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重疾险,指的是重大疾病保险。当保险人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会给予一次性赔偿,个别保险还可以多次赔偿。
但是,很多人把重大疾病保险误解了,认为重大疾病保险是用来给你钱治病的。实际上重疾险是一种收入损失保险。
当你患重疾之后,会面临着现在和未来收入的损失,因此赔偿你10~30万元,作为收入的一种补偿。可以稳定你家庭的生活收入水平。
至于疾病治疗,应当购买的是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他们会根据你患病的治疗使用的费用予以报销。社会医疗保险包含了基本医疗、大病医疗和大病救助三个层次的保障。像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在社会医疗保险报销之后进行二次报销,有的保额能高达500万。绝对比重疾险的10~30万元要高得多。所以,害怕得病应当买医疗保险。重疾险应当给家庭顶梁柱购买,防止失去收入生活陷入困难。
有没有消费型的重疾保险呢?当然有。比如这种保一年的重疾险保险,39岁参加每月只需要支付17.28元,万一确诊疾病可以获得最高10万元赔偿。如果需要50万元就保费就是5倍。
当然这种保险还有一定的生存期,是180天。如果通过积极的治疗,治好了,那么没得赔。如果去世了,一样没得赔。必须持续180天,还有相应保险合同约定的症状或疾病。有人说这180天该花的钱都花了,赔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这种保险压根儿就不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而是对于你未来生活保障的。
为什么保险公司喜欢卖终身重疾险呢?当然因为费用高、利润高。保险是商业行为,保险公司为了挣钱的,从人员的管理费用到推销人员的佣金,都需要大笔的支出。保费只有200元的重疾险,大家可以想想,有几个保险推销员愿意卖呢?
当然,重疾险是一种防备。人一生发生重疾的概率高达72.18%,购买一份也是不错的。但是,一定要了解清楚合同,比如生存期和去世的赔付,否则真的得了重疾也一样得不到赔付的。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答案是肯定的,有消费型的重疾险,而且有很多。
消费型重疾险,可选保障时间,一般可选70岁或80岁,保障期间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的疾病,并且符合理赔条件的,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如果在合同期间内身故,且没有重疾理赔发生,可退现金价值;如果在合同期间无任何理赔,到期后,合同终止,不退还保费。
消费型重疾险适合经济有限,集中解决某段时期重疾缺口的朋友。
目前性价比较高的消费型重疾险是昆仑健康保重大疾病保险(2.0版),可到我的主页阅读测评文章,详细了解。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选择保障终身的重疾险,毕竟谁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会得重疾,选择保终身的重疾险保障更全面。
在此,提醒题主,购买重疾险一定要有合理的保额,买保险就是买保额,重疾险也不例外,因为如果风险来临,太低的保额根本覆盖不了我们的风险缺口。
一般情况,合理的重疾险保额是自己年收入的5倍或者5倍年支出(车贷、房贷、家庭日常支出、孩子抚养费、老人赡养费等)。
5年的根据来源于“癌症5年生存率”,当然,以上这只是一般情况而言,保额的计算没有恒定的公式,最终还是要回到自身的实际需求上来。
题主可以到我的主页阅读文章《重疾险您买对了吗?重疾险如何购买?重疾险如何选择?》,详细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不买错不买贵。
如有其他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
军人的专业服务,您值得拥有!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首先楼主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楼主只是在消费性重疾保障还是在保障型重疾保障上面感到困惑和纠结。简单的分享一下自己对保险的理解:一般一个人有意外保险保障和重疾保障是最全面和完美的。
楼主所说的消费型重疾险在市面上大部分保险公司是有的,并且很保障型重疾保险相比的话还比较便宜,一般三四十左右的健康青年三五百块钱就能得到几百万的综合医疗保障。关键是这种保险产品只能保障一年并且还是要排除观察期,如果安全度过一年不退还一分的所交保费。选择这种消费型的重疾保险还要考虑是否能够自动续交保费,如果不能续交如果未来停售就得不到保障了!并且这种保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也会随着增长!
保障型重疾保险会在主险的基础上附加重疾和轻症医疗保险,还可附加豁免和住院日额补贴。简单的说就是一旦符合保险责任条件可以免交剩余保费保险依然有效,住院能医疗报销还能给报销津贴。根据个人经济条件选择楼主所说的10-20年交费基础交20上能保障终身不是更划算一些?
