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从制度设计上来说,是永远不可能的。

国家会逐渐降低农村中小学教师评审高级职称的难度,但是绝对不会按照论资排辈进行职称晋升。

2015年《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提出,对于长期没有受到提拔的公务员,可以根据工龄享受上一级的非领导职务待遇。可是,2019年6月1实行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明确: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能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体现正确的用人导向。

公务员尚且如此,更何况教师呢?2018年,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教师特别重要的地位,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或许,教师未来真的可能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务员。在日本、香港等一些地区,确实教师就是公务员的。我们国家也正在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待遇水平。所以,未来还是一切皆有可能的。

高级教师的评审会对乡村教师进行照顾的。黑龙江省对高级职称的比例提升到20%~30%,专门设立了一批“基层”高级教师岗位,针对在乡村任教30年以上的农村教师开放。当然前提条件仍然是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只靠论资排辈是不可以的。相应的高级驾驶岗位肯定不是人手一个,还是需要符合条件的人进行竞争。

国家要求落实申报高级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的乡村或边远地区执教经验,然后还要有其他的成果。山东省要求实现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评审高级教师分开评审,确保比例上的公平。而且在乡村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可以不受单位岗位结构限制。

所以,国家确实在各项职称政策评审方面,都对长期植根乡村教育事业的教师进行倾斜,鼓励和引导年轻教师长期在乡村从教。这也是为了实现我们国家的教育公平,希望未来农村的孩子也能受到跟城镇一样的教学水平。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我是农村小学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一谈 关于晋升职称的事情。

我现在教龄20年,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龄和学历上我已经有资格去申请高级教师。目前对我来讲,摆在我面前去晋升职称有两个难题,第一个就是高级教师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中有?省级或者市级以上的获奖。

还有教研课题,地处农村,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很少。如果有的话,大多数都分配到了县城的一些名校。到农村很少,而且在教研这方面跟城区的同行有一定的差距。

教研课题从开题也就到最后结题,往往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学校在这方面不是很重视,而且经费有限,之前也有老师为了评职称参与了教研课题的研究,在审核时不予结题,这都是阻碍职称评审的瓶颈。

另外一个就是职称评审的指标。人事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对中小学职称评审,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评审指标,对于农村学校可能这样的指标更少。

这两年也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就是高级职称。指标往往会空闲下来。根本原因是符合条件的人寥寥无几。在职称评审的时候,都有同行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刷下来。

所以每个人也不想浪费,来之不易的职称评审名额,往往会根据自身条件去考虑。是晋夭更高一级的职称。

今年以来我也看到很多媒体报道,其他省市已经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对于农村教龄满20年可以直接评审中级教师,教龄满30年可以晋升高级教师不受指标限制。

这无疑让我有看到了职称评审的希望,目前这样的政策如何落地实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职称是按照自然的晋升,取消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

让老师们一门心思研究教学,不受职称的困扰。毕竟在农村各方面不如城区,如果在职称上再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确实让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心寒!

结束语:希望各级部门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对职称相关政策中,一些不适宜的地方进行改革。让更多的一线教师顺利的晋升职称,树立长期从教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农村从教。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能否自然晋升高级教师因人而异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小学里,有的教师在2001年30岁左右就上了小学高级职称(现在的中级),当时算是最高级别的了。在后来中小学职称改革以后,他们的任职年限已经足够长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自然而然地晋升为高级职称,到现在,有的已达到高级职称中的第五级了。

而绝大部分教师,在后来越来越苛刻的条件下,受到名额、荣誉称号、优质课、论文、课题、教学成绩等限制,工作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都评不上中级职称。有的教师还是初级职称就退休了,有的是在退休前两年自然晋升为中级职称,还有的在评为中级职称后,不到5年时间就要退休了,也没有希望晋升为高级职称。

一步慢,步步慢。这样一来,差不多同时参加工作的,职称不一样,工资就存在着天壤之别。比如最高的每月6000多元,最低的才4000多点,加上绩效工资也按职称分配,每年最高与最低也相差几大千,还有住房公积金国家匹配部分也有几千的差距。一年下来,总收入就是好几万的差距。

在农村小学里,其实大家的工作量都差不多,教学水平也彼此彼此(当然也有少数水平高的),可是工资却是几个档的差距。往往努力工作的、担子最重的是没有评上职称的,也有的认为反正再怎么努力评职也无望,就破罐破摔;而已经上了职称的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了,不需要再努力了,因此,班主任不当了,统考科目不上了,教学成绩也无所谓了,拿的钱最多,干的事最少。使得老师和老师之间,老师和领导之间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尽管现在国家在职称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特别是对教龄在30年以上的老教师更是照成有加,但是有一部分中级职称评得太晚的老教师,仅以任职年限不够这一条就把他们拒之门外,自然晋升高级教师当然就没有希望了。

既然叫做“自然晋升”,又何必拿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晋级呢?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职称,是有希望的。怎么这么说呢?从宁夏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职称改革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级职称正在向农村倾斜,凡在宁夏农村学校连续工作满15年的老师,可以不受职数限制和条件直接申报中级职称。凡在宁夏农村学校连续工作满25年的老师,也可以不受职数和条件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这就相当于在农村连续工作满25年,自然晋升为高级职称。

那些整天望着取消职称评定的网友,不要抱有幻想了,目前取消教师职称评定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按自然晋升教师职称,也是不现实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慢慢的会淡化职称,到某个时间段,职称不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首席教师,把教育教学中有能力的一线教师推荐出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因为他们是教育教学中的主力军,可以逐步培养成学科带头人。

目前教师的职称评定,是很多农村教师心头的痛。由于受评审条件的限制,一线的农村教师很难达成。再加上高级职称名额少,很多一线优秀年轻教师,也很难评上高级职称。

农村老师都希望淡化职称评定,把重点落在教育教学实绩上,这有利于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快速健康发展。教师的一生,是靠师德和工作能力赢得尊重,而不是浪得虚名的头衔。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没有希望!

去年,我县作为试点县,加大农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名额,其中条件之一是,教龄三十年的教师,可以申报正高级职称。我镇很多教师报名了,同时也有不少临近退休的教师更是喜不自胜,痛痛快快报上名。在此声明,这是在申报副高级职称。

现实是,我校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报了五人——我校是某乡镇学校的教学点之一,确为农村一线教师,结果出来了,没有一人聘上。

名额的确增加了,但是真正的一线老教师还是没有竞争力!

所以,想自然晋升高级教师,希望不是很大!

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有希望吗?

强烈呼吁,按年限直接晋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