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这是一种非常让人羡慕的生活。

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没贷款,年收入还有30万元。光从收入讲,平均月入2.5万元已经超过了95%以上的人群。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按照企鹅发布的2019国人收入报告,月薪过万的人群只有35.09%、35.07%、26.91%和16.8%。其实一线城市大多数人的收入区间都在5000元~8000元之间。

在一线城市有房没有贷款,一般房价得超过500万。有房有车没有贷款,再按照年收入30万元的水平,家庭资产99%会超过600万。

按照2018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整个大中华区拥有600万以上家庭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大约是488万。

全中国2018年人口数量是13.95亿人,至少拥有4亿以上的家庭,从数量的比例看这样的生活水平超越了99%的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房产财富再高,只要不能够给我们带来现金流,作用其实也不大。

因此,还是需要好好工作吧。如果需要给儿女买房,那么真的还需要好好攒几年。

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算富人,可以跻身全市前5%的水平

就以一线城市均价6万来说,80平小户型也得大概500万。

北上广深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5万-6.5万之间,中位数为6万,那么年收入30万相当于一线平均水平的5倍。

通过2018年中产收入分级来看,富裕人群标准是家庭月可支配收入超过2.4万,对应一个人就是1.2万,乘以12个月是14.4万,那么楼主30万比富裕人群门槛还高高出一倍,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富人收入,加上一线城市价值至少500万的不动产,整体水平跻身城市前5%没什么问题。

现在很多高薪人群因为没房产或者需要背负高房贷而使身价打折扣,像楼主这样能在一线城市有房无贷的高薪人群占比还是很低的。因此论水平,基本相当于无房产年薪60万收入者。

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房子估计是他父母早年买的,比如2002年左右,房价很便宜,属于家庭比较有眼光,年入30万税前的话也算比较高的哈😊这样一般家庭过过小日子还是游刃有余的啦,不过仅仅靠一套房子和一个固定工作的工资所得离开财务自由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呀,生病的话立马回到解放前!还是要努力奋斗的啦,加油哦!能够买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然后增加被动资产的话,日子就不一样啦,中国人都不容易的说!加油哦!

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您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有房有车又没有贷款,且年收入30万的人而言,在一线城市应该属于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因此,对于一个年收入30万的人,他的收入水平已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线。也就是说,他的收入水平最少也高于全国百分之五十的居民。

但是,居民收入水平始终是呈现出橄榄型的分布态势,出于中间阶层的收入群体是最多的,因此虽然年收入达到了30万,但是依然无法跻身高收入群体,只能处在中等收入偏上的收入阶层,但是处在这个阶层的人其实幸福感是很强的,因为这个阶层的人不用为基本生活条件所烦恼,已经可以衣食无忧,并且也不需要承受太大的精神压力,不用时时担心过多财产可能遭受到的风险。正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的,月入三四万最幸福,超过千万麻烦就来了!因此,我认为年入30万这个收入水平已经十分不错了。

在一线城市,其实物价水平不比其它城市高多少,而一线城市生活的压力更多是来源于房价,那些动辄几千万的房子才是人们所烦恼的根源。所以,作为一个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的人,恭喜您已经成为了一个千万富翁。您每个月的收入可以不用再去负担高昂房价,可以更多的用于自身的消费,比如购物、旅游等。即便年入30万算不上实现财务自由,但一样可以享受到很高的生活水平。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打拼,但是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本源是我们自身的感受,如果你过得开心,哪怕吃糠咽菜都觉得是美味佳肴,如果你忧愁烦恼,即便山珍海味也是索然无味。因此,在忙碌的生活当中,给予自己更多的一些关爱,让自己每天都能有个好的心情,才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

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大概就是买酸奶不舔盖,想去海底捞就去海底捞,想去买个好点的车就去买好点的车,买辣条都可以买辣条中的贵族,哈哈

在一线城市,一个人有房有车,没贷款,每年收入30万,算是什么水平?

首次,在收入方面,定标一线城市个人年收入30万应属于较高收入群体 ,已超过一线城市平均年收入。

其次,在资产方面,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贷款 ,属于净资产人士,应该处于中上水平,超过了很多负资产人士。

总的来说,应该属于中产阶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