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不一定的。
我们如何考虑未来的支出压力呢?我们要根据收支平衡测算。假设50岁以后我们的预期寿命是80岁,还需要坚持30年。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仅凭200万过活。
有200万,可能很多人就觉得足够了,每年光能带来的利息就有8到10万元,在现在一年8到10万元的收入一般老年人是花不完的,而且本金永远到不着。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这种算法有问题。
上述的算法中,并没有考虑收入增长和通货膨胀。
使用现金养老,未来会面临什么压力呢?第一,未来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说实话,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利率不可能这么高,现在3~5年期储蓄国债的利率是4%~4.27%。一般来讲,未来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未来能够降到3%左右就不错了。像日本、瑞士、芬兰、瑞典等一些国家,长期实行负利率。
第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虽然说每年我们公布的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普遍增幅在2%~3%之间,但是居民主要面对的食品和生活服务消费增幅可能会比较高一些。如果能够达到4%的话,相当于我们利息收入每年都会贬值4%。
第三,社会收入的增长。201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8228元,人均增长8.7%,实际增长6.5%。这也会缩小我们每年利息收入的价值。
另外,我们生活中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以及大额支出,比如子女结婚、买车买房、医疗保障等等。一旦动用到本金,注定了会缩减未来的收入。因此,保留现金用于养老的风险很大。
应该如何做?一般建议最起码有一份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够有效应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疗压力。因为,我们的职工养老保险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待遇水平,同时缩减待遇差距。
当然,每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份养老积蓄。对于多数人来讲钱可能没有200万那么多,但是如果有养老和医疗保险,一二十万足够了。
如果有200万,应当这样进行规划:对于未来养老费用的支出,应当将200万元分成30份,每年动用一份。剩余的钱数存在银行,利滚利也能够有效防止贬值。也就是说每年我们需要动用的钱数,相对于现在来说不能超过6.6万元,大约是每月5555元。在二三十年后,每年可以动用的钱数可能会达到一二十万元,但相对于现在来说,可能仅仅价值五六万元而已。不过,相对而言贬值速度也小得多了。
所以,只要做好了长期规划和风险控制,很明显就可以维持长期有效的养老了。
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谢谢邀请,关于您说的晚年生活这个钱够不够完全不确定啊。
第一、我们现在先算一笔账。假设这笔钱是您和您的爱人一起花这笔钱。50岁到80岁中间还有30年时间,吃饭每天的开销按照50元算不多吧,365天*50元*30年=54.7万元,也就是说光吃饭一项费用花掉四分之一;穿衣按照一年2000元算,2000元*30年=6万;按照您现在的生活水平,每年出去旅游一趟不过分吧,两口子就在国内每年出去一次,最高到70岁,后面也许年龄大了就出不去了,10000元*20年=20万。医疗费用等等那些不确定的因素放在下面说。
第二、医疗、人上了年岁之后,难免会有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就现在的医疗费用来看,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花销还是蛮大的。即使没有大问题,天天的小问题也是让人吃不消的。
第三、其他的不确定因素。这两百万是否真正的能够用到你自己的养老上面,这还的画一个问好,因为未来有可能子女结婚,债务问题,等等都会危及到养老金的准备。
所以,建议将养老金进行专属储备,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动才是万全之策。
如果说什么问题都没有,200万还是比较可观的一笔养老金,祝你老年生活愉快吧。
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50岁了有200万我觉得安度晚年没什么问题。
一般根据人的平均长寿年龄,假如你能活到90岁,这样相当于你还有40年的时间,这200万平均到40年等于说每年有5万元的花费,到月的话每月4000元可以使用,其实这个花费标准已经够了,一般人的年龄越大,可用花钱的地方就越少。
当然,这200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贬值,这个情况下你最好的方式用这200万理财,现在无论是做指数型基金还是用做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化收益达到5%是没有问题的,这里做一个保守的估计,你这200万每年的收益是10万元的话,那么相当于未来40年你这200万可以变成600万,一边增值你可以一边用来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这个钱安度晚年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用这个安度晚年的钱去理财的话,效果会更好,你的未来支出的余地则更大一些。
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谢邀回答!
