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中国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太多了,甚至连“皇帝”二字都取自其中,而关于他们到底都是哪些人,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典籍记载都有一定的出入。

比如《三字经》里面的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尚书》里面则是燧人、伏羲、神农;而在《春秋》里面则是伏羲、女娲、神农等等。总而言之,三皇并不是固定的!

咱们就来讲讲这几位出场频率比较高的!

第一位:燧人氏!

关于他,其实就四个字:钻木取火!这对于人类德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是将人和野兽区分的标志,因为有了火,人们才不用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文明得以开创!而且更为重要得意义是,这个火不是像西方神话里那样,是普罗米修斯去奥林匹斯山上偷来的,而是咱们自力更生,用双手钻出来了的。这象征一种向命运抗争的不去精神。所以再许多传说中,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

第二位:伏羲氏!

此人是远古传说中公认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传说他是母亲华胥氏再雷泽踩到了雷神的脚印,有感而生,其乃是人首蛇身,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八日。

为什么说他是公认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呢?因为按照传说,他对于华夏先民有着教化之功,开创了文明!传说他创八卦,开阴阳,教人以捕鱼狩猎等生存之道,首创婚丧嫁娶等伦理之德。他还取蛇身,鳄头,鹿角,虎眼,鲤鳞,蜥腿,鹰爪,鲨尾,鲸须,创造了华夏图腾——龙,龙的传人自此诞生。所以,他对华夏民族德形成,有着非常大德功劳,因此得以成为三皇之一。

第三位:神农氏!

此人与前面两位一样,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制耒耜,种五谷,教民稼穑。这意味着华夏先民的生活方式开始由游牧渔猎转向了农耕,这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转向文明社会的又一大标志。而关于他勇尝百草事迹,同样象征着华夏先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敢为人先,乐于奉献。此外他还编撰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这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当然,至于他是不是炎帝,着还得两说,毕竟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与炎黄二帝时期不是太匹配。所以我更倾向于炎帝是他的后人。或者是神农氏原本就是一个部落,而炎帝则是部落首领的代称,教民稼穑的炎帝和与黄帝争天下的那个炎帝不是一个人。

第四位:黄帝!

这位应该就不需要我过多介绍了吧,咱们中华的“人文初祖”,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当然,在许多典籍里,他是在五帝之列,别列位五帝之首。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五帝除了黄帝以外都有哪些人!

第一位:颛顼,传说他是黄帝的孙子,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收服蚩尤部族,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真正统一。同时他还划分天下九州,分别为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华夏九州之名由此而来。在神话传说里,他乃是火神,曾与共工大战,导致不周山倒塌,这才有了后来的女蜗补天。

第二位:帝喾,他是颛顼侄子,他创制二十四节气,温和待民,在位数十年,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在神话里,他是天帝的原型!

第三位:少昊,此人身份很多,有说是黄帝的儿子,也有说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还有说的秦人的始祖,但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是没错的,他推动了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融合,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位:尧,第五位:舜,第六位:禹;这三位想必不用我多讲了吧,尧,舜禅让,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大禹治水,建立夏朝,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传说。

当然了,关于尧,舜禅让一说,由于《竹书纪年》的出土,遭到了许多质疑,这个咱就不多讲了。

总而言之,所谓的“三皇五帝”大概就是这些人,他们都是华夏民族在形成时期的一些杰出部落首领,为华夏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其相关的“神话崇拜”,更是后世对于其贡献的肯定!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就如同我们说几大古都一样,存在一定争议。总体而言,三皇五帝指的都是传说中的角色,半神半人,甚至都是神。三皇的不同说法

1,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没有具体姓名。

2,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没有具体姓名。

3,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4,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5,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前面两种说法里的三皇没名字,似乎没给人类做出什么确切贡献,缺乏亲近感。

后面三种说法里的三皇给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对他们比较熟悉,具体包括:

1,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等十项专利,教人熟食,开创人类文明。

2,伏羲氏,又名青帝,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促进人类发展。

3,神农氏,又名炎帝,尝百草,教给人类农耕,制陶,集市,医药,促进人类进步,并联合黄帝打败蚩尤,成为炎黄子孙之始祖。

4,女娲,造物造人,补天救世,制乐立媒,人类就是她造出来的,没有女娲,就没有人类,相当于西方的上帝。

5,黄帝,又名轩辕氏,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统一华夏,并联合炎帝大败蚩尤,成为炎黄子孙之始祖。

上述五位的层次和贡献,无论谁都当得起“三皇”的称呼。

五帝的不同说法

1,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

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3,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出自《礼记·月令》。

4,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出自《尚书序》。

由此可见,五帝中的有些人选,与三皇是重复的,比如黄帝(轩辕)、伏羲、炎帝(神农)等,而尧、舜这两位领袖晚于黄帝的时代,似乎在资格上有所欠缺。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三皇五帝”的哪些版本?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1、关于三皇的神话

