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1997年,国家《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明确到2000年底关停民办教师制度。其实,随着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高度重视,很多地区从86年以后就没有再新增过民办教师,多是以代课教师的方式弥补教育力量的不足。

民办教师制度是我国建国初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强大支柱,民办教师数量最多时达到了491万人(1978年)。

最初的时候,我国毕竟是城乡二元体系,民办教师原则上属于农民,无法享受退休待遇。后来,国家也建立了民办教师的离岗退养制度,为到达离岗退养条件予以安置,发放离岗退养费。

后来国家也完善了有关制度,从民办教师中选拔一些优秀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特别是1997年国家关停民办教师制度的时候,给予了100万事业编制的名额消化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民办教师是幸运的,他们可以享受到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而且从最后一次聘为民办教师的时间计算连续工龄。退休后也享受到事业编的退休金待遇。

当然,最终仍然有一部分民办教师离开了教学岗位或者当了代课教师。2011年,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代课教师要参加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也要将民办教师纳入到养老和医疗保障。

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很多地方,采取的是按照过去在中小学校教学的时间,每满一年发放一定金额的教龄补贴,山东省是每月20元/每年教龄。

四川、云南、湖北等很多地区则是给予民办教师选择机会,可以通过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养老保险的方式,纳入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

这两种做法都各具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多年,还是希望有关教育部门能够念在过去民办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上,提升有关民办教师的待遇。如果能够按照工龄养老金水平,领取企业退休人员或者退休教师的平均养老金水平,预计原先的民办教师们就非常满意了。

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谢友相邀]!

感谢又一位能为尚存人世不多的【原民办教师】的生活养老问题发声的网友!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由于曾经出身于【原民办教师】,且一贯关注被辞退的【原民办教师】们的生活养老问题。不得不说这一群体老人【原民办教师】的生活养老问题真的很不如人意。

原民办教师,由于他们的大部分青春都奉献给了他们忠爱的教育事业。他们被清退时大多年过中年,造成身无长技,最终成为了被社会边缘化,而使得变成了现在大多数生活窘迫的【老人】。

尽管全国各地都对【原民办教师】的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处理。但确实仍不尽人意。

以云南省为例,从当时的处理来看,确实可以说是令大多数离岗的【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们满意,作出一次性根据教龄每年给于810元补偿标准,也给出了相应购买养老保险的举措[即缴纳近47000元,年满男60岁,女55岁办理退休]的条件政策,但遗憾的是在2012年的时候,能够一下子在短时间内拿出近5万元的【原民办教师】家庭真的不多,所以大多数的老师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在放弃参保的【承诺书】签上自己的名字。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的建议是应该由中央相关权威部门,統一下发相关文件对尚存人世的沒有享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经济照顾的【原民办教师】家庭纳入农村【特困户】【建档立卡】之类作为救助对象进行生活照顾救助对象。或许,这是一个更为快捷而能为广大【原民办教师】们及各级地方政府都能够接受的方法之一吧。

再次向提问者网友致谢!

祝福尚存人世的原民办老师们健康长寿!!

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我就来自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当时小学有十二个老师,除校长是公办老师外,其余十一人均是代课老师,聂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他一生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学生中有巨贾、有博导,有造航母的国之栋梁……

有种感动叫风雨无阻。从我们村庄到学校的路上要经过一条较宽的水渠,上面搭建了一座木头桥,每逢刮风下雨,聂老师就成为我们的守护神,将我们一个一个背过小桥,二十多年风雨无阻。

有种欣慰叫桃李满天下。从我们村庄走出去的学生,几乎都受到过聂老师的谆谆教诲。每当我们中谁评上了教授、硕导、博导,聂老师就会高兴好几天,逢人就夸自己的学生,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高兴。

有种无奈叫老无所依。聂老师只有一个智障孩子,被清退时在学校教了近三十年书,没有退休金,镇上看他家困难每个月补助六百元,但不知道能否坚持到他百年之后。聂老师的境况是我国特殊时期几十万民办教师的缩影,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这些几乎一辈子奋斗在教育战线的民办教师老有所依!

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如今年过花甲的老民办教师还有不少,他们仍然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过着与农民无异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的老年生活并没有得到如同退休公办教师那样的待遇,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很大,也是目前难以彻底解决的教育领域重要问题。

从老民办代课教师所做出的贡献来讲,他们理应得到应有的待遇。虽然部分民办教师在前期通过各种方式,将身份转成了公办教师,但仍然有部分民办教师没有得到转正的机会,而且他们要么继续当代课教师,要么被辞退回家,得到转正机会的民办教师如今的老年生活已然有了保障,但是被辞退或者成为代课教师的老民办教师待遇却无法拥有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显然无法与转为公办教师的原民办教师相提并论。

近年来,各地在解决被辞退原民办教师的问题上也推出了具体的政策,比如:将原民办教师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供教龄补贴、实行教龄与待遇挂钩的分区退休待遇等,从总体水平上来看,各地还是以教龄补贴为主要解决方式,而且教龄补贴的标准普遍较低,难以满足被辞退原民办教师的老年物质生活需要。

在笔者看来,为原民办教师提供比较完善的养老体系建设必须提上日程,毕竟留给被辞退原民办教师的等待时日已经不多,他们多数人已经达到六七十岁。其实,原民办教师的诉求并不多,只要能为他们提供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待遇(比如广东省的待遇解决方式),相信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不需要非得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的退休待遇,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让他们不再为老年生活和医疗再担心即可。

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我认为按他们实际教龄确定每月补偿的标准,比如五年以下的每月补50到100元,五到十年的每月补100到150元,十至二十年的补150到200,20以上的每月补250元(这个档次应很少,20年以上的大部分都转为公办了)。总之,国家与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些民办、代课教师的实际问题,安抚他们失落的心灵,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我也曾经是明白老师,民办教师确实不容易,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当名单教师的,延时和公办教师一样,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上课。早晨上一个半个小时的早自习,上午8点10分上课,上到九点。下午两点上课,上到六点。一天十几个小时,还要上晚自习,真的很辛苦。

那个时候,除了上课判作业,就是备课、刻片子。当然,这些工作呢?都是晚上干的。

那时候的待遇很低,一天十个工分,还有一个月六块钱的补助。到了秋天,麦天放农忙假的时候,还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

后来,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一直涨到了六十一百多块钱,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待遇了。

现在,那批民办教师,都已经60多岁了,因为没有人给交养老保险,所以不能退休,还需要继续干。

虽然他们的待遇不高,但是他们的干劲十足,在云班教室教学的班里,考出去的学生不在少数。

现在他们老了,干不动了,没法挣钱了,怎么摆脱他们的生活困境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国家给他们一定的养老帮助。

我们河北省的做法是这样的,每个老师每一年工作量,国家每月给发放20元的养老金,也就是说,你当了20年的民办教师,到退休的时候就可以领到400元钱。

这对于你们老师来说,也是可以的了。虽然不多,在农村来说,基本上也是够生活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