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事情的经过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Richard Burr 在2月27号和自己的富商金主的午餐会($10,000一位)上,透露美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要他们做好准备,并且自己抛售170万美元股票。

不过,同样是他,却为了政治配合特朗普的工作,安抚群众表示疫情不严重,并得到了控制。

根据伯尔2月27日上报的股票交易记录显示,他和妻子在2月13日卖出了33只不同的股票,总估值在62.8万至170万美元之间。

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股票的走势,2月12日的美国交易日中,道琼斯工业股票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9568点,至此就开始了跌跌不休之旅。目前已经跌去了1万点。

算不算违规呢?

伯尔表示抛售行为和自己的职位无关。比如说,2月27日的股票交易,当天股票跌幅1190点,收盘于25766点,结果在后续的4个交易日内又反弹了1300多点。

可是实际上,新冠肺炎爆发以后,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定期收到有关疫情的简报。伯尔应当早就洞悉了事情的真相,因此才把有关信息告诉了自己的金主,极有可能涉及内幕交易。

根据美国记者挖掘的信息,共和党人吕弗勒、英霍夫,以及民主党人范斯坦都在美国股市跳水之前大量抛售股票。目前,所有人都要求伯尔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就应该辞职。吕弗勒、范斯坦和英霍夫都声称,自己并未参与抛售决策。

不管怎样,在新冠病毒肺炎爆发的现在,这几个议员正好暴露在火头上,估计难以蒙混过关了。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内幕交易无时无在,无处不有~正如贪腐一样,虽然法律之剑高悬,仍有人不断试法。但从公布的消息来看,或许他的行为并不违法。因为抛售股票是个人行为,并不涉及公司秘密。麻烦的是他是一位公务员而且是高官。此案正在调查当中,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厉害了!成功躲过美股4次“熔断”,在最高点抛售了股票,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Richard Burr)目前在美国可谓是一战封神,成为全美新晋的股神!

上图就是伯尔抛售股票的时机,大家观摩下。

一、理查德伯尔是谁?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位理查德伯尔先生是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他有两个职位,分别是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参议院卫生委员会的成员。因此,伯尔可以定期听取收看有关新冠疫情的参议院简报,所以对疫情情况的认知,他属于美国官员里消息最灵通的那一部分人。

上图为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截图。

二、美国媒体披露理查德伯尔卖掉股票的决策过程

2006年,伯尔曾推动国会起草了《大流行病和所有危险防范法案》,该法案是当前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法律框架。今年1月24日,美国参院进行了一次全体参议员参与的新冠肺炎疫情闭门简报会。然后在2月7日那天,这位伯尔先生发了一篇文章,信心满满地说道:

“与历史上任何时候相比,美国此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公共健康挑战的准备度都是最高的,这得益于参议院卫生委员会、国会和特朗普政府的工作。”

然后2月13日,也就是6天之后,这位仁兄就把手里的股票都给抛售了!!!

三、理查德伯尔有没有违反美国法律的规定

理查德伯尔在2月27日,把他卖出股票的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报告。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官员必须在进行金融交易后45天内公开披露其股票出售信息。而根据美国《2012禁止利用国会信息交易股票法案》,内幕交易禁令适用于所有国会议员、国会工作人员和其他联邦官员。现在全美的财经届都在议论这位仁兄的神操作,至少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他违规。

四、如何评价伯尔的这次抛售行为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次完美的利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避免投资损失的经典案例,当时和他第一时间获知消息的人有很多,但是只有包括他在内的极少数人采取了行动了,避免了可能跌幅达50%的损失。

不过,我也是佩服他,明明心里面对疫情不乐观,还要在公众面前帮着特朗普说套话,这演技也是杠杠滴。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草菅全美人命

————————————

现在严重怀疑全美高层都知道。特别是特朗普有可能早都知道这是大流行。

为了稳定金融,甚至说为了保障他的金主别损失太多,进行人为的隐瞒。

导致的情况是:

1.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不再相信美国政府,导致疫情恐慌。美股持续下跌。

2.美国高层提前一个月就已经知道此次病情的严重性,其他美国盟友应该也知道,为了个人经济草菅人命,会引起各国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3.中国的形象取得跃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得到世界老百姓的认可。完美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一直不愿意用中国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4.资本主义的缺点被立刻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听起来好像阴谋论。仔细看下来,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而且绝不是这一位参议员的事,未来可能会拉扯出更大的黑幕来。其中会包括特朗普和他的共和党同事来。美国媒体和律师可是不好对付的!后面大戏才开始呢!

