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和个人缴纳待遇差距不大,但是缴费方式差异很大。

国家允许个人缴纳社保,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无法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提供的一种保障。这一要求是按《社会保险法》有明确规定,国家允许个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既然交的是同样的养老保险,未来养老金的计算也会是一种方法,因此对于大家来说,相同缴费年限15年,差距就不大了。

不过我们的缴费年限不是决定养老金待遇的唯一因素。另外的因素还有退休年龄、缴费基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式等等。

我们看看怎么计算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工作、缴费时间较早的人,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除了缴费年限之外,影响高低的重要的因素是缴费指数。缴费指数简单来讲,就叫缴费档次。如果我们按照60%档次缴费,缴费指数就是0.6。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历年的平均值。

缴费指数实际上是很凌乱的,比如北京市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我们的个人缴费基数是6000元,这样我们的缴费指数是0.7086。

确定个人缴费基数,实际上是按照上年度本人的月均工资确定的,所以一般不会,恰恰是60%或者100%的社平缴费基数。

但是个人交费的时候,相关代扣代缴机构会提供恰好的比例缴费基数让大家选择方便统一扣费核帐。比如杭州市2018年就提供了4种80%,100%,200%,300%。

大家如果都是60%的最低缴费基数,缴费15年,退休待遇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基础养老金是相同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越大激发越数越小,相同金额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比如同样个人账户5万元,50岁退休,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256.41元;五十五岁退休,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294.12元;60岁退休每月领取359.71元;70岁退休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892.86元。可是有谁会选择70岁退休呢?能领几年养老金啊?

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钱,实际上是按照我们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然后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所以,只要我们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不同,即使同年退休,也会造成养老金不一样,但总归是差不多的。

个人缴纳保险和企业缴纳保险,最大的区别在于费用承担问题

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缴费由职工和企业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用,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个人缴费由自己承担相关的保险费用。

比如上海市,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话,个人承担8%的缴费基数,企业承担20%。总共是28%的缴费比例。个人自己要全额承担费用,负担就相当重了。

因此,各地普遍采用的是降低缴费比例的方式。绝大多数地区采取的是养老保险按照20%缴纳,杭州市甚至按照18%。医疗保险可以开发一种没有个人账户的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烟台等地就是这么做的。

另外,国家为了促进创业就业,还允许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人员补贴,青岛市目前的标准是每月500元,上海市补贴50%,海南省补贴66%。不过时间有限制,最长三年,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话可以延迟到退休。

所以,无论怎么看企业给交纳社保是最合算的,但是如果个人通过企业挂靠自己承担全部费用,那就是相当的不明智了。除非为了享受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或者退休年龄上的优惠。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会的。

对社保而言,无论缴费 15 年还是 25 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缴费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

至于退休后领多少养老金,和3个因素有关:缴费基数、缴费时间、退休城市。

缴的越多,领的越多

缴的时间越长,领的也越多。

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退休,领的也越多。

先看看你的社保是怎么交的,先来看看上海2018年最新的社保缴费,具体每个城市缴费基数不一样。

举个例子,按税前5000的工资来算,你自己每月要交525元,而公司每月就要给你交1555,不包括住房公积金。

所以,别再心疼你每个月交的五险一金了,真正该心疼的是公司。

社保怎么领、怎么用?

1. 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按照规定,养老保险一定要交满15年之后,还要到退休之后才能终生享用,按月发放。

如果在退休前没有交满15年,等你退休了之后,国家会把你每月交的8%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退还给你,而公司给你交的20%你就别想了,国家会把它全部划到养老统筹基金的大资金池子里去。

交足了15年,甚至交了25,30年,又到底可以领多少呢?