三皇是传说五六千年前的人类祖先,最初分为天皇,地皇和人皇。但是具体到那些人是三皇,其实还是有分歧的,大约有这么几组待选的。

在《尚书大传》中记载的三皇分别是:燧人、伏羲、神农,这一组流传最广。

而在东汉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中则记载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

这里面伏羲和神农是固定存在的,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所以最初的伏羲形象也是蛇身人面,据说伏羲教会了人们结绳记事,他还创造了先天八卦。伏羲姓风,姓也很拉风,据说他活了一百一十岁,在旧石器时代出生的伏羲能活这么大,大约真的只是传说了。

伏羲的传说很早就有了,在先秦的文献中就有关于伏羲的记载。

神农氏。据说神农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吃下的各种植物在身体里的变化,神农借助这项特异功能,遍尝百草,分辨出来这些植物那些能吃,那些能入药,他更是教会族人认识这些植物,教会他们种植五谷,饲养牲畜,让族人从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

神农还根据自己遍尝百草的经验写成了神农百草经。

另外入选三皇的燧人氏,最大的功绩是教会了人们钻木取火,从此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开来,开始学会吃熟食。

女娲则更是上古大神,神话中她一手创造了人类这个物种,据说女王照着自己的模样,用黄土开始捏小泥人,捏完之后照着泥人吹口气,泥人就复活成了真人了,后来女娲捏累了,于是用自己随身带的小皮鞭开始抽打泥土,这些泥点子落到地上也变成了小人。

但是她亲手做的泥人都成了富贵之人,用鞭子甩出来的泥点做的人则成了下等人。

2,关于三皇的人话

三皇真的存在吗?不太好说,因为他们的存在只是在神话故事中,即使史记记载过三皇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

有人曾经设想过,三皇大约是古代比较大的部落首领,因为他们是部落里最大的存在,类似于猴群里的猴王,所以他们掌握着巨大的交配权力,导致他们的后代在部落中是最多的。

因为后代众多,他们的基因就传了下来。

复旦大学做过一个基因实验,根据实验发现中国在5000年到6000年之前出现过三个超级祖先,这三个大约6000年前的人的后代构成了现在汉族人群的40%以上。

所以三皇的传说未必算是空穴来风,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超级祖先。

3、混乱的五帝

五帝的传说也有几种,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这些记载中的五帝,有的和三皇重复,比如神农,有的则是一个人数个名字,比如庖牺和太昊都说的是一个人,伏羲,也是三皇之一。

五帝其实大多是在黄帝家流转,五帝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名叫公孙轩辕,后来他改成了姬姓,所以他又叫姬轩辕,黄帝死后或者成仙后,他的帝位传给了大儿子姬玄嚣,玄嚣同学也就是五帝中第三四组的少昊。

玄嚣死后,他手下的大臣共工觊觎少昊的位子,但是姬家人不想让外人继承大统,于是少昊的侄子姬高阳挺身而出,大战共工,最后成功赢得战争,当上了华夏联盟的位子,这位高阳是皇帝二二儿子姬昌意之子。

这位姬高阳就是五帝中的颛顼。

颛顼有个侄子叫俊,也叫姬俊。15岁就帮着颛顼打理江山,15年后颛顼去世,姬俊就把打理好的江山继承过来,这位姬俊同志就是帝喾。

姬俊的爷爷就是少昊,也就是此时权力又回到黄帝大儿子少昊这一枝上来了。

姬俊只有俩儿子一个女儿,他死后华夏联盟的首领位子传给他长子帝挚,这哥们为人稀里糊涂的,司马迁用两个字形容他:不善。

这两个字给了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清人说他:

挚荒淫无度,诸侯废之。

反正他当了九年后就把部落首领就禅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放勋,这位放勋就是尧。

我们说过姬俊同志有俩儿子一个闺女,姬俊这闺女也挺有名,名叫嫦娥。

这位嫦娥就是后来上天后和猪八戒闹绯闻的那个。

也就是说嫦娥其实是尧的妹妹。

五帝最后一位舜则比较不好说,舜娶得是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但是舜的祖上也是黄帝一支,是黄帝的小儿子叫姬昌意,姬昌意的儿子就是颛顼,颛顼又有儿子名叫穷蝉,舜是穷蝉的五世孙。

但是尧帝论辈分管穷蝉叫叔叔啊,所以舜娶的尧的两个女儿,论辈分他应该喊娥皇女英太奶奶才是。

真乱。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纷杂,没有一个统一历史记载,有关“三皇五帝”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我这里根据本人最常看到的记载,为大家徐庶。

三皇指的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在三皇未成之前,人类茹毛饮血,与野兽一样。因为三皇的出现,带领这人类脱离原始和野蛮,形成最初的文明。

天皇伏羲

华夏典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人首蛇身,与兄妹女娲通婚。伏羲演变先天八卦,创立文字和姓氏,发明了瑟,创作曲子,为中华人文祖神。

