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企业工人55岁能退休?
关于我们的退休年龄问题,实际上是众口难调,有的人希望早点退休,有的人希望晚点退休。
1991年我国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05年我国完善了有关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了16年连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从700多元上涨至3000元。比如,我岳母的养老金就有2002年的390元上涨至3200元。有的退休老人,还发现其实早点退休,养老金增长的速度比继续交养老金更划算。这一系列事实,让大家知道了参加养老保险非常有好处。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数量占全部参保人数的1/4,还有很多通过企业挂靠的人员。
对于目标领取养老金的人来说,自然是越早退休越划算,养老保险只要求缴满十五年就可以了。不过,领取养老金的另一个条件是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的确定是十分复杂的。
退休年龄关于退休年龄确定的文件是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主要包括《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这两个规定已经执行了40多年。
退休年龄:工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应该退休。相应的连续工龄,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已经改为了最低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这只是没有特殊情况的退休。
干部的退休条件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从事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
后来,由于我们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退休年龄变为了男性60周岁,女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5周岁,普通职工50周岁。
另外,还有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可以退休。
经医院证明,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失去劳动能力的,男同志年满50周岁,女同志年满45周岁,可以退休。
其实只要满足特定情形,55周岁甚至55周岁以前退休的情况也是有的。
不过相应的退休年龄制度是当年在国家、企业无限提供养老保险经费的情况下,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是按照在职时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实际上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当时参加养老保险的人还是四五个人供养一个退休老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201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是12310万人儿参保职工数量只有30104万人,相应比例是2.53:1,实际上其中还有很多停保的职工。
我们考虑是否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2019年末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是5.46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大约为14个月左右,随着今年新冠疫情减收企业的社会保险费,供养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所以,未来将退休年龄提前的可能性是越来越低了,很有可能会出现在现有年龄基础之上自愿延迟退休的规定,不过就涉及到一系列配套就业政策的调整了,是非常麻烦的,国家会审慎推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