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这个理由当然是“不得已”。
其实90%的就业者都不得已,只能忍受对现在工作岗位的种种不满,只能安守现状,尤其是私营小厂的工作者
他们很少有人有专门的技术或者能力,能够从事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除了出卖力气以外不能干别的。
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仍然非常庞大,全国2019年实现就业人员7.77亿人。数量庞大,对于无竞争就业岗位的工资就会进行压低,因此工资水平低也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在一个区域内,你跳槽到哪家单位都是一样的工资,一样的情况还有必要吗?
不按月发工资,没有节假日,这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经过这些年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安于现状,不去投诉维权了?为什么呢?企业倒了,你怎么去挣工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跟企业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如果企业倒了,你也就失业了。
广大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是提供社会就业岗位的造血机器,像是社会等一个个造血细胞,如果细胞死一半,上亿的工作岗位没有了,结果怎么样?他们的违法行为劳动部门不是不查处,但是一般取的是投诉举报的方式才予以查处。如果民不告,一般官不究,比如说社保缴费基数只有这样,根据调研显示,有70%的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不合规。对于劳动者,当离职的时候去维权是最合适的。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工资越高,跳槽的概率越高,越不需要安守现状,这就是他们工作岗位的可选择性越多。
所以,社会是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存在就是有其道理的。
不过还是希望我们国家快速发展,经济越发达,像这样的情况就会越少,一样是优胜劣汰的。
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不接地气......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在看待现象、问题时找不到根源。这个问题其实就属于最典型的“不接地气的思考问题”的案例。
一、天下苦人多,很多人不是“愿意”而是不得已,没有更好的选择。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稳定、工资高、每月按时发放?只是很多人的能力、社交圈、技术水平、人脉、资讯、资源渠道等等是有限的!
他们在一家私营工厂里工作,能够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收入已经很幸运了。虽然工资可能无法按时发放,但是毕竟能够拿到该拿的薪酬,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谈“愿意不愿意”啊!
不愿意又能怎么样?辞职?辞职了之后呢?没有更好的工作谁给饭钱?一大家子怎么过日子?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亲口听他们说过“不愿意”就认为他们愿意吧!他们或许嘴巴里只能说愿意,因为:没有办法呀!
二、还有些小厂里的核心骨干人员,确实愿意。无论大厂、小厂,可能都会有一些核心骨干人员的。无论其他的普通员工的待遇、发放工资的日期是否固定,那些核心骨干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因为很多小厂就是依靠一些骨干才能撑下去。老鬼的一位远方亲戚就是一个小锅炉厂里的焊工。他是老板眼里绝对的技术一把手。老板离开他的话,很多疑难问题很难解决。因此,他根本不用担心老板发放工资的时间以及额度。他每年在厂子里拿到的薪水要超过普通工人很多很多的!只是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而已。
因此,确实有部分人员是愿意的。
三、多数最基层的劳动者,在求职方面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不是简单的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老鬼站在一些小厂职工的角度说句话:说实话,我也不愿意,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现在只能找到这个工作,不干不行啊!谁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干的话家里的开销怎么办?
并非所有人依靠目前的能力、水平、资源,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的!特别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薪酬水平差异较大、企业规模与实力业有巨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凭借现在的实力干自己愿意干、想干的事情哦!
说的更直白一点:首先第一位的需求是生存!
很多从业者,不是衣食无忧的人,不是那些即使暂时找不到工作也能够得到父母资助的人!他们不敢轻易的放弃手头的工作,否则那将意味着收入来源的断档!
用一个说法可能更贴切: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即使不愿意也得愿意!
四、不客气的说:提出此问题、思考此问题的朋友,大多是没有生活压力的人下个月孩子的学费必须要交上去!这个月天气冷了马上要买上几顿煤准备过冬!
老人又该买后面三个月的药品了;
明年春天家里的房子必须要翻新了;
去年借朋友的那两万块钱争取今年年底要还清;
......
生活的压力!这对于很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而言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轻飘飘的说“愿意不愿意”?
说的稍微难听一点:谁也别笑话谁!等你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不见得能够混的多好,有多大的成就!
谁没自信过呢?可多数人还是普普通通的“众生”而已。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现状。
您是否知道:思考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对广大基层劳动者最大的不尊重?
您是否知道:思考这种问题,是对于底层的、最普通的、没有太多一技之长与能力大众的亵渎?
