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事业单位工作满10年工资,1.3~1.8万之间,这在普通地区是不可想象的。应当是一线城市的中级以上职称或者科级干部以上待遇了。

其实人人都有一份努力拼搏、成就事业的梦想。

如果有感觉更好的外资企业出橄榄枝,是应该跳槽还是留下呢?

我们如果想跳槽,一定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当然是待遇问题。外资企业在全国都是高报酬的行业。如果是外资企业主动邀请,预计跳槽之后年薪得过百万了。我们是不是非常缺这一部分钱呢?这是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职业发展规划。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是走职称和岗位级别路线。外资企业管理也很规范,根据个人的发展方向,也会有提升的空间。

但主要应当考虑的是年龄问题,本科毕业的学生一般都22岁以上,工作10年都32~35岁之间。对于校招的大学生,各大企业都会努力培养;但是对于社招的专业技术人员,最好跳槽之前也要考虑一下,如果直接进入管理层还好;如果未来失业,再就业可就麻烦了。

第三,家庭需要。如果是一线城市的女性,32岁到35岁一般是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孩子一般不会太大。这种时候,孩子最需要妈妈照顾。机关事业单位的作息时间非常灵活,照看孩子方面是非常占优势的。而且一些大的部门,还有机关幼儿园,这可不是花钱就能进的。另外,另一半的工作、生活是否便利、老人需要等等。所以,跳槽也要考虑家庭因素。

第四,同事之间的关系。这关系到我们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如果我们在原先的工作岗位,跟同事工作的很愉快,说明我们人际关系不错。如果我们也能跟新同事处的很愉快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可是,如果是在外企,一些狼性比较大的单位,可能竞争就非常厉害,牵扯到一些工作上勾心斗角了。作为女性,能适应这样的工作吗?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岗位发展问题。我们现行的工作岗位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呢?比如马上就要晋升,或者转为公务员这样的好机会等着。等到成为处级以上干部的公务员,真的有可能会成为造福一方人民的父母官了,职业成就感非常大。这应当考虑一下。

总之,机关事业单位是保障最全面的单位,我们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金饭碗”。当然它也是一些人才眼中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个人还是根据自己的梦想和职业规划,选择自己的路最好。但是,30多岁了,一定要让生活越来越好才是正途,不要因为跳槽,把整个家庭拖累了。

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你多少有点拉仇恨的节奏啊,本科女,事业单位,工资一万五,就算放在北上广的事业单位也是“头部”群体了。你这才真是“钱多活少离家近”呢,这是女生最理想的生活与工作的状态啊。不知道你有多大的本事,要“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辞职去外企。如果外企不能给你三倍以上工资(月薪4.8万),你去的性价比就不合适了。如果给你三倍的工资,你的压力和所耗时间也是三倍以上,不知道你在事业单位十年之后,是否还有这么强的承受力。

很多人问,从公务员、事业编或者国企央企,跳槽到民企私企。第一,不是选择的问题,核心是能力的问题,就是你离开体制能不能过得更好的能力问题。第二,性价比的问题,民企私企外企明面的工资可能高一点,就觉得你在体制内吃亏了,其实,综合性价比应该在三倍左右。因为体制内的隐形福利和收入,隐形的获得感是比较多的。第三,才是你的事业心和追求问题。有的人年轻,认为不需要钱,需要一种刺激、闯荡、奋斗的感觉,宁愿有风险,也要去搏击风浪,就是想过这样的生活。

分析你的具体情况。十年本科生,32-35岁之间,结婚生子了,家庭责任有了,教育孩子的责任有了,现在想起来去闯荡外企,你知道面临什么挑战吗?你可能是在事业单位待清闲了,看着孩子也有了,丈夫也稳定了,心却开始野了,你一定在思考,“我的一生就要这样相夫教子度过吗?难道我这一生就要平平淡淡到老吗?我这一生还没有去搏击风浪去呢?”于是开始骚动起来,体制内呆腻歪了,想换个人生活法。如果你仅仅是这种“换活法”的念头,奉劝你不要轻易辞职。

跳槽,最忌讳理想化。往往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你得到的东西,反而处处成为制约你的东西。这是囚徒效应,也是围城效应。到外企不是不可以,第一,你能不能长期胜任外企的工作,第二,外企的工资能不能给到三倍,第三,你做好高压、高强度工作的思想准备了吗?这三点,不要靠自己想。自己往往对自己有高估的毛病,在体制内办事很容易,因为有公权推动。往往给人造成错觉,我的能力很大,我可以搞定一切。但是失去这个平台,你从甲方变成乙方,你从被人求的角色,变成了求人者的角色,你要换位思考一下,你能拿到项目,你能搞定你们这样的事业编吗?

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女性最好还是远离民企,最好选择的单位是国有企业,最优最佳还是事业单位。

工作十年,工资一万多,在任何城市里都是比较高收入的,事业单位旱涝保收,福利待遇也不错,各类保险公积金按照标准交,假期也是按规定都有的,有什么不知足的?

