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增值税由16%降至13%,这是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的。根据税务部门的公告,国家从4月1日开始实施,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税率由10%降低至9%。
其实,本身这一税率对于小微企业影响不大,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从2019年起,免税额度从3万元上调至每月10万元,一季度30万元。
但是对于大中型企业,可就非常可观了,一个亿的销售额可以省税300万。本身大中型企业竞争力都是足够强的,这样300万元几乎就是新增的利润。
因为省税,会不会导致销售价格降低呢?有这种可能,但是应当属于完全竞争行业,才能够很快实现大家的售价降低到降税后的水平。至少过渡的这一段时间还是有超额利润。
不过,我们都知道售价越低,销售量越大。因此,通过销售量的增大,原本包含在售价内的固定利润也会因为销售量增大而利润增加。
所以,只要国家降低税率,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福音。
说起来可能不好听,但对小微企业也确实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毕竟价格优势缩小了。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是否增加,分情况分析,整体对利润的影响比较积极!
这个问答其实包含了3部分内容。纯理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降税不降价的影响,降税又降价的影响!总体来说,降税对于企业利润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按照增值税的理论分析按照增值税的征收原理,和其价外税的特性。无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和增值税的征收率增加或者降低,对于企业利润均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公式分解为:应收价款=不含税收入+增值税(不考虑消费税)。企业利润和不含税销售额直接相关,和增值税没有关系。因此,企业利润不会因为增值税由16%降至13%发生变化!
二、降税不降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现实与理论总是有很多差异,比如增值税下降,应收价款就应该随之降低,但现实经济业务关系不会因为单一理论因素,价格就会随之降低。但增值税税率下降,卖家不一定会主动或者被动接受降价。我们用公式分解一下:
应收价款(前)=不含税收入(前)+增值税(前);
应收价款(后)=不含税收入(后)+增值税(后);
降税前后不降价,就是前后的应收总价不变,即应收价款(前)=应收价款(后)
也就是不含税收入(前)+增值税(前)=不含税收入(后)+增值税(后)
但是,增值税税率真正切切的从16%下降到13%,增值税(后)<增值税(前),要保持上述等式的成立,必须保持:不含税收入(后) >也就是不含税收入(前)
也就是说降税不降价变象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收入增加,这样的情况,利润必然增加,单位毛利率和利润总额均增加!
三、降税又降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增值税税率下降,应收价款(=不含税收入+增值税)随同下降,且下降的幅度与增值税的下降一致(暂不考虑其他价格因素)。这样的情况,降税前后不含税收入的金额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企业的利润没有变化!与第一条理论高度吻合!
很多学习市场营销学的朋友都知道,价格发生下跌,不一定促进销售量的增加,但一定是增加销售量的方法之一。因此,通常情况下,应收价款随税率下降而下降,或许会增加销量,单位收入和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增加,企业总利润随即发生增加!
四、综述增值税虽然属于价外税,但经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增值税税率的下降,无论上述那种情况,对于企业利润是呈积极影响的。或增加单位利润、或增加利润总额。对于企业大好!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直观比较一下,税前采购价 100,税前零售价价 200。
16% 增值税:税后采购价 116,零售价 232,毛利 116,交纳增值税 32 抵扣 16,净利 232-116-32+16 = 100 元。
13% 增值税:税后采购价 113,零售价 226,毛利 113,交纳增值税 26 抵扣 13,净利 226-113-26+13 = 100 元。
两者增值税方面没有差别。当然还有一些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基础征收的,这部分会略有减少。
总结:减免增值税会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对企业直接影响很小。要振兴实体经济,减免所得税才更有效果。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降税?对中小微企业似乎是个恶梦!
就以一个小型的电子配件厂为例:
从17%降到16%,税未降,一年的环保,安全,消防等等就消耗了过12万多的费用。
从16%到13%又是怎么样呢?
10万的销售,应税16%就是1.6万。原来进项票约5万抵扣16%就是0.8万。实缴税0.8万。
物料税后差10-5-0.8=4.2万(减费前毛利)
随着减税客户随之要求降价,原10万销售额变成了10/1.16*1.13=9.74万应税1.266万。
先别谈一向难开票的电子元件仅只能减少2个百分点。就按能你有能力随之按降税降价。
原进货5万的电子元件现为5/1.16*1.13=4.87万抵扣0.633万,实缴税1.266-0.633=0.633万。
物料税后价差9.74-4.87-0.633=4.237万(减费前毛利)。
(降税后的毛利)4.237-4.2(降税前的毛利)=0.037万(毛利增加)
即原10万的营业额现增加了370元的毛利。
从16%到13%的增值税,理论上增加了千分之三点七的毛利。如果进项发票较多的企业,或会增加到千分之五,六。是不是与你心目中的想法有点大?
从过去减税后的情形看,随之而来的税费,不但扺销这点微不足道的减税后增长的毛利率,还会增加比这多几倍的各种费用增长。
所以说这种减税,是中小企业的恶梦开始。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实话实说吧,就我们企业!
供货商那里价格还没来得及谈降价,四月开始,所有客户都要求降价了!而且已经在开始操作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作为企业,我们在乎的不是面上的这个税率,我们需要的是,进项和出项这里增值税的差价,到底能够按多少优惠政策去交税,这才是真正利好企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其他杂七杂八的各种附加税,地税等可能达十几种种,具体没算过,但是也不差多少,这个也还能接受。
主要就是差价部分增值税,你按这个硬交,对企业来说有点不公平,因为企业不是所有采购进项都有增值税发票的,包括各种费用开支,都只能作为费用票去抵所得税,这里差距太大了,增值税空间利润压根没有这么高,这么弄,会让很多企业没办法生存,更多的企业为了存活,可能还会铤而走险去搞假增值税发票,去触犯法律底线。
所以,作为我们企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根本上的解决税率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探讨。
增值税由16%降至13%后,企业利润真的增加了吗?
非请自来。
增值税税率的变动基本对利润无直接影响,分析企业利润增减,涉及的因素太多,内容也很广泛,真不知道从何谈起。
在利润计算公式中,影响利润总额的与增值税有关的因素就是营业成本与税金及附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或许购进业务成本(不可抵扣的进项计入成本)随增值税税率降低而减少,随应纳增值税减少而相应减少税金及附加,利润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加。
数据计算应该很容易。问题是,税率降低了,全世界都认为价格也要降低。产品价格能否保持原水平真很难说,价格降低、销量一定的话,收入有所减少。营业利润是增是减难以预测。
实现中,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很多。我们忽略税金及附加,用本量利分析模型来看看吧。基本的损益方程式是: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要想利润增加可以提高单价、销量、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利润与单价、销量成正比例变动,而与成本反向变动。
刚才已经讲过了,吃瓜群众管你什么含税不含税,感觉就是降税了,价格也得降(单价);关键是房东也看新闻,正寻思涨租金(固定成本);企业资金压力没那么大,员工也蠢蠢欲动要求加工资、增福利(人工成本);唯一安慰的是,随着价格下降,销量可能有所提高。
上述中,价格是否降、如何降不得而知,成本有上升趋势这都是影响利润的不利因素,唯一利好的可能是销量提高,综合下来利润未必增加。
因此,增值税由16%降至13%,企业利润真的增加吗?有利有弊,对此,我表示很怀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