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退休金,现在又叫做养老金,实际上是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会征收的养老保险费,转移给退出工作岗位劳动者的一部分转移收入。
养老保险的基本运作模式有人说,养老金不是我们年轻是自己攒下的钱吗?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叫做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一部分是统筹账户,一部分是个人账户。
进入个人账户的钱,算作个人积攒的费用。万一参保人去世,会将没有领取完的余额,全部给继承人。跟自己储蓄是一样的。
目前,个人账户进入前的比例是缴费基数的8%。如果我们在企业工作恰好是职工本人自己承担的部分,也就是说企业职工参保个人是不会亏本的。
企业缴纳的部分目前全国多数地区是缴费基数的16%,从201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这一部分钱进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每年增加的养老金部分、退休人员去世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等待遇等等。
养老金增加的制度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文件明确了改革统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正常调整机制。其实就是国务院每年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通过统一发布养老金调整通知的方式,对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现行的基本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结合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等因素,退休的越晚,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相同情况下养老金就会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虽然说跟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关,但是每年个人账户余额都会根据国家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进行增长,近三年来分别是8.31%、7.12%、8.29%,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关于养老金的退休后增长,每年都是国家发布统一养老金的调整通知,明确养老金的调整整体水平,然后各省市根据各省市的养老金实际情况进行增加,不过具体的调整方案要报财政部、人社部审批。
近年来养老金调整模式固定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定额调整主要贯彻的是公平原则,每人都增加相同的钱数。挂钩调整贯彻的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倾斜调整贯彻的是适当照顾原则,对于艰苦偏远地区退休的人群和高龄老人进行额外照顾。
国家年年调整养老金,大家也很明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保障大家的生活水平不变。至于说养老金调整的水平,为什么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
一般来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方向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而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除了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外,还是为了自我发展、抚育子女、赡养老人。但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水平一般会比消费者价格指数略高一些。2018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2.2%左右,而我们的养老金平均增加幅度是5%。
综上所述,养老金增长还是非常重要的,他也不同于我们自己继续养老,具有非常好的保值增值作用,希望每一个老人都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
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首先纠正一下,现在不叫退休金了,所有人退休以后领取的都是养老金。
截至2019年,我国的养老金已经连续15年上调了,在目前国家社保基金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为什么养老金每年还要上调呢?
第一、这是社会稳定性的保证目前,我国已经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有1.1亿人是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对于这么庞大的群体,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保障主要是依靠养老金。
目前我国虽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能够达到80%以上,但是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仅在50%左右,对于企业人员来说退休后养老金本来就不高,如果国家不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指数的变化每年调整养老金,那么退休后过个几年,企业人员的养老金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那整个社会就真的会乱套了。
第二、这是社会公平性的保证对于在职人员来说,随着物价的上涨,每隔一段时间要么主动跳槽来提高工资水平,要么单位根据个人工作表现涨工资,收入都是会不断上浮的。
而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如果国家不制定相应政策调整养老金,那么养老金这辈子都不会变了,这对于前面几十年辛辛苦苦工作,为社会创造了许多价值的退休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同时,年轻人也不必羡慕退休人员啥都不干就可以涨养老金,因为年轻人也是有退休的那一天的,只要国家繁荣富强,那么所有人在退休以后都能享受到养老金的不断上涨!
所以,虽然现在不少地方的社保基金收入已经入不敷出,但是国家还是要年年上涨养老金。不过,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以及社保基金压力的增大,这几年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先比前些年已经下降了许多!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退休金其实是养老金,养老金年年上涨,这是一件大好事,至于原因,那么是有很多方面的,至少包括6大原因。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养老金年年上涨的原因包括6大方面。
1.物价上涨,要求养老金年年上涨。2018年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2.1%,物价基本上年年上涨,物价的上涨会对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产生影响。
比如说今年水果价格就上涨的比较厉害,像梨和苹果就比较贵了,那么,一样的钱数买的水果就变少了,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影响。
钱的购买力在下降,所以要求养老金也随之上涨,让退休人员手里的钱变多,以消除物价上涨对基本生活的影响。
2.养老金年年上涨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国家要建立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情况,适时上涨养老金。
所以物价上涨并不是说一种恩赐,而是法律赋予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一种权利。
3.职工工资增长也要求养老金年年上涨。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年年上调,职工工资是上调养老金的重要参考因素。
职工工资连年上涨,所以越晚退休越划算,所以,养老金也要涨,让早退休的人也能享受上涨,实现社会公平。
4.养老金的上涨也是一件惠民生的大事,惠民生是每年政府工作的一大目标,很多地方政府会把养老金上涨列入到每年办的民生大事之一。
现在退休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18亿人,影响非常重大,给这些人上涨养老金相当于让他们手里的钱变多,然后生活更有保障,然后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5.养老金上涨是缩小待遇差距的需要。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每年很多省市在上调养老金的时候,会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更高一点,比如今年宁夏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5.5%,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4%。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低,企业退休员养老金涨幅高,一高一低,有利于缩小两者他们之间的差距。
6.养老金年年上涨,弱势群体受益,是社会公平的需要。
每年养老金上涨都会让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多涨养老金。
比如今年湖南让四类人多涨养老金,分别是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工残退休人员。
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倾斜照顾,多拿一些养老金,那么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利国利民。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如果你也支持养老金年年上涨,请点赞转发支持吧
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为什么养老金每年不断上涨?
