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得出来的。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当然,这个数值只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可能有一些低收入人群被平均了。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4389元。也就是说,有一半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4389元以下

实际上,根据人均收入的正态分布曲线,应当有一半以上的人群,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万元到1.8万元之间,这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实际上,在东部地区,大家的收入普遍较高。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我大哥常年从事大棚种植,每年收入至少在十五六万元。当然扣除各种成本费用以后,每年也有10多万的净收入。不过他们的收入浮动很大,遇上好行市,一天摘的蔬菜卖能挣一两千元。可是遇上不好的行市,连人工费都出不来。

但是在西部偏远地区,一些农村确实也无法种植大棚或者特色蔬菜、经济果木或其他作物,这样的地方收入就非常低了。毕竟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工业化生产越来越高效,仅凭侍弄几亩土地种粮食,真的不会富裕到哪里去?

确实有很多地方,穷就穷在地理位置上。比如说,四川凉山上的悬崖村,在那里,怎么努力都富不起来的。还好国家已经支持他们进行了异地搬迁,全部84户居民已经搬迁完成,住上了楼房。原先的悬崖村将会开发成为旅游地。

2019年末,我国城市常住居民已经有8.48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当年新增城镇常住居民1700万人,但是我国还有5.52亿乡村常住居民,希望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让更多的乡村常住居民进入城市并实现就业,挣得更高的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毫无疑问被平均后的财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和西北地区的农村收入能一样吗?南方城市的农村收入,和北方农民的收入有可比性质吗?当前农村从我看到的来说,脱贫完成,解决好温饱问题,吃喝无忧这是一个很真实的现实,但是你要是说人均支配收入都能达到1.6万元,那只能是平均是个例,是一些农村,而不是普遍的农村事实。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拿我自己来说吧,三十多岁,一家四口两个孩子,全家人的收入来源就就是我每月打工收入的3500元钱,再加上家里有四亩地,即便是按照我全年收入42000元,在加上种地的收入4000元,那么加在一起就是46000元,按照人均收入1.6万元,四个人合计64000元的收入,我还差了18000元钱:(不好意思我有拖后退了)要知道我的收入是一个农村能打工的劳力的正常收入,那些打不上工的?那些老龄化家庭那?

我的爹娘50多岁的人,一年两个人怎么挣32000元?我爷爷奶奶70多对的年龄,干不了农活打不了工,一年有怎么收入32000元那?所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数字,是绝对不能反映出当前农村生活的,真实收入和处境的。

真正生活在农村人都知道,农民的收入是非常单一的,打工种地就是这么两样,打工那去外地挣钱工资多点,但是背井离乡把妻儿老小一家分开了,在外打工没技术没文化,都是出力气活,工资能有多少?再加上农民打工,过了50多岁,身体基本上就跨了,就干不动重活了,那么又能收入多少?

过了60的农村老人,就指望着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再加上那一点土地的收入,他们一年都挣不上16000元,有去那里支配这16000元那?

再说种地吧,按照我们这里土地肥沃,有井水可以浇地,算是种地基础非常好的,一亩地一年种植玉米小麦,最多纯收入也就是1000元,大家可以算算一年又能剩余多少钱那?所以农民的收入其实最好计算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富裕。

当然了每个村里都有一些有钱的农民,可是种地能手又有几个,又有几个农民能够种植好经济作物的,能成为种粮大户的,又有几个懂技术会养殖的那?

我是农村小小李,喜欢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转发和评论点赞。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看到这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作为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又被平均了,感觉的非常的可笑。按照一个家庭有4口人来计算,这样一年一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了6.4万元。但事实上一个家庭每年能花上3万元钱,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家庭。

就像网上传的一个段子一样,那就是与马云平均的话每一个人都是亿万富翁,但是马云可以有无数的钱花,可以任意的去花钱,可被平均的那个人有可能是穷光蛋,或者说兜里也仅仅有几百块钱而已。所以被平均的感觉就有一种被虐的感觉,或者说被忽略的感觉。

对于农民家庭一年人均能够支配1.6万元,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普遍的,但也不在少数,这就需要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了。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西部地区的收入要高一些,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地区相对来说收入要高一些,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相对收入要高一些。

本人作为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一家有4口人,每年家庭的主要收入就是本人一个人搬砖挣的那一点钱,每年带回去也就在3.5万元左右。对于家里还有6亩地,每年的收入也就在5000元左右,主要种的是玉米、大豆,还有红薯、花生。这样算下来一年一个家庭可支配收入也就在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仅为1万元。

今年我们的总理已经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有6亿人每月的收入仅仅为1000元,一个人一年的总共收入也就在1.2万元,而可支配收入却达到了1.6万元。所以对于这个数字来说,只是从统计方面来表达的,是被平均以后的数字。从某些方面来说,只是表达了农民这个集体,总的收入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而已。

总之,对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这是从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业的总产值进行平均的一个数字。但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农民的收入悬殊非常的大,或者说贫富现象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于农民这个大群体,目前有5.5亿农民,至少有4亿农民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1.6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非常感谢,这个问题我来回到!

相信很多人看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点六万的时候,都非常惊讶自己难道又一次拖了后腿?

人均支配1.6万。

结合自身家里的情况,按照五口人来计算,一口人一点六万五口人,也就是说一家大概有八万元左右的可支配收入。

试想一下,您今年家里收入超过八万了吗?而且这可是可支配收入。

仔细回想一下,跟我们之前种植的玉米一年的收入相比,别说1.6万了,能挣一万块钱就算不错了。

再加上家里的各种开销实际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

这个数字虽然表面上好看,但是在农村很少有人能够完成。这也就是现如今很多人说自己拖后腿的主要原因。

但凡有可支配收入,都不能按平均来算,一旦平均之后,你会发现南北差异非常大,东西差异非常大。

南方沿海地区的农民相对于北方靠近内陆的,多以种植为主的农民收入要高不止五倍。

东边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西边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十倍不止,但是算平均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差不多,东边少一点,西边多一点,平均下来大家也都有钱花。

实际在您兜里的钱有那么多吗?并没有。

现如今在农村,很少有农民还在老老实实的种地了,有条件的年龄稍微小一点的都外出打工了。因为和种地相比,打工一年的收入可能顶上种地3年的收入。

这就是现如今农民都愿意外出打工,不愿意在家里务农的根本原因。

你说现在的农民有真正意义上的在家种地的农民吗?

去过农村的,都应该对这个话有所了解,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农民。

真正的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吃饱穿暖了,也想追求高品质的小康生活,也想追求高品质的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奈何兜里钱不够,还是要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是少数!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讲过,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一千元左右,我想绝大多数在农村吧,单纯靠种地己不能养活他们,只有外出打工才能维持养儿育女,赡养老人所需,实际农民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种统计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方式可能有误,就如同水桶定律一样,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块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高,贫穷的居民依然贫穷。

这种统计没有现实意义,如同十个人一起就餐,其中一人吃了两斤肉,其余九人吃的窝窝头,然后统计人均每人消费2两肉,你觉得合理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