养老金领取有两个账户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

先说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金额=个人账户的储蓄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就是你个人每月承担的8%部分,计发月数其实就是大概估计了退休之后还能活多少个月。目前,国家人社部给出的数据是,50岁退休计发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170月,60岁计发139个月。

举个例子,老刘月薪5000元,25岁开始上班,60岁退休,中间工资一直没变。

到他退休的时候,自己一共交了168000元。

政府一计算,发现大家60岁退休之后,平均还能再活139个月。

就用老刘账户里的钱,除以139,那他每月可以领到的个人养老金就是1208.63元。

等等,如果老刘倒霉,退休没两个月就拜拜了呢?

没关系,账户里没发完的钱,可以由继承人一次性领走。

如果老刘过了139个月还健在呢?

也不用担心,这钱还会接着发。

再说基础账户:

基础养老金领取金额=(全省上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全省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缴费指数指的是你退休时工资和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

公式挺复杂,我直接划重点:

  • 养老金和你退休所在地的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如果你在发达城市交过社保,尽量在当地办理退休;

  • 你的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多;

三、社保交满15年,还有必要继续交吗?

既然养老保险交满15年,退休了就能领取,是不是社保也交满十五年就够了,没必要继续交了?

不是的,你得达到退休年纪。目前,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

那不到退休年龄,缴满15年可以不交了么?

不可以,只要还在继续工作,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按时足额的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所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继续上班的,即使养老保险缴满15年的,仍需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四、你选择在哪退休,也会影响你领到的养老金。

举个例子,小李和老李是同学,俩人月薪一样多。

但小李在老家上班,老李去了北京打工。

显然北京的平均工资比老家要高很多。最后老李在北京退休。

不仅能拿的钱比小李多,还能享受北京当地的养老福利待遇。

究竟怎样才能在大城市退休呢?

退休城市的认定,遵循“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的原则。

举个例子,小李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并且在这交了10年以上的社保,就能在北京办理退休。

这就叫“从后”。

如果我退休时在北京工作,但没在这交满10年社保。

怎么办?看看我之前在哪个城市交足了10年。

一查记录,发现我曾经在南京交过10年的社保。

那我可以去南京办理退休。

这叫作“从长”。

如果我退休时在上海,但是没在这交满10年社保。往上翻记录,每个城市也都没交满10年,怎么办?

这时候就是“户籍地优先”。

回老家退休。

五、社保缴费时长,对医保的影响

1.先看 医疗保险怎么用?

单位每月给你交的医疗保险是9%,个人每月交大概2%外加几元钱的大病统筹钱,而你自己交的2%的钱,国家每月都会拨发到你的医疗卡上。

比如你工资5000,国家每月都会把你交的100元划入你的医疗卡,你平时感冒,发烧去医院看门诊,或者去药房拿药,都可以直接刷卡消费。

公司替你交的9%,就被国家拿走统一入到医疗统筹基金里去了。简单说,就是为了你以后因病住院,报销用。

2.缴费时长对医保的影响

对于上班族而言,交的是职工医保,而居民交的是城乡居民医保,其中缴费时间长短,对职工医保影响最大,对居民医保并没有影响。

因为城乡居民医保,交一年保一年,而职工医保缴满一定年限后,可以享受终身医保的待遇。

那具体要交多久呢?

以北京为例,男性职工要缴满 25 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待遇,如果只交了 15 年,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如果单一的从企业交费和个人交费来对待这个退休金待遇的话,那么他们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不论企业单位交费也好,还是个人缴费也好,那么都可以缴纳相同的一个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企业单位缴纳60%,那么我个人也可以选择交纳60%,而且在年份相同的情况下。实际上在同一地区退休的两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相同的养老金待遇。

所以说退休金的多少,并不是根据你是否是个人交费还是企业交费,而是取决于你的实际缴费年限,还有就是你每一年的一个缴费平均指数和你退休之前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这几个重要条件来决定退休金的高低。

那么一般情况下,企业交纳15周年和个人交纳15周年,在同一个地区的两个人,并且是同一年退休,那么基本上获得的退休金待遇是相差无几的,因为同一个地区它的社会平均工资是相同的,而且再加上缴费年限相同,唯一不相同的就是社保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即使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是因为两个人同时在一个地区退休,那么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待遇最多不会超过一两百块的一个差距。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企业缴纳社保15年和个人缴纳社保15年,这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企业缴纳社保15年和个人缴纳社保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除非缴费基数、退休时间和退休地点等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因素完全一致,退休后的养老金才会没有任何区别,但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实际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大差不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因素不止缴费年限这一个,对于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和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缴费的人员来说,虽然这两种参保形式同属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大,缴费情况截然不同。

企业缴纳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究竟有哪些差异?

