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其实,科学购买养老保险表述有问题的,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只有性价比是否高的问题。
我们参加养老保险,主要分为个人参保和企业参保两大类。本文主要讨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个人参保。一般是只能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比如说按照3000元的缴费基数计算,每个月需要缴纳600元;按照1万元的缴费基数计算,一月需要缴纳2000元。很明显高缴费基数要比的缴费基数付出金钱高得多。
但是在养老金计算时,国家统筹考虑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职能,会尽可能的缩小有关的养老待遇差距。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按照计算公式可以推出 ,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如果是200%基数缴费,可以领取1.5%的社平工资。假设社平工资是5000元,3000元缴费基数缴费是60%档次缴纳,1万元缴费基数则是200%档次。
这样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60%缴费一年是40元,100%是7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记入的,由于退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也是全国统一的,可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跟缴费基数比例是完全挂钩的,这也是多缴多得。
比如说3000元档次缴费进入个人账户是240元,一年是2880元;按1万元档次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800元,一年是9600元。同时除以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139个月,能够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是21元和69元。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没有退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高而提高。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最划算的参保方式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而且,如果有条件长时间缴纳付出同等的钱数,要比高基数缴纳更划算一些。这也算是时间成本的力量。
第二,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是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社会保险费的。
职工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一般是承担单位缴费基数的16%。多数地方单位缴费基数是所有各种缴费基数的和。
由于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这种情况下相当于自己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攒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所以缴费越多越划算。
企业缴纳的部分是进入统筹账户,跟职工本人没有关系。可以说职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相当于职工白捡的。
综合来看,企业职工参保缴费自然是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前提是企业缴费部分由企业承担,而不是个人承担。
有人说,企业缴费部分单位会转交给职工承担,这种情况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是属于明显违反社会保险法的行为,只要我们有证据可以维权。
话又说回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真正的缴费基数缴费,也是违法行为,职工依然可以维权。什么是职工的真正缴费基数呢?应当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平均了加班费、年终奖等待遇的所有应发工资,大家可以好好算一下。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养老保险分为两个大种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另一个是商业养老保险,在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社会养老保险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商业养老保险始终处于补充和辅助的地位。
对于如何科学地购买养老保险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了解它的缴费方式,缴费年限,待遇的水平,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年龄结构,对今后养老金的期望值等来作出合理的规划,既要保障缴费年限的连续性,同时要保障自己目前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能够综合考虑好这些因素,平衡好这些关系,就基本做到了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作为在岗职工,办理什么养老保险,我们本身是没有多少选择权利的,因为社保法有明确的规定,作为单位职工,只能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也是我国养老保险中,保障待遇最好的一种养老保险。按照社保法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占了三分二,个人缴费比例为三分之一。其中单位缴费部分是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是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也就是统筹账户部分,主要是用于支付我们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完毕之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国家每年调整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人员死亡以后的死亡待遇等,由于这部分养老金的支付额度比较大,所以占了缴费总额的三分之二;个人账户部分,这部分钱主要用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而且永远是属于个人的财产,退休后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死亡以后没有领取完的,可以依法继承,退休前前死亡的,也可以继承一次性支付给家属。从单位职工的这种缴费方式来看,能够作为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最为科学的一种办理方式。但是除了在岗职工以外,我国还有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如何更加科学地办理或购买养老保险呢?我们也分为几种情形来考虑。