或许您真的是无意的,或许你真的没有那样想,但现实就是如此。因此,请深思!
思考一下吧,对我们的成长是要好处的......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黄世仁女儿去了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回来看到杨白劳可怜,就问他:
“杨白劳大叔,你为什么愿意天天做工,没日没夜的干,一刻也不休息呢?”
“唉,这都是命啊,这驴打滚,老还不完。”杨白劳叹息到。
“那你为什么又愿意把喜儿嫁给我爹做小呢?”她又问到。
“这谁说的,不是你爹强逼吗?啊啊……”杨白劳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
把“无奈”说成“愿意”,这向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的强词夺理,明显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我觉得真应该让题主去这种私营小厂干几个月以后再来提问。
而且说的也不太符合事实。
据我所知,原来确实有不少私营小厂不能按月发放工资,也没有什么节假日,那是因为原来劳动力多,老板可选择的余地大,反正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越来越难招,没有节假日、工资都不准时发,工人要不是直接走人,要不就直接投诉到劳动部门了,谁还敢这么大胆?除非是地下工厂。
不按月发工资、没什么节假日,你说在工地上还有这种可能,但人家工资拿的还是可以的,也是一年一结,不能拖欠。除此之外,说在公开化的私营小厂还存在这种情况,我真的不太相信。
即便有,也只是极少,因为市场会说话,没有人傻到外面大把工作机会,却非要蹲在一个没有工资拿却天天加班的地方吧?真要是待在这里,那也是有所图。
比方说,等着拿补偿。这个小厂不行了,发不出工资了,但老员工干了很长时间,希望辞职之前能拿点补偿,于是就在这里先耗着,哪怕骑驴找马也好啊。
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能是觉得习惯了,什么都熟悉了,老板、环境、工友,配合起来不存在问题,或者干脆混成老油条了,觉得换起工作来麻烦,还不一定有目前好,索性就不换了。这种人,就是患上了典型的环境依赖症,对加班加点和没有节假日,已经钝化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私营老板给的工资超出了行业平均水平,工资不能正常发,但总归迟早都发,而且管理比较人性化,员工家里有什么私事,只要时间不长请假的话,都是不扣工资的。这种管理看上去不正规,但也符合一些人的胃口,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在一个地方干下去,不存在愿不愿意的问题!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我在山东临沂和江苏徐州都工作过,我从事家具板材行业,有很多原材料供应商都是小工厂。
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我经常去了解产品情况,和常和那里工人沟通,知道很多情况。
这些小厂的工资有两个月发一次的,有半年的,也有每月给一些生活费,到年底结清工资的,没有节假日,但是大多数工人都愿意在这里工作。原因是:
一,有一些员工家里就在工厂附近的村子里。
在家门口工作有工资挣,还不耽误种地带孩子照顾来人。所以非常安心也珍惜工厂提供的这份工作待遇。
二,一些外地来务工的,小厂老板给提供夫妻单间宿舍,有厨房和卫生间,条件还不错。
暑假接孩子来玩,老板多提供宿舍给方便。我在临沂的一家板子供应商,厂里三十多对外地夫妻在工作,平时每月支付一千元生活费,年底可以结清,夫妻俩合计可以领到十几万到二十万的一年工资。
这些夫妻一起的现在都买了车,年底老板发了很多生活日用品做福利,载满一车高兴回家过年。
三,是在小工厂里,工人感觉自由宽松,没有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的约束和压抑。
家里有事了打个招呼就能走,都是计件工资,等家里的事办完了,晚上自己回厂里继续干活挣钱。而且,小厂里基本上没有管理干部,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和工人称兄道弟的,关系融洽好说话,很多工人不愿意走的心里话就是:这里老板对咱不错,当咱是兄弟,工资早发晚发不是问题,老板都会给结清的。
我在的家具公司也是私人老板 十几年没有拖欠过工人工资。
现在制造业举步艰辛,大环境大气候都不利于经营和发展,国家也积极出台政策扶持鼓励实体行业要坚持。
我在制造业工作多年,深感奋战十几年制造业的老板才是真的产业报国的有道义的人。
我是赢在职场的滴水之恩,欢迎朋友指点评论。
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因业务需要我接触过很多小工厂,那种小作坊式的工厂!员工人数不多,工作环境不是特别好!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在里面做!感觉工作氛围还是可以的!
