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300万想做个投资,每天收入1000块,一年是36.5万,年化收益率12.16%。
首先,存银行利率绝对没有这么高的。银行存款给出的利率肯定会远远低于银行放贷出去获得的收益率,而且银行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盈利成本以及坏账成本。一般来说,银行至少要有两个点左右的利差才会有吸储的积极性。放贷出去14%,如果考虑的坏账按照15%计算,有哪些人愿意出15%的利率贷款呢?而且还要提供相应的抵押。银行目前普遍贷款利率在6%~8%左右,一些政策性贷款,比如说房贷利率也就在5%左右,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LPR目前是4.75%。
第二,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一般来说收益率能达到12%的理财产品,都是长期的信托产品或者收益性浮动的股票型基金或者私募基金,也有一些是无抵押的民间借贷,甚至垃圾债券。
第三,每天给付利息也很难。每天给付利息是一个长期的现金流压力,这样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投资成本,要求的收益率就会更苛刻,能够保障做到非常难。
如果能够遇到这样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一定要小心这是庞氏陷阱,也就是传销。一般来讲,遇到传销千万不要上当,即使上当了也要设法尽早的将本金拿回来,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找警察叔叔。
个人投资理财风险很高,一般如果是为了实现投资理财产品的高增长,可以适度按比例投资一部分与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但是明知道是骗局的,就不要参加了。
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300万本金,12.16%的年利率,才能达到一天1000元收益
目前看来,在寻求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所有理财都做不到
正规投资渠道,也很难做到。
毕竟假如某个机构,能给你12.16%的利率,那么加上他的运营成本,他的利润,相应的费用开支……预计一年收益率25%—30%才能做到
目前能保证每年企业利润在30%的,貌似不多,值得投资的企业,也看不上这300万的资金
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19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是9.05万元,私营单位则是5.36万元。也就是说如果每天收入能达到1000,一年就有36.5万,那么收入远远超过平均工资,基本达到中高管理层水平。
问题是300万块钱每天收入能达到1000元吗?如果不计资本再投(即复利),那么一年是36.5万,收益率为12.17%。
投资收益达到12.17%难吗?不难,但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比如人们如今“闻风丧胆”的P2P,利率基本可以达到该收益率。
再比如买股票,也就是一个涨停板多一点。
如果中短期投资来看,投资回报率要达到12.17%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不管是P2P还是买股票。但是从长期投资来看,投资收益达到12.17%要承担的风险并不是很高,原因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还未到达成熟期成为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比如2019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同比增长9.8%,这里有多少是通胀推上去的呢?那么在高通胀下,投资收率为什么不能达到12.17%呢?
例如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二线以下买房风险较高),放到未来10年,上涨一倍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再例如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市盈率12.44倍,自身的收益率就高达8%,若十年稍遇到短牛,市盈率稍微涨一涨,本金翻一番基本不在话下。
因此,若300万要求每天收入1000元,不局限于单日,而是从长期投资来看,比如5年10年,平摊到每天收入1000并不难,要承担的风险也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复利的存在。
但不管怎么样,收益率要达到12.17%,其要承担的风险起码为中风险及以上风险,购买中低风险及以下理财产品是不可能达到的。
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年化百分之十二的收益很难的。
肯定要中高风险理财。
第一,可以选择一些信托产品。虽然信托已经打破刚性承兑,但是安全性要高于一般产品。
第二,就是配置一些股票基金。例如ETF300等。
年化百分之十二还是比较大难度。要有承受风险的能力。
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做好理财规划,要实现这个小目标还是很容易的。
建议你将资金分成三份,第1份100万,泉州银行选择大额银行传单方式。
第2个100万选择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2019年年收益在20%~40%之间。
第3个100万选择混合型基金或者在场五险一金这类型的基金预期收益在10%以上。
综合下来,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可能会达到10%以上。既然是投资就有风险,特别是收益越高相应风险越大。因此个人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手里有300万,怎么做到每天收入1000块钱?
每年收入1000元,一年收入就是36万。300万的本金,对应收益率在12%。
这个收益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不太容易实现。个人理解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基金的投资,可能可以在全年实现这种收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