第一种是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人,还是办理职工养老保险是最为科学的。之所要考虑35岁这个年龄,主要是从缴费年限来倒推的,35岁如果是女性,可以缴费20年,如果是男性可以缴费25年,这个缴费年限都可以高于最低缴费15年的最低要求,可以保障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之时按时办理退休。之所以要考虑经济能力,主要是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比较高,一般每年缴费大概在8000元到10000元左右,而且要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还要保障中途不会断缴,所以经济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在缴费标准上,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经济方面的原因,综合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按照60%来缴纳是最为科学的,虽然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上是按照缴费档次的提高比例而成正比的,但是基础养老金由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一个固定值,基础养老金缴费比例低的人占有一定的优势,按照60%缴纳养老保险是比较科学的一种缴费方式;从退休后每年养老金调整的方式来看,主要是和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越长,挂钩调整的金额就会越高,在定额调整时,不管养老金的高低,定额调整的金额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缴费标准低的人,增加缴费年限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缴费方式。
第二种是年龄超过35岁以上,经济能力比较差的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最为科学的。这里主要还是从收入的角度,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来考虑的。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相对低一些,而且缴费方式比较灵活,缴费档次可以每年变更一次,既不影响缴费年限的中断,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逐年提高或是变更缴费标准,缴费年限也可以延长到25年。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定,缴费年限超过15年,超过15年的部分,每超过一年每年增加基础养老金3元或者是5元,这有利于增加自己的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大幅度地增加。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科学地购买养老保险,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科学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最科学的办法就是找一份工作,按照单位职工的方式缴纳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按照60%的缴费标准缴纳,然后尽量争取更长的缴费年限也是比较科学的;对于年龄比较大的,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比较科学的。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我认为,所谓科学购买养老保险就是一个伪命题。在目前“保基本”存在较大缺陷与社保普及率达不到“广覆盖”的情况下,侈谈科学购买养老保险,就是舍近求远,本未倒置,脱离实际。
先不要拿所谓科学购买养老保险说事,先把现行政策规定的全民参保,即扩大覆盖面,织密社保“安全网”,即把在职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保基本”搞实在、落实到位,就已经是烧高香了,那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点赞的,绝对了不起的重大突破呀!
很显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压根不存在科学购买养老保险的问题,只存在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把现行政策执行与落实到位的问题。自由职业者可以自愿自主选择个人的缴费基数,那是在较低收入水平上的艰难选择。因此,从大面上讲,现在还真谈不上,也不配言毕称科学购买养老保险的问题。
当然,在少数垄断企业里,在大千世界中,那些国企高管白领,个别新业态中的自由职业人士,他们呼风唤雨,左右逢源,财源滚滚,他们才是有资格、有条件实施科学购买养老保险的一族,但这样的人在现时,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今天,那毕竟是风毛鳞角,少之又少吧!
总而言之,科学购买养老保险,那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必然依赖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仰仗中国广大中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这些对于广大普通百姓,工薪阶层,机关企事业职工来说,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憧憬与期许。衷心期望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早日成型,健康运作,让中国的广大退休老人基本生活无忧,而且更上一层楼,可以滿足全方位,高水平的养老生活需求,而不是仅在“保基本”上兜圈子,作文章,即在较低水准的条件下徘徊不前!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是这样的,养老保险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化养老保险,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又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通过企业去缴纳社保,这是最合适的,因为企业可以为我们承担大部分的养老保险费用,个人的负担很小。
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来说,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来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去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者的缴费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明显不同。前者按照最低60%的档次缴纳的话,也需要每年6000元左右的费用,而后者最低的缴费也就是200元左右。
