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自己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可能是很多人在退休后迷惑的问题。有的人抱怨养老金计算非常复杂,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1986年我国建立退休养老基金制度,1991年我国全面推动企业养老保险,1997和2005年国家又先后两次完善了企业养老保险的计发机制,2014年我国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想想至今也就30多年,变化有多大呀?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养老金计算存在一个衔接问题。目前国家统一的养老金计算部分,主要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也是全国统一的。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对于国家建立个人账户以前(1992~1997年)的参加工作的人员,可以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额外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各省市自行确定的计算公式,一般也跟平均缴费指数、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挂钩。主要是针对各地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现在就不会再增加了。不过,过渡性养老金由于跟社平工资相挂钩,保值增值能力非常强。

比如,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1.3% 是过渡系数,根据当时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北京、天津是1%,上海等地是1.2%,最高不超过1.4%。

关于平均缴费指数的问题,有的地方是有视同缴费指数,有的地方直接以实际缴费指数为准。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会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缴费指数等于参保当年所有实际缴费月份的缴费基数之和÷参保当年的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还有很多口径,统一起来更麻烦。

所有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缴费年限,就是平均缴费指数了。当然,求平均缴费指数的时候,如果没有视同缴费,肯定不会将实际缴费年限,也要平均到时同缴费年限上。

所以,具体到养老金计算时非常复杂,要综合考虑。

养老保险多缴一年,养老待遇怎么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无法改变。主要的是未来缴费,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你多交一个月或者一年都能够多领一部分养老金。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如果按照100%的社平缴费基数缴费12个月,实际上可以增加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不用考虑通货膨胀和贬值的问题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收入水平越低,我们工资增加速度就越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最低工资增加和平均工资增加的速度差异上看出来。最低工资近年来一般也就每年增加3%~5%,而社会平均工资每年至少8%~10%以上。这种情况下,低收入的劳动者早参加社保受照顾的程度会更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我们现在缴费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的,每年还会计算利息。如果缴费基数是6000元,每月记入个人账户是480元,一年是5760元。如果不计算记账利息,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每月我们可以领取41.44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未来退休时,社平工资能够达到1.2万元,个人账户的钱数能够实现翻倍,我们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120元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82.88元每月,合计每月能够多领取202.88元。

这并不是结束,仅仅是退休时的待遇。退休后,国家还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增长情况,年年调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时,国家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相应多点的养老金会逐年增加。

所以,我们多缴养老保险肯定是不会白费的,其是中低收入的劳动者会得到更好的保障,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建议年轻人,一定要趁年轻讲的社保

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你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养老金水平不高,也不低。下面教你如何计算。

大家好,我是社保传家思之想之,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百缴费,退休时的退休金应该如何计算?

先来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果你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养老金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金额÷计发月数

现在已经知道你的缴费档次一直按照百分之百来缴费。所以这意味着你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1。

因为社保的缴费上下限就是当地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所以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0.6—3。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但是通过公式可以看出,仅仅知道这一个条件还不够,无法计算养老金。

还要知道你退休时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还有你个人账户的金额,以及你的退休年龄所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你退休时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你的个人账户金额为8万元,缴费年限是25年,你的退休年龄是60岁,因此,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知道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计算养老金了。把这些条件带入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6000×(1+1)÷2×25×1%=1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6元。

因此,你的养老金待遇等于

1500+576=2076元。

当然,这是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下计算的,你可以把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缴费年限,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60岁对应139个月,55岁对应170个月,50岁对应195个月。

然后你就能自己预估养老金了。

当然,在这里再告诉大家一个预估养老金的工具。那就是人社部推出的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登录这个网站就可以选择养老金测算的功能,输入个人的缴费情况的数据,就能自动计算出养老金。

好的,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思之想之。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00%来缴纳社保。到时候的退休金该如何计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说明你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按照100%来缴纳的,最终你的这个缴费指数是1.0。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很多人我们都知道,他的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可能是60%,或者说更低的水平,最终平均缴费指数就达不到1.0的状态,可能只有0.6这样的一个水平。