地皇神农

上古部落首领,九代炎帝之首,传位530年,因懂用火技巧而得王位,成为炎帝。神农创造农具,教人耕作,尝遍百草,谱写《神农百草经》。

人皇轩辕

华夏部落首领,称为中华“人文初祖”。轩辕四处征战,所征服部落后取部落图腾一部分合凑形成龙,故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后来轩辕打败炎帝和蚩尤,吞并炎帝部落形成华夏族,封禅与泰山:泰山为中岳,中央属土,土为黄色,故称黄帝。

五帝

颛顼、帝喾、尧、舜、禹。五帝开始,人类从部落形成更大的族群,直到禹建立夏朝成为奴隶制国家。

颛顼

黄帝之孙。颛顼即位后与炎帝后裔共工开战,打败共工,号“高阳氏”。颛顼即位后,首次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颛顼在位78年,享岁98年去世。

帝喾

黄帝曾孙,叔父颛顼去世后,继承帝位,号“高辛氏”。帝喾当政,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深得民心,开创太平盛世。帝喾探索天气和物候变化规律,以此划分四时节令,知道百姓从事农畜业运作。帝喾在位70年,享年105岁。

号“放勋”。帝喾之子,尧在位时,为让百姓尽其言,便设谏言鼓;为让百姓攻其错,便立诽谤木。尧命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动向,确定二十四气节,指导农业生产,确定一年为365天,并用闰月来调整四季偏差,从而让华夏农民进入飞跃的农耕文明时代。

颛顼的六世孙。尧通过观察发现舜的德行皆让他满意,便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并传位给他。舜上位后,把天下分为12州,选贤人上任为州长,让州长代为管理。舜整顿礼制、威福四方,惩恶扬善,四海宾服。

受舜禅让承帝位,建立夏朝,开创国家文明制度。定历日为夏历,炼制九鼎,代表九州,寓意禹为九州之主。禹在位期间,黄河水发泛滥,淹没民屋田地无数,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不入,曾打败淮水水妖吴之奇。禹结束了华夏的部落形态,创造了“国家”这种新的政治形态至此,中国正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阶级社会,,禹让天下百姓有了“国”的概念,夏朝从此在历史上诞生。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风餐露宿到茅屋遮顶、从部落到国家、从原始到文明。华夏先祖一路劈荆斩棘、勇往无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人们所说的“三皇”是史前传说时代创世神话中的创世伟人;而“五帝”,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的大氏族部落的杰出首领。关于“三皇”,有人说是天皇、地皇、人皇, 也有人说是燧人、伏羲、神农,还有人说是伏羲、女娲、神农。关于“五帝”,有人说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司马迁则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虞舜。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自古就有“三皇五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说法,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取也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也可见“三皇五帝”在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

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三皇五帝”,了解下中华民族之根源(如有不同意见,关注小编,欢迎指正):

“三皇”关于记载说法较多,不能准确确定:

第一种说法认为:“三皇”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史记·始皇本纪》中李斯的奏议,李斯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而《春秋命历序》则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为了调解这个矛盾,宋代的罗泌在给《路史》作注时,引孔衍《春秋后语》认为泰皇即人皇,故:“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第二种说法认为:根据《尚书大传》,《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三皇”为:燧人、伏羲和神农,这种说法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 根据《春秋运斗枢》“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

第四种说法认为: 根据《礼号谨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第四种说法认为:《通鉴外纪》此书中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第五种说法认为:《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

或许还有其他史书的不同记载,小编在此就一一细说了,小编今天就讲一下流传最广的“三皇”——燧人、伏羲和神农

1、燧人

燧人:燧人氏(燧皇)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使人类可以用人工取火改变生活方式,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奉为“火祖”《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2、伏羲:

    伏羲: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3、神农:

    神农,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吴、颤琐、帝、尧为五帝。

    ................

    与“三皇”一样,“五帝”也存在众多说法 ,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认可度比较高的“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

    黄帝:“人文初祖”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生于有熊(今河南郑州市)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相传,轩辕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她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她的妻子发明了养蚕缫丝,我国最早的畜牧业生产与养蚕、舟车、房屋、衣裳、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等的发明创时期,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颛帝:

    颛顼号高阳氏,五帝之一,据司马迁《史记》所载,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操控全国时,“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同时,所属地图较以前则又扩展不少,东至蟠木,西至流少,南至交趾,北至幽陵。。

    帝喾:

    帝喾: 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帝尧:

    帝尧:五帝之一,《史记》中记载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在他的治理下,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尧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舜。

    舜帝:

    帝舜:五帝之一,身世寒微,以笃守孝道而出名全国,帝尧把他选定为继任者。舜也不负所托,终究以身许国,崩于苍梧之野。舜还传承了禅让全国之美德,让治水有功的大禹继位,为后世景仰。

    不管三皇五帝是谁,天下炎黄子孙同宗同源,这种血脉亲情当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谢谢大家查阅, 欢迎大家指正与关注并与“刘家五叔”一起谈论古今中外历史趣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