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新冠病毒肺炎已经进入了全球大流行的状态,目前全国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封国或者封城状态。中国人口目前有14亿,很多人担心中国的粮食究竟能不能够能得到保障呢?

中国的主要粮食产量

2019年的最新粮食产量已经公布了。根据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增产0.9%。

大家吃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谷物。我国全年谷物产量613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0961万吨,减产1.2%;小麦产量13359万吨,增产1.6%;玉米产量26077万吨,增产1.4%。也就是说,大家熟悉的稻谷和小麦只有34320万吨,对于14亿零5万万人,人均只有245千克,490斤而已。不过,稻谷和小麦并不等于大米和面粉。稻谷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牲畜饲料。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20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65亿吨。2019年预计中国进口大米约300万吨,出口约360万吨,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实际上,为了应对风险,中国的大米有大量库存,2019年末大米库存至少有1.136亿吨,能坚持9个月。

至于面粉,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小麦粉进口总量只有25万吨,数量更是微乎其微了。从这些角度上讲,我们国家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根本不受进出口影响的。

其实,人们在考虑粮食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大豆。2019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13.4%。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达8851万吨,我们的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3%。我们的大豆进口主要来源是巴西、俄罗斯和美国。

大豆富含大量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矿物质,含铁质也非常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进口可以榨油,制作动物饲料等等。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更是由于产量高、出油好受到美国农民的广泛青睐,美国大豆2019~2020年产量约是1.14亿吨,出口量约0.545亿吨,大部分来到了中国。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影响粮食生产。

实际上,粮食生产是一种低密度的生产。本身由于处于广阔的室外通风空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非常小。

高度的机械化生产一样不需要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的影响。像美国的农民,一个人可以管理几千上万亩土地。他们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作物可以供养上百人。

不管美国人的工资比我们国家的人均工资高6~7倍,但是美国每吨大豆的人工成本只有21.26元人民币,而中国却高达133.18元,这还是2009~2012年的数据,现在中国人工成本更高了。

进出口贸易中,现在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就可以实现交易了。人与人之间的见面传播是几乎没有的。国际贸易,人与人见面的次数要远,比国内贸易少得多。

总体来看,不管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怎么样,世界粮食的进出口都不会停止的。毕竟这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货物,这些贸易不会对新冠病毒疫情防疫产生影响。

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截止到发稿,新冠肺炎已经蔓延到了全球177个国家 。虽然新冠肺炎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但是新冠肺炎在国外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世界上的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都出现了新冠肺炎感染者,美国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数量更是达到了19624人。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些国家的的粮食生产肯定会减产,它们也会相应减少粮食的出口。

我们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1.5亿吨的粮食,国际粮食市场出口的减少肯定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这个影响也是很直观的,那就是肉油蛋奶等副食品产量减少、价格提高。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中大豆就占了80%以上,我们使用大豆榨油、利用榨油剩下的豆粕做饲料。

不过进口粮食的减少,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用粮安全。我们的主粮一直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我们2019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6.68亿吨,这些粮食就是以水稻、小麦等主食为主。

本身我们还有战略储备粮,这个储备粮在2.5~3亿吨左右。节省一点吃可以坚持半年左右,这样我们就能坚持到新的粮食下市了。

我们的确进口了大量的粮食,可是进口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吃的更好。哪怕没有了任何进口粮食,充其量就是让我们吃不好罢了,饿肚子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其实国家把粮食安全看的比什么都重,我们没必要对此过于焦虑。

农业是国家最根本的产业,所以我们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与农村密切相关的。国家一直都设有粮食最低收购价,用以保护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现在很多农村的确出现了年轻人进城打工,村里面没人种地的现象。

为此国家出台了土地流转的制度,越来越多的农村也成立了自己的农业种植合作社。我相信我们的粮食安全肯定可以得到保障的!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整体来说还是得到保证的,但是你最好存一些粮、油备用,以防万一。

非洲蝗虫灾害

今年初在非洲爆发的世纪蝗灾,目前看大概率会在夏天会形成更大规模的虫害。

虽然从当前情况看,非洲蝗灾最多还只是推进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线。但从今年全球粮食产量安全上看,非洲蝗灾+贪夜蛾的爆发,本身就会对全球粮食生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且在这样一个节骨眼,疫情目前情况看在今年夏天也还不能彻底结束。

而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势必也会加剧全球粮食生产的安全。

越南可能限制粮食出口

从目前新闻来看越南好像在收紧粮食出口,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是粮食大国,因为疫情影响也可能面临减产和供应链断裂的危险。而我国大豆主要进口来自美国、巴西,牛肉有不少也来自巴西、阿根廷、

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的灾害也在西南地区蔓延,但目前还是基本可控的。

今年贪夜蛾虫害的爆发,来得不是时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当前玉米库存处于近年来的低位。从2015年至今,短短4年来,我国的玉米库存累积下降了近80%。

你没看错,就是降低那么多。现在的国内玉米库存只有4年前的1/5。2016年底,我国玉米库存总量2.3亿吨。2017年底,我国玉米库存总量1.8亿吨。2018年底,玉米库存总量为7500万吨。2019年底,玉米库存总量5200万吨。

新闻上说春耕的总体趋势是比较好的,所以粮食储备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没有必要过度恐慌,这样反而让你更加惊慌了。适当买一些米面油放到家里,以备万一蝗虫翻阅了喜马拉雅山或者从东南亚迂回进来。

