照高出部分的100%计发。

由于高出的部分按照10年过渡期的比例计发,所以这个结果不但退休老人能够心里感觉要平衡一点,中人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让所有新人看到今后自己养老金的希望,即按照新制度办理退休,的确比按照老办法办理退休更有优势,养老金会更高,顺利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并轨,为全国实现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当然在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过程中,由于工龄长短的不同,在岗时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是退休中人,同样是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计算,那些工龄长的人,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比极高的人,和一般职员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按照新老两种办法比对的结果,差距越大,今后按照100%计发时,养老金的绝对值也是比较高的。

比如按照老办法计算是每月5000元,那么按照新办法计算是每月8000元,这中间就有3000元的差距。那么高出的3000元,即使第一年按照10%计发,中人实际领取的养老金也还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00元,到了第10年就是按月领取8000元。在这10年中,国家虽然每年要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调整,所以调整以后差距可能会减小,但是养老金基数高的人,始终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

综上所述,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是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计算,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是根据10年过渡期按照年度计发高出的部分,养老金差距越大,计发时虽然计发的比例不变,但是差距越大的,计发的绝对值就会越高,到了10年过渡期结束,差距越大的,说明养老金的绝对值就会越高。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中人退休金已经是一笔糊涂账了。六年多了也不给补发,个别地方补发了自己也不会算。以前调整自己就知道能涨多少钱,现在不知道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中人退休待遇计算按新办法比按老办法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近几年,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改革话题,很多很多,缘于"并轨”文件精神所涉及的内容与办法较为复杂。其中涉及退休待遇计算办法里,文件中表述非常清楚,如果新办法的计算结果比老办法高,则高出部分,按10%的递增比计算补差,即:2015年退休的人员补差比为10%、2016年退休人员补差比为20%、2017年退休人员补差比为30%,依次类推。差额越大,补差额越多。

四川在近期重核过程中,并未按文件中规定的"按百分比递增"超额部分。一是在2019年元月试发中,年度差太大,引发了公平与否的热议。2年后,四川重核方案里,将年度递增比降为4%。二是因"并轨”文件已授权地方制定实施方案。因而无可非议。

由于年度递增比下降很多,因此,差额大小虽然有影响,但不是很大。

2017年退休人员,在重核中,降幅很大,与之试发时相比,下降8至9百范围。

全国普待调,是所有退休人员享有,与"并轨”改革无关连,不应纳入重核计算中与试发数作幅度比较。

比较结果使之下降额如此之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