外企也是看起来很美!外企的工资福利确实比国内的企业有一些优势,但是现在的优势慢慢地变小了。记得2005年的时候,我刚刚上班不久,我们同事有去外企面试的,还有的面试成功了。当时他们的工资是每月两千左右,去了外企岗位没怎么变,工资直接飙升到了一万,羡慕的我们小年轻不行不行的。

工资是一方面,外企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比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大得多。还是以我同事为例,他们工作是不分时段的,只要是工作时间,全天候作业干活。不管刮风下雨,必须在现场巡视、作业。考核也十分严厉,一点不讲究情面,一次迟到就是几百上千的扣钱。外企的工作强度也是很大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刚进去很难适应,因为大家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要指望谁能帮助你。

外企还有一点就是有问题了就裁员,效益不好了裁员,没项目了裁员,换老大了也裁员。给你点补助又怎么样,你一旦年纪大了,出去再闯社会,四十几岁的女性很难就业的。外企就用你最好的年龄和最好的本领,一旦不需要了,或者是挤兑你让你自己走人,甚至会一脚踢开,甩得干干净净。

职业女性其实很不易,家庭事业都兼顾着,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还是谨慎一点好,好好生活,照顾好家庭,还是在事业单位发展吧。

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美女,拉仇恨了啊,一个月一万八的工资,加上各种奖金福利,一年少说有三十万,还是事业单位,那得有多好的单位啊。据小公了解,即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很少有事业单位一个月能拿一万七八的,至少全额拨款性质的做不到。所以,小公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在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高校,有一定的经营收益补强绩效,才有这样的综合收入。

单论收入,你这样的区间别说在机关事业单位,就是在一般的私企包括外企中,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公实在想不出你有什么必要辞职去什么外企。是干得不爽不开心,实在不想在这个单位待想换个环境了?还是饱暖思骚动,纯粹是无病呻吟,典型的围城效应?

在这么好的单位,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出现第一种的可能应不大,因此大概率是第二种情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改变图个新鲜刺激,这种情况属于冲动辞职,最要不得。

一个职员辞职,能不能辞,撇开情感等方面因素,单以薪水来评判,如果新的单位达不到现职位的两到三倍以上,不足以构成辞职的条件,原则上不建议辞职。

而且,题主还是女性,由工作了十年,年龄三十四五岁,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事情都需要你投入精力去兼顾,在事业单位至少有稳定的周末和节假日,可以陪陪老人和小孩,碰到头痛脑热、急事难事,向单位请个假不会背扣工资,也不影响基本的待遇,而如果去外企,你想拿高工资,难免加班加点,996甚至997是常事,而且不能随意请假,请了一般也要扣绩效,一不小心还可能给人挤了位子,赔了夫人又折兵,你确定自己能应付的来?

况且事业单位还有一些隐形福利,比如孩子教育、求人办事等方面的便利,加上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生活的质量相对较高,这些,都不是钱能买的,也不是外企可以给予的。

当然,外企也有优点,不过相对于你的现状,小公认为还没有达到你辞职的前置条件,故不建议辞。

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本科生应该很多吧,基本上所有的人,哪怕是全日制学历是中专的,都通过自学、党校等方式,取得了本科文凭,有的甚至是在职研究生文凭,享受高学历工资待遇了吧。但即使如此,事业单位工作10年的女职工,月工资能拿15000元左右的,全国来说都不太多,应该是在一线城市吧。

最近,有网友曝光出苏州市公职人员的年工资总额,公务员月平均工资15000元,事业单位低一些,最后苏州市人社部门出面承认,此统计报表的数据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苏州市公职人员月收入15000元左右是真实的。相信苏州如此,北上广,杭州、天津、重庆等一线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月收入达到15000元应该也不成问题。看到这个消息,不禁感叹公职人员工资原来也可以这么高,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要中西部地区那样穷,工资那样低,总是拉低全国的平均水平,拖全国人民的后腿。

话说回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工资能达到15000元左右,应该不管在哪个城市,都算是高收入了吧。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级别相同,大家收入水平大家都一样,不会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工资就高出一大块,因此工资高只能说明当地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高,并不能证明个人能力有多么强。这样的人才,还是本科生,进外企应该没有什么优势吧。现在别说是外企了,国内的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人才竞争都非常激烈,招聘时先挑海归中学历高的、名校的毕业生,后挑国内985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211都不带瞧的。

虽然外企收入高,但本科生进外企,应该没有什么优势。工龄10年,年龄也不小了,应该在35左右,进外企从零开始,从基层做起,能不能干出成绩,什么时间能出头,都是一个未知数。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尤其对于女性来讲,更是非常难得。更何况月工资又这么高,对于本科文凭来讲,在外企也不见得就比现在能拿的多多少。出去了,才知道安逸的生活有多么难得,稳定的工作有多么让人安心。建议还是慎重。

一个本科女事业单位工作10年,工资1.3-1.8之间,该去外企还是留下?

本科毕业能够有如此高的收入,已经处于同等学历及相同年龄中“天花板”的档次了。如果辞职到外资企业工作,估计很难超过这个标准。

事业单位类型很多:大中小学、医院;还有一些国家机关下属的单位,属于国有性质,有国家公费拨款无需自负盈亏,待遇上一班“参照公务员待遇”。

就目前而言,本科学历在这些单位工作,发展空间确实有限。因为如今事业单位提拔干部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连职称评定上都有一定的关卡。

如果是业务超强的教师和医生,跳槽到民营医院及民办学校,很可能收入倍增职务提升。本人作为高校教师,又有外资工作的经验,认为体制内的人士跳槽到外资企业工作胜算不大。

首先是外资企业的稳定性远远不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基本上还是终身制,没有失业的危险。其次外资企业的竞争远比事业单位激烈,如果没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很难在外资企业立足。

外资企业讲究独当一面,事业单位务必要服从领导安排,这是两者的重要区别。本人记得当初在合资企业工作时,没有领导来管头管脚,但是必须做出不凡的工作业绩。

在事业单位就不同了,只要听话按部就班,就能稳坐自己的位置。无需创新之类的要求,领导只求属下少找麻烦即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各有优劣,是好是坏还要因人而异。

插图选自网络,侵权必删。恭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