重疾保障型保险一旦约定后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保费增加的,也不会担心交费期间产品停售,关键是你所交的保费是有现金价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过了交费期间以后不动用重疾保障的前提下保额依然有效现金价值还会越来越高。
这就是消费型重疾保险和保障型保险的一些区别。这是笔者对两者保险的优缺点的对比看法,啰嗦了这么多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大家好,我是您身边的家庭理财专家“财富精算师”,欢迎随手点击右上角关注我。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真正开始有保险的意识,并且选择配置重疾险。
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
一般包括: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需要进行重大器官移植的手术、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的伤病、晚期慢性病、深度昏迷、永久性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精神病等。
看起来发病概率都很低,但是现代社会,一旦发病,治疗费用就是50-100万左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保险公司为什么喜欢推终身重疾险?终身重疾险,保险期间是终身,也就是到死亡,是应对人生中所有的重疾风险打造。对于各位来说,也会是一个不错的保障。
从保险公司出发的角度,终身重疾险的保费更高,可以带来更高的保费收入,销售人员可以拿到更多的佣金,所以很多公司力推的险种都是终身。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不希望保费过高,并且在收入不高的时候,也难以承受终身型重疾的费用。
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消费型重疾险:是指在固定的保障期限内,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赔付;若没有发生重疾,你交给保险公司的钱就消费掉了,保费不返也不退。
这其实和终身型重疾不是对应的概念。终身型对应的是定期,也就是保20年、30年的概念。消费型对应的是返还型,后者是不出险,就返还保费——实际上,保险公司都是精算师算过的,返还型的,保险公司更赚钱。
市场上非常多的优秀的消费型重疾险,可选区间从1年5年到30年,也可以选择年龄,从50-80岁都有。
具体的险种,小财不过多推荐,欢迎大家关注财富精算师,听我多聊聊保险的话题。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有的哟。
消费型的重疾险很多,只保20/30年的也有。
这边您考虑购买重疾险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考虑保障期限20/30年的消费型重疾呢?
购买保险建议还是要先理清需求后再购买,此外关于保障,建议在预算内尽量把保额做高保障做足。
如果是需要进一步咨询,欢迎私信🙂
想买份重疾险,结果咨询的保险公司都是终身重疾险,想问一下,是否有消费型重疾险,保20年到30年的那种?
消费型重疾肯定有的。
近几年,保险市场开放后,各大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公司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除了通过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销售,减少人工成本、办公成本外,也会通过削减部分责任,来达到所谓的“高性价比”。
我们常说的重疾,从责任角度来说包含:
轻症+中症+重疾+豁免+身故。
消费型重疾,通常指不含身故责任,即死了不赔钱的。即=轻症+中症+重疾+豁免。
自然,责任越多,价格越贵。同样一款产品,有没有身故这个责任,保费相差大概在50%左右。
以30岁男性为例,
80种重疾*1次*100%+35种轻症*3次*30%,10万保额,30年交,保终身,每年1031.48元,总保费30944.4元。不出险身故的话,保费不返回。投入回报比是0。
而,80种重疾*1次*100%+35种轻症*3次*20%+身故返保额,10万保额,30年交,保终身,每年1618.8元,总保费48564元。不出险身故的话,返回10万。投入回报比是206%。
每年保费贵了587.42,56.9%。总保费贵了17619.6元。而投入产出比少了206%。
从期限角度来说,可以分为:
1、一年期重疾:采用的是自然费率,每年都得交钱,而且越交越贵,几十年下来,价格可不比长期便宜。[凋谢]而且什么时候停售了就没得买了,如果那会儿身体条件不好,别的重疾就要跟你再见了[嘿哈]而正常的长期保险采用均衡费率,就是交几十年每年价格都一样,而且就算停售也能保障到当时约定的时间💪
2、定期重疾:就是保一年以上,终身以下的时长的重疾险。通常有保20年、30年,保到60岁、70岁、80岁等。
3、终身重疾:顾名思义,就是保一辈子,活到多少保到多少,因为人一辈子大病的概率高于70%,所以即便是只赔付重疾,都是大概率赔付事件,因此,终身重疾的保费会比定期重疾贵很多,因为要负担高发病率的老年时间。
综上,题主要的是一款定期的死了不用赔钱的重疾。
虽然,对消费者来说,看起来消费型重疾每年少交给保险公司56.9%。但,其实,对保险来说,消费型重疾的利润空间不一定就比返还型重疾小。
我们看看保险公司怎么賺钱的。
保险公司的利润 = 收取的保费 - 综合成本 + 保费的投资收益
其中成本这一块,除了公司经营成本外,还有将来要赔付的钱。
保险公司的利润=收取的保费 -(赔付金额 + 公司成本花费)+ 保费的投资收益
但是因为人寿产品,时间都特别长,这些因子都只能通过提前预估,所以实际利润再拆分,应该= 收取的保费-(预计赔付金额-实际赔付金额 + 预计成本花费-实际成本花费) + 预计投资收益-实际投资收益。
其实,就是专业人士,经常说的
死差 = 预期赔付金额 - 实际赔付金额
得重疾获得赔付只有一定的概率,而身故的赔付却是百分之百的。
相对于定期重疾,7.80岁前,重疾赔付的概率更加降低。
所以,综合来看,消费型定期重疾的死差<消费型重疾的实际赔付金额<返还型重疾的实际赔付金额。即,消费型定期重疾的死差>消费型终身重疾的死差>返还型重疾的死差。
费差 = 预期公司成本花费 - 实际公司成本花费
姑且算为一致。
利差 = 预期的保费投资收益 - 实际的保费投资收益
一家强大的寿险公司,往往都是非常厉害的资产管理公司。同样的一笔钱,通过合理运作,时间越长,产生的投资收益会越高。同样,等长的时间,投入越多,产生的投资收益就会越高。因此,消费型定期重疾的利差<消费型终身重疾的利差<带身故责任重疾的利差。
不过,前面说了这么多,明白保险公司如何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明白如何和保险公司实现“双赢”才更为重要。
买消费型好还是买储蓄型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还是看个人具体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