以企业参加缴纳社会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缴纳社会保险,虽然都属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范畴之内,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大致差别如下:

一、适用对象、法律强制性不同

根据规定,自建立劳动关系30日之内,企业等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依法登记,办理参保手续,并按时、足额地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为单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根据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参加缴纳社会保险,是非强制性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还有户籍的限制,这项限制目前还未全面放开,外地人员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纳社会保险。

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互补。

二、缴纳的险种不同

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办理参保缴费的职工,缴纳的险种更全,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五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按各自的比例缴费,个人缴费部分部分采取代扣代缴的形式;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缴纳。

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缴费的人员,只需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险,所需费用全部由参保人个人承担。

二者缴纳的社会保险所涵盖的险种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总体来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更齐全,待遇也更胜一筹。

三、缴费基数不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挂钩。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应该是职工上一个社保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这里的“工资”不仅仅是指基本工资,还应当包括奖金、绩效、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而且,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餐食等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的补贴费用也应当计入职工工资总额之中,纳入到社保缴费基数计算的“工资”之中。新入职的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应该以入职后第一个月的全月工资计算,而不能单纯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为准。

以灵活就业形式参加缴纳社会保险,个人可以在当地规定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有60%、80%、100%……300%等多个不同档次的缴费基数可供参保人灵活选择。

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的计算依据虽然不同,但是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是相同,同一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是根据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在岗职工月平均的60%和300%计算得来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

四、缴费比例不同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16%,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共计24%。其中,用人单位缴纳部分进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之中,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之中。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的部分进入当地养老保险统筹账户之中,8%的部分相当于单位职工缴费部分,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之中。

虽然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整体缴费比例低于单位职工缴费比例,但是缴费压力更大,相当于个人同时扮演了单位和职工的角色。以缴费基数5000元为例,单位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为5000*24%=1200元,其中单位缴费5000*16=800元,个人缴费5000*8%=400元;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为1000元。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成本更高、缴费压力更大。

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同样缴纳养老保险15年,退休后养老金有什么差距?

首先要强调一下,虽说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不一样,灵活就业人员的整体缴费比例更低一些,但养老保险待遇是完全一致的。个人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养老保险15年和单位参保缴纳养老保险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一模一样的。

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造成养老金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一、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待遇是“多缴多得”,缴费基数越高,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越高,最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应也会增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自然也跟高。

一般情况下,企业单位的参保缴费基数是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的缴费基数的,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当然这种事情并非绝对,也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很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高于企退人员的案例。

二、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的计算也有不小的影响,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上面,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根据现行规定,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女性职工则不一样,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性干部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假设基础养老金为1000元,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为40000元,不同退休年龄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差距如下:

50周岁退休:40000÷195=205.13元/月;

55周岁退休:40000÷170=235.26元/月;

60周岁退休:40000÷139=287.77元/月。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退休年龄也会对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不小的差距!

三、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之中,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各地不同,且保持着逐年上涨的趋势。同等条件下,不同年份退休的人之间的养老金也有差异。同等条件下,2020年5月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比2019年5月份退休的人养老金要高出一截。

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一下,上述三个因素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分别有多大。

假设:有A、B、C、D四名职工,A职工属于企业参保,B、C、D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四者缴费年限均为15年,参保时社平工资为5000元(上涨的忽略不计)。其中:A职工年均应付工资为5000元;B职工按照100%(5000元)档位缴纳养老保险;C和D职工选择按照60%(3000元)的档位缴纳养老保险。A、B、C三人50岁退休,D55岁退休,三者均在2020年满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前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