人生在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200万元在当今社会看来是一个不少的数字,由于人的花销也存在不确定数,如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许应该没有问题。
人呀人,只能说走到哪一步,说哪一步的话。今天的富豪,也许明天会成为乞丐?
面对人生,高兴每一天,比啥都好。金钱有时真的不是恒量幸福生活的唯一标准。
人只有摆正心态,不攀不比,不要跟自己和别人过不来,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之道。
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50岁了有200万能安心的养老吗?我想说的话50岁这个年纪刚好是自己的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刚好是孩子走出校园寻找工作的时候,我想作为父亲的母亲的你会为孩子的未来担心,难道说有200万块钱你就可以安心了吗?
我想作为一个50岁的中年人来讲,如果说自己把孩子的婚事张罗完毕,把孩子的工作安排妥当,自己和老伴儿就剩下200万块钱的现金,我想这真的就是一个完美的晚年。你想一想,50岁也不算年老,50岁也不算年轻,就是一个中年和晚年衔接的地方,所以说在这个年纪,如果真的是把孩子们的事也操心,完毕的话有这200万是真的是可以在小三线城市生活的很美满,因为你想一想这200万在三线城市买一个楼房也就30万元,然后剩下170万元可以在银行做一种没有风险的理财,这种理财大概也在3%的。3%的利息还没有风险,想一想一年也是在5万多块钱左右,那么刺激加上年纪还轻,还可以做一些别的工作,再者说有病也不用担心,毕竟有积蓄,所以你和老伴儿的生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说也该享受生活了。
50岁了,有200万能安享晚年吗?
居安思危是我们民族的一大特征:吃剩有余,旱涝保收,一切都要储备充足,因此储蓄是我们中国大部分人的自然习惯。为此许许多多人一生一世省吃俭用,无顾活着应该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道理。
钱💰是用来花的,只要合理使用安排,对一个人身心愉悦,健康是有利的,该花的钱人们就应该花,但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教育是:看菜吃饭,吃剩有余,旱涝保收,月光族遭到全民唾弃,中老年人们都把钱💰放进银行,理由就是养老保险。
国家经济发展运作和国民消费是正比关系,二者密切相关,众人拾柴火焰高。积极消费促进国家生产力发展发达,国家国库税收殷实,国家再回馈福利于民。
标题朋友现在50岁,有200万存款,按照75到80岁这样一个普遍寿命标准,你还有二十五年到三十年生存期,更不用说你或许可以活到一百岁了!如果你这样想,估计自己寸步难行,200万要维持到未来“长命百岁”……恐怕你自己会被吓死!
200万人民币在今后二十年中会是什么一种情况?按照改革开放之前到今天货币通缩通账贬值率计算,200万人民币二十年后约为今天四分之一币值,也就是五十万左右,那么你必须提前理财保值增值,否则很难说够或者不够。
那么文章写到这里,引伸出一个问题来了,中国14亿人口中有多少人像你这样的条件啊?六亿人民目前还停留在平均一千元收入中,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属于己人忧天啊?
相反,由于像你这样始终忐忑不安心情会导致身体健康出问题,最后这笔钱还有一部分可能用到医疗费上面,那就非常不划算了!
好心情,好身体,健健康康是最好的保障和保证,大家对国家发展有信心,积极消费,众人拾柴火焰高,反之,国家福利(退休金)会加快提高,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无担忧。如果大家都不舍得花钱,缝缝补补是三年,磨磨擦擦又三年,对国家和个人都没有好处。
我个人观点是:不要考虑那么多,五十岁还正当青年,投资理财谨慎,出门旅游看看世界中国很好,想吃就吃,但是要科学,不可以暴饮暴食,有时间走近大自然,或者进行有氧运动,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钱💰不一定多多益善,也不可口袋光光,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完全是看个人性格上和家庭习惯上而决定。没有什么错对之分,我们所有人,只有你临走的一天或许才会明白;但是大多数人为时可能过晚!
我是“月光族”,平时注重健康,一年四季基本每周下水(游泳🏊)一到二次,今年66岁,身体基本无恙。
对生与死从来不(无需)多想,随遇而安。疾病来了,可以过就过,过不了就走,和孩子们交代清楚:恶病(没有必要)不治,临终(拒绝插管)不救。人生之旅一次,无非就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不必留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