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题目有些概念搞混了。
过渡性养老金,10%,通过这两个线索可以引导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过渡期待遇。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我们推出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新办法。新的退休办法是跟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增加了职业年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也有所改变。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根据视同缴费指数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综合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岗位薪级、当地的退休补贴标准等因素来确定,由各省市结合当地情况自行制定视同缴费指数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由各省市统一公布,每年实行一个新的标准,几乎年年增长8%~10%以上。另外还有过渡系数,各省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行平衡,从1%~1.4%不等。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实际上是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基础养老金是包含过渡性养老金缴费年限的。
因此,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是始终唯一。因为退休社平工资确定、视同缴费指数确定、视同缴费年限确定、过渡系数也确定,算出来的肯定是具体的值。至于退休以后养老金每年进行调整,实际上都是在过去原有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础上额外增加养老金待遇部分。
比如说2017年退休的老人在2020年基本养老金调整以后,过去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部分都会原样保留,然后会增加2018、2019和2020年的各种养老金调整部分。
过渡性养老金是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特有的待遇。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底以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其有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才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每年增加10%是什么?机关事业单位推出新老办法以后,为了保障退休待遇平稳过渡,国家设置了十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要实行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2014年9月至2015年退休的中人,发放高出部分的10%;2016年退休的中人,发放20%;2017年发放30%。以此类推。到2024年发放100%,2024年10月以后,过渡期结束就不再实行老办法保底政策。
这一过渡期办法,一方面提供了兜底政策保障了退休待遇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避免了养老金差距过大。
不过养老金计发办法只是计算办法,退休后的养老金都会纳入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了,而不会进行重新计算。也就是说,2020年退休的中人,基本养老金会计算以后不会改变,并不会在2021年额外增发10%重新计算养老金。而是按照每年国家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等方式进行养老金增加。这种退休后养老金调整方式是所有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加强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大家退休待遇的缩小。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过渡性养老金并不会每年递增10%,只是过渡期的养老金每年会有所不同!在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开始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和企业一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需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同时,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改革前是按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比如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这就是老办法。
而在改革后,也是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这就是新办法。
那么,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金计发如果继续按照老办法,那么就意味着改革不够彻底;而如果完全按照新办法,那么一些人的养老金水平会受到明显影响。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特地为“中人”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发放;高于老办法待遇的,超出的部分,根据退休时间的不同发放不同比例。
也就是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
对于第一年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核算后就确定了,第二年并不会再增加10%,这个发放比例只是和退休年度有关系!在这点上,不少人会有误解,以为之后每年还能增加养老金!
而过渡性养老金,是属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中的一部分:
新办法待遇月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放的: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所以,过渡性养老金在退休后,每年并不会再递增百分之十!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我们的退休基本养老金的组成,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组成的,过渡性养老金是一个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
我们国家历年调整基本养老金,是按每个人的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的。作为过渡性养老金,当然也参与了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过渡性养老金也是进行调整的。
至于调整多少,是按照参保地的调整文件进行,没有规定要10%。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10%吗?没有也不可能出现这等“好事”的,不要相信它!
必须清楚,过渡性养老金从退休办理初始成形以后,它就作为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有机构成的一部分,而销声匿迹了。因此,尽管它单独存在,但不再可能单独出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的?从社保政策法规的运作环境,从近期养老金16连涨的社会实践来看,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没有一次以基本养老金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基数进行调整,就是明证。
因此,题主提出过渡性养老金在退休之后,每年递增10%的说辞,一是没有政策根据,二是没有社会实践佐证,三是机关事业正在进行的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也没有这样的信息透露出来?
因此,这种说法是毫无政策根据的,子虚乌有也是不可能变成既定事实的,只能视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之辞而已,不必把它放在心上,该干嘛干嘛吧!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根本没有的事。过渡性养老金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时的一种养老金补偿,退休后就没有了。
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是指在新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因为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后个人账户不能完全体现其劳动贡献情况,因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应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而这部分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为了实现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2014年10月1日我国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不吃亏,国家把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作为“中人"养老金的10年过渡期。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退休后的过渡性养老金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递增,即2014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递增10%丶2021年10月10日~2022年9月30日递增20%,以此类推,一直到2023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递增到100%。10年过渡期结束以后,退休“中人″也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笔补偿了。
由此可见,目前来说,即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也只有在10年过渡期内办理退休时才有过渡性养老金这笔补偿,退休后的养老金上调根本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之说,更别提什么递增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后每年还要递增百分之十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以后每年还会递增10%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这样理解的。虽然针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从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到2024年的9月份,这10年期间设置成为了事业编制中人的过渡期,而且在中人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根据你退休年限的不同,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
比如说你2014年退休,那么你就可以获得10%的过渡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一直到2024年,最后可以获得100%补偿养老金的待遇,但是它并不是指每一年递增10%的比例,而是根据你退休的年限,确定你的这个过渡性养老金的比例而已。所以说这个过渡性补偿养老金是根据你个人的退休年龄来确定的,举个例子比方说你是今年2020年退休,你大约是50%~60%的这个补偿养老金的待遇。
所以说不是说每年增长10%,我们所谓的每年增长养老金的待遇,那么不论你是机关单位也好,还是事业编制也好,还是企业退休人员也好,都是按照相同的调整办法,也就是按着今年出台的这个原则,上一年度平均养老金的5%左右来进行调整,那么每个人的调整水平基本上是比较接近的,所以说事业编制没有额外的增长10%,他只不过就是按照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来给予计发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