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这个问题无需担心。中国的粮食储备系统是世界各国中比较完备的,国家各级粮库每年都要有计划地收购储备粮食,以备13亿人之需,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第一,我国粮食产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坐吃几年也不要紧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6亿60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粮食自给自足没有任何问题。13亿人吃饭是门大学问,国家从来都把粮食生产与储备当作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战略储备充足,足够用来应对灾荒、减产或国际粮食产量变动等意外。

就算今年国内粮食欠产,或者国际粮食市场供不应求,我们13亿中国人吃储备粮吃上几年都足够。

第二,疫情不会造成全球粮食普遍欠产,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次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粮食生产会有影响,但影响面不波及很大。许多产粮大国如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东南亚,农业生产并没有受到疫情大的冲击,所以估计粮食减产欠收的情况也不会太严重。

有句老话叫东方不亮西方亮。新冠疫情可能波及到产粮大国美国,但对于我国其他粮食进口国如越南和泰国等,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多么严重的影响。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另寻进口粮源,各国封城措施带来的运输不畅毕竟是暂时的,进口所需基本上还是有保证的。

第三,我国进口粮食口粮并不多,受国际粮食供需影响不大

我国每年大约需要进口粮食一亿吨左右,进口的粮食品种中,用作口粮的比例不是很大,绝大多数是用于榨油、养殖业的饲料和酿酒。

三大谷物我国自给率超98%,只有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美国是大豆主要供应国之一,但我们并非就没有备胎,比如南美洲的巴西大豆产量也不低。

总的来说,我国是很需要粮食进口,但远远达不到少了进口就没办法的地步。国际粮食供需关系对我国会有影响,但影响力度微乎其微,我们有能力克服类似的困难。

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其他不说,保证全国人民吃半年,是绝对没问题。

目前国家究竟储备了多少粮食,没有公开报道,数据不得而知,毕竟,这个是属于机密,也不可能告知你我,但有几点可以肯定:

第一、中国是全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耗大国,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耗,世界第一,同时,因为我们一年产粮食在6亿吨以上,我们一年要吃掉6.8亿吨,中间还有0.8亿吨缺口,就只能进口了,这就导致我国也是世界上粮食进口大国,进口粮食也是世界第一,一不小心,我们在粮食上,拿了三个第一。

说这个,就是想说,我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即便产量只够我们吃十个月,也足够我们挡住因疫情导致全世界封锁,至少可以熬过十个月。我想,疫情再长,也不至于十个月吧,十个月后,全世界早就解封了。

第二、即便不够,我们可以加大生产量。真遇到疫情持续不好转,世界长期封锁,达到一年以上,我们的缺口怎么办?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大多数农村人外出打工,不种地了,出现了粮食缺口,但是,真遇到长期国际封锁,粮食供不应求,国家也会考虑让村民回去种地,如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等,甚至会采取鼓励和补贴政策,激励农民回去种植粮食。

第三、国家储备的粮食,我们看不到,但可以感受到。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情况,出现市场供应紧张情况,这是国家层面年年都在做的工作,这也是为何一些地区粮食丰收后,国家储备粮单位就回去收购,储备起来,很多地方,都设有比较大的粮食储备库,你进去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储备粮,这些粮食,就是为我们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准备的。那么,究竟总量储备了多少,不得而知,但公开信息显示,仅仅玉米,就储备了1.2亿吨以上,临储稻谷库存1亿吨左右,临储小麦库存7400万吨,临储大豆库存800万吨左右。

举例,在2015年,中国的玉米、小麦、大米及其他农业大宗商品的国家储备已攀升至极高水平。据估计,仅玉米库存就高达2.5亿吨,几乎是当年国内玉米产量的1倍还要多。巨大的粮食储备规模,一旦销售很可能会淹没整个市场,或者面临因长期存储而损坏的风险。

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国最需要的粮食能不能得到保证?

粮食是国家储备的物资,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粮食肯定是能得到保证的,价格也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涨幅很小。

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

虽然国外的疫情比较严重,累计确诊了已经超过16万,可喜的是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防止国外疫情的输入和现有存量确证病例的治疗,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保证了疫情结束后粮食产量的稳定。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粮食产量6.63亿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增产 0.9%,夏粮产量14160万吨,增产2%;早稻产量2627万吨,减产8.1%;秋粮产量49,597万吨增产1.1%。全年谷物产量61368万吨,增产0.6%。

从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之后,粮食的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97年的297.7公斤升到2019年的483公斤。

我国14亿人口,按照每人一天平均消耗两斤粮食算,全年消耗的粮食约10220亿斤,约1.022顿,即使考虑粮食的耗损及其他用途,粮食生产是能够自给自足。

我国粮食储备足量

我国把粮食生产和储备当做国际民生的大事来抓,我国粮食储备是世界上比较完备的,而且我国坚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所以粮食的产量是有保证的。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仓容量6.7亿吨,简易仓容量2.4亿吨,即使这些粮仓装一半也够,就算今年粮食没有产量,粮食的库存也够吃几年。

综上所述,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农民已经完成了耕种,即使最坏的打算,今年没有任何的粮食收成,我国的粮食库存也够吃几年,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国家已经提前储备了几亿顿粮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