因此,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只要让企业按照我们实际的工资水平去在社保基数的正常范围内缴纳就可以了,而对于没有工作单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就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来缴纳养老保险了,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去参与职工养老保险,这样以后才能获得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感谢头条的邀请回答,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让我用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值得购买。
最近在整理一个客户的保单,其中一份养老年金保险我看了无比地替客户心塞。留着这份保单吧,确实是个鸡肋,每年给到的利益还没有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1.5的利率高。退保吧又损失巨大,回本的问题压根想都不要想,具体的情况我来给大家说一说。
这是一款养老年金产品。客户在45岁的时候买的,60岁领取养老金,分5年缴费,每年缴费104496元。五年共计缴费522480元。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一句,我们买这种年金保险千万不要看业务员演示的分红保险的利益,只看现金价值这一栏。只有现金价值才是你自己实实在在能够保证拿到的钱。
先来说第一点,本金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好的年金保险如果是五年十年的交费期,一般第八年就可以回本,慢一点的第十年也能够回本,但我们来看一下这款年金产品第十年的现金价值是多少?只有352320元,在现金价值最高的这一年第16年,现金价值也只有426768元。也就是说客户如果某一年急用钱想退保,他在任何一年退保都会最少有10万的本金损失,所以这种养老年金保险买了就甭想退,根本不给你退保的机会,要退只能认赔钱。
再来说一下第二点,客户从60岁开始领养老金,领的是什么?每年领的养老金按所交总保费的5%领取,且只能领取20年,领到客户79岁就不能再领取了,换句话说,客户这20年领取的这部分养老金其实就是客户自己原保费的本金522580元,客户用20年分期的方式把自己投入的本金给领取了,领完20年后账户里还有多少钱呢?只剩下66384元。
再来说第三点,保险公司对外所宣称的这个保单所谓的现金流是什么呢?就是每年给一个基本保额的9%,算下来是每年给到客户4320元一直给到终身。再来算算每年给4320元,给40年给到客户85岁,总利益只有172800元,即使给到合同规定的上限,105岁也只能领到259200元。所以这个产品你只能拿在手里不退保活得久,才勉强赚得这一二十万的利益。
所以大家买养老年金产品一定要看你真正能够保证的利益,不要看业务员演示的分红的利益。那好的年金产品是什么形态呢?我们还拿客户的45岁年龄,分5年缴费,年缴保费10万元整来举例,总保费比之前还少了2万多,我们看一下从60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的金额是多少呢?33187元,可以活多久,领多久,这才是真正的终身现金流。领20年共计领取663740元,此时本金50万回本了还多出163740元,如果客户在这时选择退保,还能退回752850元留给自己的子女家人,加之前已领的20年客户共计领取1417590元,如果客户不退保一直领钱,即使领到105岁客户的本金50万也一直都在账户里,到105岁账户里还有523418元,所以不但自己终身受益,最终还会给爱的家人留下一笔财富。大家把这2个产品前后对比一下就看得特别清楚,一个只比本金多领了一二十几万,一个比本金多出最少3倍的利益。
所以选择养老年金产品亲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我们花的都是自己辛苦赚下的钱,少则一年投入三,两万,多则一年十万甚至几十万,所以大家在掏腰包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看合同看条款,看现金价值,看保证利益。上述产品之所以利益很高,就是因为长期复利的结果,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4.025%的复利
存10年合到单利4.84%,变化不大
存20年合到单利6.01%
存30年合到单利7.56%,
存40年合到单利9.62%……越往后越是爆发式地增长,所以一款终身锁定收益4.025%且把确定的利益写在合同里的产品才是好的养老保险,但是这样的好产品会渐行渐远,且买且珍惜吧!看懂了第一张银保监会发文图的亲们可以联系我!
如何科学购买养老保险?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如何科学的购买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购买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当然主要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第1种情况就是自己有工作单位,那么就可以通过工作单位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了。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比较合适和划算的。因为通过工作单位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首先是可以由工作单位承担绝大部分的缴费金额和缴费比例,个人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的金额和比例。
所以对于自己来说,所付出的成本和压力是比较少的。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那么我们也可以选择去交纳养老保险,当然是可以选择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或者说你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因为这两种养老保险,我们只能够选择其一来进行参保,那么一方面是要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来选择,另外一方面是要根据个人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我们建议45岁以下的个人,如果说你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那么首先应该考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45岁以上的个人,那么是实际情况,如果说没有任何参保经历的话,那么是可以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的话是可以让自己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方式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是说可以正常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来享受养老金的待遇,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我们始终要记住一点,就是无论你参加什么样的养老保险,要满足15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那么将来才可能正常地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