我们千万不可以小看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因为它是决定和计算,养老金待遇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你的平均缴费指数越高,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更高百/100和60%相比是有截然不同的一个差距,最终你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也是有很大的一个提升,那么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如说都按这15年来缴费。并且是同一年退休的两个人群。一个人按照60%来交纳了15年,另外一个人按照100%来缴纳了15年,那么按照60%来交纳养老保险的这个人,可能最终只能够获得1000元的退休金待遇。但是我们按100%来缴纳养老保险,最终就可能会获得1400元养老金的待遇。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所以说提升自己的缴费指数,对自己将来提升养老金的待遇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按本题意分析能夠得出:此人肯定是一位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要不他绝不可能这么精准知道自已的缴费工资基数,会自始至终是按社平工资的100%缴纳的。

为什么能夠这么肯定呢?这是因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时,是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的。因此,从参保缴费一开始,他就清楚自已的社保缴费工资及缴费指数是多少。而机关企事业参保人员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会是多少。

大家知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保缴费时,是以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自已的社保缴费基数的。而这个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水平,那是参差不齐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缴费基数的。而且,这个缴费基数究竟在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区间内的那一个点上,相信大多数参保人员事先不经计算,并不会知晓。

言归正传。此灵活就业人员除了告知自已每年是按社平工资的百分之百缴社保外,其余计算养老金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并未提供。但是,可以宏观的告诉你,当社保缴费基数为历年的社平工资水平的,按一年的社保缴费年限,可享受1%的退休当年社平工资标准之养老金进行框算,你总计有多少年的实际缴费年限,就会享受多少年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所得。至于你的个人帐户月养老金享受标准是多少,则需用你历年个人帐户的累计储存额作分母,除以你本人专属退休年龄所对应的法定计发月数即可了。

以上两项之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帐户月养老金之和,就是此灵活就业人员的全额基本养老金之所得了。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自始至终每年按社会平均工资100%来缴费。退休时的养老金如何计算?其实这个是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说你一直是按照100%的缴费基数来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那么最终你的平均缴费指数就属于1.0这样的状态,也就是说,自己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平均缴费指数,这样的条件是按照1.0来计算的。

1.0是个什么概念呢?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很多企业的在职职工,由于企业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往往都会选择最低的缴费标准60%来给自己的员工缴纳社保所,以说60%所对应的缴费,标准只有0.6,那么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你1.0就比0.6要高出很多,所以退休金待遇上面也会有一个体现。

我可以从一个鲜明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如说我们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年限,15年来缴纳养老保险的一个人,15年以来一直按照100%的标准来进行缴费,那么另外一个人按照60%的标准来交纳15年,他们最终相差养老金的待遇,实际上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按照100%的交纳社保的人群都可以获得1200元到1500元左右的退休金待遇,但是按照60%来缴纳,可能只能够获得700元到1000元的养老金待遇,这就是他们二者的差距。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退休时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这个计算就相对简单了。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养老金的计算跟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资、个人缴费指数、缴费时间、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等有关系。

题目所说:自始至终按每年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百缴社保,这就等于是确定了其中一个因子: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在此基础上,还是需要知道退休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缴费时间、个人账户储存额以及计发月数)(忽略过渡性养老金问题),才能计算出来基本养老金。具体公式为:

举一个例子。

比如某人2019年满60岁退休,他的缴费时间是累计20年,自始至终缴费基数都等于社平工资,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有70000元,且2018年社平工资是6000元。则计算的过程大致如下:

1,基础养老金=6000×(1+1)÷2×20%=120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70000÷139=503.60元。

以上两项相加,就得到退休基本养老金为:

基本养老金=1200+503.60=1703.60元。

退休养老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步骤,基本上就是这么简单。复杂之处在于参保人的缴费基本信息,需要逐年逐笔核对无误,然后把有关信息输入系统,用计算机程序就计算出来了。

大家如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搜索国家人社部官网-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养老金测算”模块,自己填写有关基本信息进行养老保险待遇测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