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了210万亿元,增加速度11.1%,人均15万元。

有的朋友觉得这样多的钱太多了,是不是货币要贬值呢?目前来看,是没有的。2020年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达到顶峰5.4%以后,开始逐月下降,到了5月份已经达到了同比仅增2.4%,预计最后几个月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大家不要误会,广义货币“并不是人们手中的现金,大多数钱都是以银行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方式体现。真正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7.97万亿元,人均不到5700元。

根据有关定义,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5月份是58.11万亿元,我国的活期存款体量还是很大的。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我们的货币增长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国家是想通过提供货币的方式,引导社会进行投资,降低社会融资的利率,防止金融资金空转。

对于大家来讲,除了存款我们还可以贷款,这也是释放货币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我国住房高达500万亿,如果抵押贷出一半的话,至少可以释放250万亿资金。

所以,对于大家来讲,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广义货币增速对于存款不多的人没有太多影响,对大家影响更直观的还是物价。15万元真的不多,我国城镇户均家庭总资产规模高达317.9万元呢,呵呵。

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被用在印钱上,印得是又快,又好,也算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均15万元,围绕M2是不是超发,市场一直存在争议。

 经济学家用M2除以GDP的比值表示一个国家经济的货币化率,也称货币化指数,2019年,中国的GDP刚刚超过99万亿元人民币,货币化指数超过200%,在全球首屈一指,美国大概是60%左右,日本在150%左右,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回顾十几二十年来的历史,M2增速一直远高于,今年对M2的表述是“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从目前看,M2达到11.1%,要高于GDP增速好几个点,未来货币化指数依然保持上涨。

我国M2确实很高,要比美国高很多,这与我国金融和经济结构有关,经济方面我国一直是投资拉动,对资金要求很高,像铁公基投资/地产和钢铁汽车水泥等投资都是资金密集行行业,而投资对经济拉动边际效应递减,为了维持经济增速,就不断加大投资,货币需求量很大,我国是以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为主,货币派生能力较大,M2增速就会很高。

货币存量超高,以贷款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货币大多以存、贷款形式集中在银行体系,使风险过于集中,因此反复强调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缓解金融市场风险,股市IPO长期面临巨大压力,股市走势极度不振,投资者颇有微词。

货币超发缘何没有带来高通胀,在于地产成为资金蓄水池,大量资金囤积与地产行业,高房价挤压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很长时间消费不是拉动经济主要动力。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吸纳大量流动性,可能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

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印钞是稀释财富,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增加GDP,化解地方债危机......

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马上就更多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让你更有钱,当然是平均数了。津巴布韦人均比这还多,我们在努力,加油中

5月末央行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平均每人15万,为何要这么多货币?

截止2020年5月末,中国M2存量210万亿(约30万亿美元),那么30万亿处于什么水平呢?我们以美国来做参照,同期美国的M2存量约18万亿美元,也就是中国印钞的钱接近美国的两倍。再看一下GDP,2019年中国GDP总量约14万亿美元,广义货币M2占GDP比重高达214%,美国GDP总量高达21万亿美元,广义货币M2占比约86%。很多人说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肆印刷货币,其实数据最直观。

适当的通胀可以提振经济,尤其是当下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没什么比印钞更简单直接,向市场投入货币,降低资本使用成本,让钱流通起来,带动经济。美中不足就是容易引发通胀和滋生泡沫,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受到拖累,IMF此前下调各国经济增长预期,GDP降低几乎已成定局,现在各国再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刺激经济,避免经济萧条,造成永久性损伤。

当前全球央行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印钞,增加货币市场投放,避免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陷入衰退。这些货币也将流入市场,可能涌入股市债市楼市或者反映在物价上。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