退休金从2005年一直到今年2019年,我们国家实现了14连涨养老金,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国家要建立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情况,适时上涨养老金,对于在职人员来说,随着物价的上涨,每隔一段时间要么主动跳槽来提高工资水平,单位根据个人工作表现涨工资,收入都是会不断上浮的。
其次,物价上涨导致养老金年年上涨,经济总量是在不断的增长,每一年GDP都是呈按照6%左右的水平来递增,当然前几年甚至是按照百分之十的左右来递增,这就促进了我们养老金的一个增长,职工工资增长也要求养老金年年上涨,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年年上调,职工工资是上调养老金的重要参考因素。
职工工资连年上涨,所以越晚退休越划算,所以,养老金也要涨,让早退休的人也能享受上涨,实现社会公平。
最后,养老金上涨是缩小待遇差距的需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低,企业退休员养老金涨幅高,一高一低,有利于缩小两者他们之间的差距。
随着自己的退休年限的增加,对于自己来讲所获得的养老金待遇也是在会不断的增加,有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的,参保养老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养老金年年上涨,弱势群体受益,是社会公平的需要,让弱势群体得到倾斜照顾,多拿一些养老金,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利国利民。
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从2005年开始,养老金已经连续15年上调了,尽管涨幅有所缩水,但是在退休人员已经达到1.18亿人的数量基数之上,能维持15年连涨,来之不易。至于职工养老金年年上涨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有以下几条。
第一,国家对退休职工关心和重视,虽然职工已经退休了,不能再继续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但是在他们没有退休之前,都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有的还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他们在退休后,理应有一个待遇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社保法要求,建立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物价等因素适时调整退休职工养老金收入。
第二,上调职工养老金主要是确保退休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不缩水,而且稳中有提升。这些年来,国内物价上涨幅度一直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但有些商品的价格涨幅很大,如房价、药品价格等。如此一来,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有点跟不上拍了。为了使退休人员收入不因价格上涨而出现购买力下滑的问题,所以,社保部门就要年年给退休工人涨工资。
第三,让退休人员收入涨幅,能跟得上职工工资涨幅。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纷纷上调了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同时社会平均工资也在不断上调中。为了能让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能跟上GDP增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硕果,每年也必须上调退休人员工工资水平。只是近年来国内GDP增速放缓了,降至6.5%水平,所以退休人员的收入涨幅也达到了5-6%的幅度。
第四,给退休人员涨工资,国家并不差这个钱。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结余金额大约5万亿左右,这足够确保一年以上的养老金的发放,而且,养老金管理水平和统筹层次在提高,明年会实现全国统筹。此外,养老金已经实施了中央调剂、国资划转、投资运营等保值增值的办法,现在国家有条件、有能力维持养老金的年年上涨。
第五,缩小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差距。尽管退休员工收入年年在涨,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有些地方的退休人员因基数太低,退休工资水平还是不高。比如我国企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平均是2800元/月,这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动辄5、6仟元工资还是有距离的。年年给企业退休职工涨工资,就是为了缩短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让社会变得更趋于公平正义。
退休人员工资收入15连涨,这既反映出我国社保基金的雄厚的支付能力,也表明国家关心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让退休人员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硕果。更是为了让退休人员在面临不断上涨的通胀情况下,生活水平保证不下降。当然,也有拉近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差距,构造和谐社会的目的。
为什么退休金年年涨?
算上2019年,养老金已经实现15连涨,说“退休金年年涨”确是个事实。
为什么养老金能年年涨?是由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所决定的。这跟油价的调整机制一样,也是由国家制定的。根据这一机制,养老金调整要看哪些方面已是相当明确。《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首先,职工平均工资是呈现连涨的走势。以2017年与2018年为例。根据的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2%(实际增长是刨去物价因素的增幅);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实际增长5.0%。
2018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又好于2017年。在这一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82461元,实际增长8.7%;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49575元,实际增长6.1%。
仅从2017年和2018年看,职工平均工资涨幅还是较为可观的。而职工平均工资一直呈现上行的曲线,跟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有关。退休养老金调涨了,也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带给退休人员的福利。
其次,看下物价上涨情况,也是上行的走势。物价上涨趋势一直都存在,只要这个涨幅在温和上涨区间,都算合理与合情。2010年至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值分别是这样的:3.33%、5.41%、2.64%、2.63%、2.0%、1.44%、2.0% 、1.6%和2.1%。从中可以看出,2018年的2.1%是近四年来的首度“破二”,不过即使是“破二”,也仍处在温和上涨的区间。
决定养老金要不要调涨的职工平均工资与物价情况都在上涨,养老金连年调涨也在规则之内。2019年养老金总体调涨5%,这个涨幅跟2018年持平的,跟早年基本调涨10%以上的涨幅已有收窄,但涨幅收窄之后也趋向于稳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