很多时候小工厂要求管理并不是那么严!对年龄和文化要求也不高!对于年纪大的人,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地方工作不好找!他们在这里工作,反而自在!在厂里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就可以了!工作时间久了,跟同事跟老板关系好!就会一直干下去,不想再去受找工作的苦!
小工厂工资大多是以发现金的方式,对于工资来说,基本上都能够按月发的!还是很少有拖欠工资的,既然能干的长,说明老板比较好实在!小工厂偶尔发点小福利,过节的时候发桶油发点生活用品!最容易拉拢人心,留住工人!这都是聪明,老板使用的伎俩!我认识的,一个师傅,就在一家五金作坊干了十年!我问他,你怎么能做这么长时间?他说:"老板对她好客气!过节发福利,年底发奖金!回家还给买车票!在这里实实在在能挣到钱!我们年纪大的人就不想换工作!"
在小厂偶尔家里遇到有点什么事情,跟老板打声招呼,就能马上回去!不像大公司,必须得请假,还要提前,有些人就是特别不习惯这些条条框框!小厂自由,工作辛苦一点,工资也还是可以的!
小厂有小厂的优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并不是大公司工作就一定有成就!有时候在小厂里工作反而能够释放自己,学到的也会更多!做的多,因为你每一样都要去面对去学习!
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说个我身边的故事,一个亲戚今年40多岁,高中文化,在自家附近的一个个体工厂打工,单休,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工资也就四千左右的水平,这样的一份工作他已经坚持做了好多年!
我问他:这么辛苦的工作,收入也不算高,为啥不辞职换一份呢?
他说:主要是没信心,我一没有文化,二没有口才啥的,到别的地方去搞不好还要受气,现在的单位离家近,起码人头也熟悉了,还是就这么干着吧!
我听了他的回答,不免有些心酸,是啊,但凡有信心的为啥要选择这样一份辛苦又钱少的工作呢?
这个故事就反映了话题所描述的现象,我再说三点个人想法。
一、但凡有的选择,为啥还会做这样的工作呢?如果你今天是都市白领,每天进出写字楼西装革履的,你肯定无法体会在工厂一线比996还辛苦的工人们!
那种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我亲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了好多年,他也不是没有过梦想,年轻时曾经也开过店做生意,可后来亏了钱不说还被人骗过,所以就老老实实去工厂打工了。
大公司进得去吗?我想即便有机会,他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应聘。
说白了,这就是个选择权的问题。如果懂点PPT、EXCEL或者文字编辑的,哪怕去做个文员也舒服些啊。
私人小企业里上班,工作时间没有保障,甚至连月薪都未必及时能发出来,但是知道又如何?你可以有第二种选择吗?
我听过亲戚说的经历,可以体会他这种感受,深深理解。
二、你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亲戚一个淳朴的农民,他会用手机,但很少关心外面职场上的一些变化。
我有次和他说:现在一些蓝领技工都非常吃香呢,月薪不比大学生低,如果你可以去考个证书啥,换个工作容易很多。
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考证的事情,那很难吧?还是不费这个心思了,安安稳稳就打打工行了,养得活家里就够。
我有些无奈,也有些悲哀。其实他多年来的思维有些定势了,他难以接受外部的一些新事物或者新思路,也从不去了解人力市场上的行情变化。
他脑中想的也许还是多劳多得的传统模式:只要我踏踏实实干活,就可以拿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况且农村里都是自有住房,外面房价高他也不打算买。
思维决定出路,这个年头思维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你就有被时代所淘汰的风险。
我不敢想,如果亲戚工作的这家私营小企业有天倒闭了该怎么办?他这个年纪上去真的令人担忧。
三、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私人工厂模式,是当成技能的锻炼当然,也有些人是心甘情愿在这样的工厂上班的,特别是一些学历不高的年轻人。
我曾经给一个网友做过职业咨询。
他就是学历比较差,老家出来后到我们浙江的一家民企工厂来打工,学习经验和技能。
他说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哪怕到小一点的工厂打工也比留在老家的小作坊来得好。
所以在我们当地,工厂的一线工人里面有许多是外地过来的,他们能吃苦,也愿意学东西,甚至工资起步低一些也无妨,等干个几年后,经验有了能力提升了再谋求到薪水更高的地方去赚钱。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思路也是条选择,起码是为了成长而努力,眼前看起来是自己吃亏了,但长远来看还是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写在最后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领域自媒体营销号TOP5,六个月时间粉丝从0到10万+,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多家头部平台签约作者,欢迎点击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