计算A、B、C、D四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为多少?根据已知条件,测算分析如下表:

通过对A、B、C、D四名职工退休养老金的对比分析可知:

(1)A职工与B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等因素也相同,养老金均为1869元/月。但是,A职工回本时间3.2年,B职工回本时间为8年。相对来说,B职工比A职工的缴费成本高了10.8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2)A职工与C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C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47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C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C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3)A职工与D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不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D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15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D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D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而且,A职工比D职工早退休5年,多领5年养老金(共计11.21万元)。

(4)B职工和C职工相比: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B职工比C职工每月多447元,缴费成本多了7.2万元,但是回本时间少了2年。

(5)C职工和D职工相比:

退休年龄不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相同。C职工比D职工早退5年,多领8.5万元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在所有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因素都相同时,缴费年限同为15年,企业参保职工和灵活就业形式参保职工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没有任何差异。但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成本要高出很多。因此,以灵活就业形式参加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不能一个劲只想着养老保险“多缴多得”,一定要将投入成本与回本时间、回报率考虑在内,选择一个适合个人的缴费基数即可。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退休后的待遇差别比较大。

一、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和每个人缴纳社保的基数和比例有直接的关系。即使在退休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都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职工一般的缴费基数都是100%,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一般的缴费基数都只有60%。一般来讲,如果按照100%的基数来缴费,每缴费一年就可以领取到社平工资标准1%左右的养老金。而如果按照60%的基数来缴费的话,每缴费一年,只能领取到社平工资标准0.7%左右的养老金。以缴费15来计算,由于缴费基数的不同,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要相差500元左右;

二、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缴费比例为28%。其中单位承担20%,并全部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承担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而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加养老保险需要缴纳的比例为20%,其中有14%进入了社会统筹账户,只有6%进入了个人账户,比企业职工少了2%。可别小看这个2%呀,如果按照缴费工资6000元来计算,每个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要少120元,一年就要少1440元,按照缴费15年计算就要少个人账户储存额21600元,以计发月数139来计算,退休时每个月要少领个人账户养老金160元左右。

综上所述,在同等情况下,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交纳,退休时的待遇差别至少在600元以上。

同样缴纳15年社保,企业交和个人缴纳,退休后待遇差别大吗?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社保和退休管理工作经验的HR,经常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缴纳社保15年和个人缴纳社保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除非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时间等所有因素都一致,退休后的养老金才有可能一致,但是发生这种事件的概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家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实际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一定相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不止缴费年限一个,对于企业参保和个人参保来说,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缴费方式。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有3个:一是缴费基数;二是退休年龄;三是退休前上一年度全口径(或在岗)平均工资。下面结合问题,通过实际案例测算,对比分析二者差距,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企业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缴费方式有哪些差异?

1. 企业缴纳的社保属于城镇职工社保。企业承担统筹部分费用(养老保险比例16%),个人承担个人部分费用(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8%),由企业代扣代缴。

2. 个人缴纳的社保分为两种,一是城镇职工社保;二是城乡居民社保。个人可以选择按照灵活就业人员方式缴纳城镇职工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比例20%(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按月缴费;也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保,按年缴费,缴费成本相对较低。

小结:

1.如果个人选择按照灵活就业人员方式缴纳社保,那么与企业参保缴纳的同属城镇职工社保。但是,缴费成本要高于企业参保。

2.如果个人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保,那么与企业参保属于不同的社保缴费方式。但是,缴费成本要低于企业参保,相对来说,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要低于企业参保人员。

二、企业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退休后的养老金有哪些差异?

(一)企业参保和个人参保缴纳的同为城镇职工社保

假设:有A、B、C、D四名职工,A职工属于企业参保,B、C、D职工属于个人参保(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四者缴费年限均为15年,15年的加权年均全口径平均工资为5000元,A职工年均应付工资为5000元,B职工选择按照年均缴费基数100%(5000元)档位缴纳社保,C和D职工选择按照年均缴费基数60%(3000元)档位缴纳社保。A、B、C职工50岁退休,D职工55岁退休,三者均在2020年满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前上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为10000元。A、B、C、D四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为多少?

