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民币1元硬币,100圆纸币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元”和“圆”字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多人关注过。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
“元”和“圆”,在《辞海》中记载的意思是通用的。“元”是“圆”的简写字,可以做货币单位使用。
“元”是我们人民币的货币单位。根据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
“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为角、分”。2005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
“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可是“圆”的历史悠久,是我们更早的法定货币单位。
早在清朝的宣统二年(1910年),政府公布的《币制条例》中明确:“中国国币单位,著即定名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元为主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
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也就形成了我们时常调侃的“袁大头”,这就是一圆银元的代表。
中华民国时代一直是用“圆”为单位的,包括1948年8月18日开始发行的金圆券。
进入新中国时代以后,我们当时并没有立即改动圆的这个单位。
虽然我们推动繁体字改简化字,但是货币中的“圆”一直使用的是繁体字。繁体字“圓”下面是有三道横的。
值得一提的是,推行简化字并不是由新中国开始。民国政府1932年就开始提倡简体字。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
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人民币上的“壹佰圓”变成了“壹佰圆”。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第5套人民币,最新的人民币版本叫做2019版。
综上所述,确实“元”是我们的法定货币单位。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还考虑到历史文化延承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圆”作为人民币上的货币单位并没有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程度的改变,人民币上新元素也会不断出现。说不定哪一天“圆”就变成“元”了。
为什么人民币1元硬币,100圆纸币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元”和“圆”字呢?
前几天,有很多媒体还专门报道过“圆”和“元”的单位问题,为此引发大家的热议。但官方的解释则是: “圆”按照汉语言权威《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圆,货币名称同元。也就是说,在用于货币单位时圆和元是相互通用的。
从历史沿袭上来看其实,早在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政府,规定国币以圓(元)为单位,这等于从法律角度规范了货币的基本单位。
也可以说,从此确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制度。后来,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废两改元令》,彻底废除清代银两和旧式制钱。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
接着,又经历了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金圓券银圓券,虽然货币制度几经改革和兴废,但圆作为货币单位却始终被沿袭下来。
人民币的货币单位圆和元新中国成立前,于1948年我国第一套人民币就陆续开始发行,大家通过下面的图片可以发现人民币的货币单位同样是圓,直至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也同样延用了圓。
但是,在1987年我国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时出现了变化,将圓改为简体:圆。就一直使用到目前国内的第五套人民币。
我们从以上可以得知,圆起源于“圓”,因为银圆是圆的,一块银圆过去大家通常都是称为一圆钱。大家也可以看一看港元的“圆”通用“元”,如下图所示:
总的来说,“圆”从清代开始确立为货币单位,历经民国时期直至现在的我国第五套人民币。圆也是目前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单位。至于硬币和纸币的不同用法完全是惯用而已。
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和省事儿,也通常会把圆写成元。有些时候我们不能从特别严谨的要求来看,因为汉语言文字原本就有很多是约定俗成的,或者说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因此人民币用圆和元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元字写起来更方便,故而就改用了元,人人都在用这个字,索性就承认了。但从正宗的角度来看,还应该是“圆”。这也是金额大写时的标准用法,但通常业务中用元更适用。
为什么人民币1元硬币,100圆纸币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元”和“圆”字呢?
人民币最早的计量单位是“圆”,而不是“元”。
后来,因为元字比圆字写起来方便,所以大家都写成了元,根据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
“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为角、分”。就确定了“元”的法律地位。
“圆”起源于银圆,因为银圆是圆的,一块银圆大家都叫一圆钱。
如果再往前上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应该是春秋战国使用的是青铜浇铸的“刀币”。这是脱胎于更早的货币模式,就是早期的贝壳作为流通货币。
到了汉代,金属铸币逐渐演变成为半两钱和五铢钱。五铢钱的圆形方孔,就成为了一个铸币标准,这个“外圆内方”的铸币标准,就一直沿用下来。这种铸币,主要是用于铜钱、铁钱的铸造,银子属于高等级货币,尤其是白银产量一直很低,所以没有作为常规的流通货币,而是作为元宝模式存在。这是称重的,而不是看数字,因为白银太贵重。
到了清代后期,伴随铸币技术进步,“外圆内方”铸币标准有了改变,真正的银圆出现了,这时候的银圆,是没有中间那个方孔的。而且也确立了以圆为货币单位。
然后到民国沿用了圆形铸币,其中袁大头最为出名。
新中国建立以后,其实也是用“圆”作为货币单位,现在依旧是“圆”作为货币单位。不过因为人们“偷懒”,更习惯于用“元”来,所以后来为了方便,相关法律就规定了,“元”也是货币单位。
而圆与元之间,在货币单位上,现在是通用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