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取消事业编,编制工变合同工会有什么影响?
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度,2020年底之前,我们国家将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改革并不意味着取消事业编。
事业单位首先要分成三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措施。比如说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将有关行政职能逐步归还给行政机关或者转化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逐渐自负盈亏,转为企业。这一部分事业单位肯定是要取消事业编制的。
中间类的事业单位就是大量的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这一部分事业单位根据经费来源的不同,主要也分为三类:比如说经费全部来自财政拨款的不能或不宜有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一般是公益一类,广大中小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是公益一类。
另外,还有财政给予经费补助或者差额拨款的公益二类,以及经费自理的公益三类。高校和公立医院一般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以后,公益一类编制还是有的,毕竟各个公益属性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可能用人无限制。
不过,对于一些高校和医院,国家会采取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他们会取消编制。取消编制以后,确实可以实行公平管理,编外编内一种待遇。但是对于一些原先拥有编制的人,国家会给于一定的补偿,一次性或者逐渐按月发放。比如说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少支援湖北一线工作的编外医务人员,返回以后各地采取的照顾政策是给她们入编。
说实话,如果彻底取消编制,完全有利于很多优秀医生的自由流动,对于广大民办高校和民办医院是一个极好的激励。对于广大编外人员也是一个福音,毕竟编制问题像一座山难以逾越。对社会,相信这些公益机构的服务和技术水平将会不断提升,但是容易出现向钱看的表现,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