1. 指标解释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本案例中忽略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利息、通货膨胀等因素)。

(2)企业参保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缴费基数*8%*12*缴费年限。

(3)个人缴费成本=缴费基数*选档比例*20%*12*缴费年限。

(4)企业参保回本时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基本养老金/12。

(5)个人参保回本时间=个人缴费成本/基本养老金/12。

(6)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195个月;55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2. 测算分析

(1)A职工养老金:1500+369=1869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1)/2*15*1%=15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100%*12*15/195=369元/月。

个人缴费成本:5000*8%*12*15=72000元。

回本时间;72000/1869/12=3.2年

(2)B职工养老金:1500+369=1869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1)/2*15*1%=15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100%*12*15/195=369元/月。

个人缴费成本:5000*20%*100*12*15=180000元。

回本时间;180000/1869/12=8年

(3)C职工养老金:1200+222=1422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0.6)/2*15*1%=12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60%*12*15/195=222元/月。

个人缴费成本:5000*20%*60%*12*15=108000元。

回本时间;108000/1422/12=6年

(4)D职工养老金:1200+254=1454元/月。

基本养老金:10000*(1+0.6)/2*15*1%=120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60%*12*15/170=254元/月。

个人缴费成本:5000*20%*60%*12*15=108000元。

回本时间;108000/1454/12=6年

通过对A、B、C、D四名职工退休养老金的对比分析可知:

1.A职工与B职工比较: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等因素也相同,养老金均为1869元/月。但是,A职工回本时间3.2年,B职工回本时间为8年。相对来说,B职工比A职工的缴费成本高了10.8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2.A职工与C职工比较: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C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47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C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C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3.A职工与D职工比较:退休年龄不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D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15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D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D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而且,A职工比D职工早退休5年,多领5年养老金(共计11.21万元)。

4.B职工和C职工相比: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B职工比C职工每月多447元,但是回本时间少了2年,缴费成本多了7.2万元。

5.C职工和D职工相比:退休年龄不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相同。C职工比D职工早退5年,多领8.5万元的养老金。

(二)企业参保为城镇职工社保,个人参保为城乡居民社保,差距有多大?

1.差距有多大: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月均养老金约为152元,城镇职工月均养老金约为3100元,二者相差20倍。

2.产生差距的原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最低100元/年,最高如北京9000元/年。额外还有政府的补贴,平均约100元/年。基础养老金方面,最低80元,最高如上海1100元。整体来说,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成本低,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相同缴费年限,一定要比城镇职工养老金低。

写在最后:

1. 当缴费方式、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退休城市、退休前上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相同时,企业参保和个人参保退休后的每月的养老金是一致的。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小,可能性近乎为0。二是即便养老金一致,但是从回本时间和缴费回报率来看,企业参保要优于个人。企业参保和个人参保的主要差别:社保缴费比例不同,企业参保的员工,只需要缴纳个人部分即可,个人参保需要承担统筹和个人的全部费用,缴费成本高。另外,企业缴纳的是五险一金,个人主要缴纳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企业参保人享受的保险范围更高。而且,对于女工人,可以提前5年退休。

2. 对于女性职工,企业参保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灵活就业人员一般需要55岁方可退休(个别地区缴费年限满10年的女性,可以50岁退休),相对来说,企业女职工可以早退休5年,多领5年的养老金,节省5年的缴费成本。

3. 缴费年限相同,缴费方式不同,企业按照城镇职工社保参保,个人按照城乡居民参保,从全国平均养老金水平来看:城镇职工参保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城乡居民参保退休后的20倍左右。

实际上,企业参保和个人参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个人参保要是与公务员相比,那差距就更大了。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缴费成本,拒绝为职工缴纳社保,导致职工退休以后享受的养老金大大降低。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