不仅仅是这位参议员伯尔再这么干,在这一段时间内,媒体已经揭发出来:共和党的其他某些众议员和参议员都在这么干。这一届的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要闹出大丑闻。

1.首先,不论未来事情走向何种境况,依照美国这种追究责任的体制和媒体环境,这一定会最终有人负责。其实现在都能算出来,要么参议员伯尔认错认罚,接受巨额罚款。要么可能拉出更大的萝卜来,例如共和党的高层或者它的首脑出来承担责任。

2.伯尔身为参议员,在获取可靠的信息和有效的未来推断后,有无及时上报给更高一级?现在是个关键。如果他如实上报了,那自然特朗普是明白他所说的一切的。但是之后特朗普选择了否认疫情的存在态度,选择了不采取任何措施。从而导致美股大跌,导致疫情爆发。那是要负上严重的责任的。

如果伯尔,没有去上报,没有按照职责去公开这些信息。那他本人就要为自己的失职负上责任,更重要的要为其提前抛空股票的行为,是不是构成了内幕交易或不当交易?如果被认定的话,将面临巨额的处罚,同时因为其道德品质不当,肯定需要引咎辞职参议员。

3.但是据德先生的猜测,隐瞒这些消息对于其不会有更多的好处,他应该去做了一定的汇报和公开宣传。那么特朗普收到这些报告后,为什么仍然做出了相反的判断和向公众解释情况呢?这一方面估计是美国媒体最想探寻下去的,揭出来的料说不定比当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还要劲爆。

这个事件可能会引发另一次弹劾。为什么每股持续不振?为什么全球投资者信心已经全部丧失?为什么美国民众感到这么惶恐?在出台了这么多救市措施后,昨天美股仍然大幅下跌。原来还是有这么多黑幕啊。

我们持续观察后续发展。但是记得,美国记者和律师面对丑闻,就像秃鹫见了腐肉一样会扑上去,而且职位越高,会被扒的越干净。同时美国证监会的处罚以及律师代表股民的集体诉讼,将对这些违规者是个惊天噩梦。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是一个必然的下场。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号提前通知自己的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

美国参议员情报委主席伯尔成为股神,是美国最近最丑的丑闻之一。怎么,搞股票发财那是本事,怎么成了坏事、丑闻?原来是下面这样。

根据相关股票交易记录显示,他和妻子在股票熔断前,成功的在高位卖出了33只不同的股票,总估值在62.8万至170万美元之间。其中包括价值15万美元的两家连锁酒店的股票。而最近几周,这两家公司的价值都大幅下跌。伯尔抛售股票的数据,是美国媒体通过美国国会的相关官员财产公开机制获得的。此外,还有三名和伯尔关系密切的参议员,也在同一时间抛售了大量股票。根据披露记录,他们是加州民主党人、情报委员会成员黛安娜·范斯坦, 俄克拉荷马州共和党人詹姆斯·英霍夫,佐治亚州共和党人凯利·洛弗勒。那位范斯坦和她的丈夫,在1月底起就抛售股票,其中在2月18日交易中就卖出了100万至500万美元的股票。这些并不说明问题!问题在于,伯尔自己还是参议员的卫生委员会成员,那段时间和美国总统一起,忽悠美国人民什么新冠病毒不可怕,和流感一样等等。但私下里,这个人已经知道疫情爆发可能带来股市崩盘,告诫自己的朋友、同事,还有支持自己的金主,立刻高位抛出。好嘛!股神原来这么创造出来的。

其实,在美国政界从总统到伯尔,竭力吹嘘美国形势大好,新冠病毒疫情没有什么,医疗体系先进完备可控的同时,认真分析形势的人会清楚,美国不会好。会是下一个重灾区!疫情发展客观规律在那里嘛,认真分析研读就会知道。而他们隐瞒事实真相不报,就是让大家都蒙在鼓里,得过且过。而伯尔等早就先行动作,抛出股票。反正肯定不会再涨高了!而他们知道,股票到时一定会跌,当然跌的如此厉害也是他们没有想到。当然这是另个问题,非人力所为了。

这些人的所为,暴露资本集团自身利益第一的本质,既不会顾及国家利益,更不会考虑底层民众的利益。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这点除欺骗民众,维持股市虚假繁荣外,最可耻就是疫情方面欺骗民众。什么只是一场流感,死亡率很低,多数都会没有感觉就好了。那个大嘴巴总统甚至说,没有谁比他更知道病毒情况了,好像他从来不是商人,是个看病的大夫了。骗人也不能这么骗吧?如今美国大地疫情已经爆发,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也是学习我国经验,却不甘心、打折扣,而且不忘脏水往我们这泼,地道下三烂!综合一起,我们只能感觉他们,真的很无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